今日霜降。
寒霜冬将至,
最美秋色正当时。
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寒气肃,露凝霜,深秋已近,勿忘添衣。让我们一起和秋天告个别吧。
这几天感冒,心情也很低沉,脑子里也一直闪现这一个词,冷若冰霜。
冷与热是大自然正常的季节转换,而人亦是如此,有爱也有恨,有相聚有离别,此事古难全。
世界上最光明和最黑暗的地方都在人心里,只在于你自己如何选择!
爱与恨,两极间的关系转换
坠入爱河的人很多,享受着情人之间的体贴与温柔,不论这种很棒的感觉能持续多久,至少在那一刻的身心满足是很多东西无法替代的,有的人甚至一生都在回味那种感觉,不疲惫的追求那种爱的极致。
还有一些人开始产生怨恨,像个孩子丢了心爱的玩具,眼里尽是委屈与愤懑、不甘、不舍,更多是极度想报复与泄愤,好像要给自己一个交代,让自己不能就这么算了,也在不疲惫的追求那种报复的快感。
这种转换的发生往往是这样:
表面上的爱情会随着个体的差异而产生思维、习惯、追求以及情绪上的不对等。不久,大多的爱情关系会变得掺杂不满意因素,最早只是皱皱眉头,想着这些都是小事情,因为爱。
又过了不久,可以是几天,几个月,或者是几年,积累起来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力量,可以瞬间把爱恨交织变成攻击行为甚至敌对冲突,这在恋人间常见,同居关系常见,婚姻关系更常见。所谓的三年之痒、七年之痒不是文学作者随意杜撰的。
爱给予你的痛苦就像给予你的欢乐一样多。通常,情侣们对这种周期性变化都很上瘾。这样戏剧化的方式使得他们活得更带劲儿! 当积极与消极这两极之间失去平衡时,消极的和毁灭性的情感周期就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这似乎是迟早的事,然后离关系最终破裂也就为期不远了。
凡事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从爱立刻转移到恨,这种情况虽然存在,但是并不常见于我们熟知的关系中。大多需要一个渐进与变坏的过程:忍让、包容、占有、控制、嫉妒、争论、责备、疑惑、伤心、愤怒、攻击……
这些过程有的可以省略掉直接跳到下一步,也有的过程更加冗长,这与个人的体会遭遇有关,也与互动的好坏有关,更为复杂的是,爱与恨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族、两派背景、两拨亲友、两种文化层次以及力量的不对称冲突。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爱有多深,恨有多深。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反应,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有来自父母的爱,亲人朋友的爱,但当某种爱不存在了,我没有产生过恨,在我的人生字典中似乎没有“恨”这个字。我会有情绪上的不满,通常最多发泄一下就过去了。但我知道有的人比较极端,这种不满和怨恨并不会随着时间和成长而释怀,还有的会一直持续着。
为什么很多人对爱的理解会有类似这种感受?试举几例。
我可以把这种爱的所有感受比喻为吃糖,糖吃多了就不觉得甜,这是其一,尤其爱之初的体验更像一种母性与父性对子女的关怀那么无微不至。瞬间拔高了对方满意度的提升,并且很容易造成依赖与吸引,之前章节我说过人是需要安全感和满足感的,而爱正是这种美好感觉的最强力药剂。
也是因为爱有迷恋的成分在内,像药物上瘾一样,但又不能像药剂那样无限度的持续大剂量,当给予的糖到一定程度后,便不能再有提升的空间,可是我们的身心并不满足于此,结果……很难想象。
有这样的一个满意度公式:实际感受/预期感受=满意度。我把营销上的理论转换成爱的公式就是:爱的感受/爱的认知=爱的深度。即想象中的美好的爱,实际感受越接近,越是爱的良好体验,反之就是爱的不那么满意。
这种糖吃多了不觉甜的爱存世比例最高,也是离开或背叛比例最高的原因。为追求身心更好的满足,单从这需求上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将是没有止境的。由此,对方付出的爱不值一提,非常容易造成爱与恨的转化。
其二,是因为恐惧感,由于越好的体验越不容易获得,因此失去的几率也远大于一般的常规体验,这就是爱情中创造惊喜的价值所在。这种害怕失去的感觉也是由爱产生,然后是呵护、紧张、小心翼翼、妒忌、戒备、控制、霸道等越来越不正常的心态,由这种思维意识控制下的个体,爱与恨转换的比例也很高。
其三,习惯的味道害怕改变,一开始得到的满足感并不能长久存在,因为个人在变,即使自身不变对方也在变。假如不是等比例改变,两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文化、谈吐、视野、事业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出更多的阶差。落后的人会渐渐产生“没有等额回报”的心理,前进的人会有“拖了后腿”的心理,这样长此以往,爱恨转换是必然发生的。
单从以上试举的例子就能分析明白爱与恨转换的内在逻辑,虽然维持爱不变很难,但同样的反向思考恨,也是能逐渐转化为爱的,这个逆向的过程其实与之前的举例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变化。
爱情并不完全是幸福的,由爱生恨也是常见的事,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由爱生恨是什么一个过程?爱的本意偏离,会演变成占有欲和控制你爱一个人,对方如果给予回应,你就会处在无限幸福的感受里,误以为自己有权完全占有所爱之人独享他的所有关注。由爱生依恋,由依恋生占有欲,当爱变成控制的时候,动机仍然是爱,但是行为已经蜕变成占有。但爱不在动机,而在效果。你使出浑身解数,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如果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就感受不到爱,反而会觉得你不理解,是在伤害他,这种对冲的压制会引发他的敌对情绪。控制不是爱,因为控制者根本不顾对方的感受。这常体现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会说“都是为你好”,他们把自己认为是“对的”和“好的”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以各种方式甚至不惜伤害孩子的心灵。社会上一度引发热议的“父母祸害论”就由此而来,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们控诉着父母的“迫害”。亦舒曾说过: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越是亲密越严厉,越会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却忘了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需要被尊重。极端的由爱生恨是一种病态自恋“爱始于自恋止于自卑”,爱是一种个人化的内心情感体验,其中包括很多自恋的投射因素。新闻上常见的求爱不成将对方杀害的案例,多是畸形的爱,它旨在为极端自恋的“我”服务,而非渴望对方幸福。弗洛伊德认为“自恋”心理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一岁左右至三岁之前的婴儿时期。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就是全能的上帝,以自我为中心,当需求被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会因需求遭受挫折而暴怒,大哭大闹。当然,并非所有自恋都是病态的,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类似自恋人格特征的人。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病理性的自恋如此定义:需要赞美的、表现在幻想上和行为上的弥漫性“无所不能”,缺乏共情,常始于幼年,并一直持续到目前。符合的标准中就有:被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唯一的;有特权感,可享有特殊优待或他人自动的顺从;缺乏共情的能力,无视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等。自恋者“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相信自己才是唯一的最好的,他人应该认同自己,自己的愿望也应该马上得以满足。当现实表现出与自己想法存在差距的情况时,病理性自恋者往往会做出出格的行为,带来巨大伤害。而在他自己意识里,却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当爱的动力受到阻碍时大脑会激发愤怒爱可谓人类情绪体验中最强烈的一种。从心理学上讲,爱是我们对他人的一种心理能量的最大调动,当被调动起来的能量突然失去了释放的对象,就会体验到强烈的空虚、绝望、痛苦、愤怒、悲伤,而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常会做出失控行为。研究证明:爱和愤怒在大脑中是联系在一起的。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以发现回报和愤怒是如何紧密缠绕在一起:刺激一只猫的回报反映区,这猫会感觉到强烈的快感,如收回刺激它就会咬人。研究结果发现:一般的愤怒过程和额叶前部皮层中心紧密相连,后者是跟“回报”有关的结构,如赢得爱人的回报、认同,这种期待没有得到满足的反应被认为是“受挫-敌对假设”。所以,当爱的动力受到阻碍时大脑就会将激情转变成愤怒,产生负面情绪甚至攻击行为。另外爱恨同源,我们对同一个人会同时怀有爱恨两种截然相反的感情,因为他身上同时具备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如果关系比较疏远,爱和恨会显得比较微弱,接近中性;如果关系非常密切,爱和恨就会变得很强烈。有人问,为什么有的情侣或夫妻一直相爱看不出恨的痕迹?精神分析学认为,他们的恨被抑制住了。不管多相爱的两个人,相处中都会有摩擦和矛盾,所谓的“打情骂俏”弗洛伊德称为“诙谐”,但诙谐的本质是攻击,不过换了件轻松的外衣,是变相的攻击是攻击的升华。“恨”是调节内心平衡的一种心理机制爱一个人得不到回馈,在受到伤害后便会转用恨的方式来掩盖,恨是一种攻击,通过攻击让自己认为不再爱了。心理防御机制里的反向作用:将意识不能接受的内容压抑进潜意识,并以相反的外显行为体现出来。反向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压抑行为,若使用得当,是一种适应性行为;使用过度压抑太多,以反向行为表现出来,轻者不敢面对自己,重者将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扰。通常来说由恨产生的愤怒、悲伤等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害抑制免疫系统,但事实上,人们也需要通过这些情绪的宣泄,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所以恨是我们调节内心平衡的一个工具。进化心理学认为由爱生恨产生的愤怒消沉等情绪能帮助人们从“绝望反应”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恸哭、目光呆滞、自我封闭等意志消沉的反应是应付机制进化而来的:消沉是一种可信的信号,表明某件事不可救药地出错了;它是一种求救的信号,强迫受到很大压力的人寻求帮助。因此爱而不得时,人们通常会经历这样的心理过程:愤怒和抗议爱人的离开,试图赢回爱人的认同,未果后重复愤怒和痛苦情绪,再狠狠痛过后彻底放弃,将自己重新准备好,进行下一次恋爱。
爱与恨之间
前几年,有一个非常轰动的吴谢宇弑母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提到一个根本的冲突:爱与恨之间的冲突。我们人在初期的时候,经常无法准确区分爱与恨,常常会发生一个奇怪的现象,把爱理解成恨,如果爱无法得到满足,我们很容易会将一部分的爱转化成恨。在我们的情绪中,爱与恨是同时存在,又互相转化的。布吕勒1910年引介了一个名词“情感两歧”(ambivalence)用来说明这种情况,弗洛伊德也经常在自己的理论和案例中引用。所以,在这里我并不反对“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这个观点,同时我也认同有些父母对于“爱”的理解是扭曲的,展现“爱”的能力是缺陷的,表达“爱”的方式是偏差的等,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爱很轻易地被孩子接收为“恨”。
这也就是我们会在现实中观察到一些父母和孩子在表达同一件事情,却体验到不同的感受。父母在不断诉说着自己的辛苦与付出,而孩子却表现得嗤之以鼻,甚至父母越表达自己有多爱孩子,孩子就有多恨父母。吴谢宇就有这个部分,作为教师的妈妈要求严格,这种严格让我们感受到密不透风的束缚,这种爱犹如枷锁一般,而作为孩子却没有任何反驳的资格,因为这种“爱”有一个名字“我为了你好”。作为父母我们最不能接纳的就是孩子对自己的“恨”,甚至有些脆弱的父母,孩子稍微表达一点对他们的不满,他们都承受不了,要么用哭泣或生病来“威胁”孩子妥协,要么用更强烈的镇压来熄灭孩子的愤怒,要么用道德绑架来教育孩子放弃。总之,恨被我们压抑了,可爱也变得不真实。
杀你是为了保护“我自己”
人有一个本性——逃避危险。这并不代表懦弱,只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让生命延续下来。这种以“逃避”来展现的“自保”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各种表现形式,具体有四个,我们广大家长在和孩子的相处中一定见过这些情况。
木僵:这是一个精神医学的专业名词,其实是一个症状的描述。表现是整个人呈现僵硬状态,不动、不食、不语等,看着在喘气,但是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对周围没什么反应。这就是在面对家长的一些批评指责自己感觉无力回应,十分委屈又无法表达的时候,出现的第一个自我保护状态,让自己与危险隔离开。但是通常不了解的家长会更加愤怒,变本加厉地指责,接着就进入第二个阶段。
逃跑:既然木僵状态的隔离无法让自己远离危险,那么我们就会逃离这个危险源,如:回到自己的房间,锁上门、离家出走等。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仍然不放过孩子,会用一些比较严重的话威胁孩子,比如:你要是敢走出家门,你就别回来,我跟你断绝关系等。这个时候,孩子将进入第三个阶段。
战斗: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忍无可忍,就对抗。这个时候孩子一般会回嘴,跟父母顶嘴,甚至也会根据父母骂自己的话说出一些骂父母的话语,这个阶段就比较激烈。如果父母仍然不依不饶,继续让孩子感受到威胁,那么就会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攻击:这个阶段基本上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攻击也分为“向内”和“向外”两种,向内的攻击就是“自残”或“自杀”,向外的攻击就是“杀人”,杀的对象指向危机源。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会有孩子杀害自己的母亲了吗?那就是,在我面临最大危险的时候,杀死你就是保护我自己。吴谢宇杀害自己的母亲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而这个自己可能是更深刻的内心某些没达成的愿望的集合——本我。(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结构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最原始,遵从给快乐原则。)
丧失人性最可怕
我们常说,人性有很多弱点(兽性的部分),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就是要弥补这些弱点。大家要记住,我们是弥补弱点,而不是抛弃弱点。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就是因为有“人性”,而人性就是不完美的。刘慈欣在《三体》中有一句话,我很认同:“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大概意思和人性中的弱点非常相似,而人性被我们赞赏的优点就是“超我”。
我们都了解到吴谢宇是一个超我极强的人(超我:道德,良心),本人非常自律,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所有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不用别人费心,能自己学习。最让人羡慕的是什么?他并不是一个书呆子,他的体育也非常好,而且经常锻炼。吴谢宇给所有人的一面就是完美的,但是会让我们感觉有点不真实,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是一个人就不可能完美。那么他的“本我”的去哪里了?他的本我被超我深深压制住了,不允许他的本我有任何的表达,但是本我的存在又是一个事实,这就会造成他内在体验的分裂。超我是社会化的结果,最初的超我就是我们的扶养人在养育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吴谢宇并没有完成自我的独立,他所谓的完美是“母亲”所期待的样子,“超我”某种意义上就是母亲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所以,吴谢宇在现实中杀死母亲,相当于在心理上杀掉了自己人格中超我的部分,而没有超我的约束,本我无限释放出来,我们会发现现实中在逃的吴谢宇变成了另一个样子:伪造证件、嫖娼、生活邋遢等。
分离即成长
所有的爱都是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指向分离的。只有分离才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充分尊重做全职妈妈的这个选择,但是我始终不认同。因为选择做了全职妈妈,就很难让孩子与母亲分离。家长们回忆一下自己在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说的话:我为你做了这么多的牺牲,你就是这么学习的?你就是我的一切啊,我做这些全都是为了你。。。。。。这些话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母亲完全把自己和孩子捆绑在一起,我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所以,我要求你做的就是你应该做的。这难道不可怕吗?当孩子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他就再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将背着妈妈过完自己的一生,这个压力有多大,我们可以想象。
吴谢宇的母亲就是这样的极端,所以,即使吴谢宇成为所有人心中的“宇神”,但他内心感受并不真实,因为他与母亲的捆绑太结实了,尤其在父亲去世后,母亲展现出来的是极其脆弱的一面,让吴谢宇认为只要离开自己,妈妈就没办法活。我们可以了解到吴谢宇在北大上学期间每天都事无巨细得和母亲打电话“汇报”自己一天的所有事情,俨然展现了“我”既是“你”的状态。
对于孩子最好的“爱”是让他成为他自己,让他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完成这个分离,母亲一个人是很难做到的,所以“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在青春期,父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孩子和母亲的分离,让孩子在潜意识中明白母亲和父亲是一起的,我去做我自己的事情,父母会过的很好,我可以放心。
有的人喜欢长久的沉浸在黑暗中,有些人则更喜欢光明,这都是个人的选择。
不要用后来的认知去放大以前的不愉快经历,而是应该淡化。不断的优化自己的认知水平。你认为的一些看法和感受,不应该一直成为心中的负担和前行的障碍。
爱情里的由爱生恨,它的强大力量的转换让我们意识到,此刻有多恨,曾经就有多爱,最好的爱情是我们永远在一起,即便最终我们没有在一起,爱情不那么美好了,但至少,我们曾天真纯净地爱过。因为爱过,所以在该放手时,不如大方地祝彼此幸福。
正负情绪,不只影响自身的能量
如今在西方科学研究中,意识科学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所谓“意识”,就是人对于外界事物和自身思维、情绪等的感知。
科罗特科夫发现,人们的精神和情感状态,能够对人体的能量场产生影响。
通过GDV照相术,可以观察到人在不同情绪下身体能量场的变化。譬如,当一个人发出积极情绪的时候,比如高兴、开玩笑,他的能量场会增强。最近,科罗特科夫在墨西哥参与了一项实验,测量看喜剧对人的能量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参与者在看完一出喜剧电影后,所有人的能量场都增强了。
而生气、妒忌、憎恨这些负面情绪,会使能量场缩小、缺损、甚至消失。更严重的是,持有负面情绪的人不仅会削减自身的能量场,还会影响其他人的能量场。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出现憎恨情绪的时候,他周边的人的能量场也会受到很负面的波及。
“爱”能激发能量团,产生能量传递
“爱是人类最强烈的情感”,科罗特科夫说。这种感情可以对爱与被爱的两个人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科罗特科夫通过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观察两个相爱的人能量场的相互作用。
他让参与者两两一组,分别把各自的手指放在一起。他发现,当两个人是互相爱慕的关系时,在克里安照相术下,他们指尖发出的能量场是相互交融的,两人的能量场延伸出闪电一样的辉光,连在一起。而若两个人对对方没有任何情感,他们的能量场就是隔开的。
科罗特科夫说,这是人和人之间能量场的相互作用:
“我们散发能量场,不只是发出去就完事了,而是通过能量场来触碰并感知周围的环境。”
他认为,这是人的“直觉”的一部分。
古时候的人就有感知紧张氛围的能力,能够感受到气候、环境的变化,感知到周围的人。科罗特科夫说:
“但现在人的这种能力已经退化了,对于环境已经不像过去人类那么敏感。但我们大脑的潜意识,还是会对周围的环境作出反应。GDV照相术通过真实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摇滚乐和古典乐,能量的反差巨大
科罗特科夫还研究了外界环境和事物对人体能量的影响,包括水、食物、不同材料,还有音乐。
著名的哲学大师罗素对于情感的理解是深刻的,也对我们的人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这些感情如阵阵飓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我所以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爱情有时给我带来狂喜,这种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会为了体验几小时的爱的喜悦,而宁愿牺牲生命中其他的一切。
其次,爱情可以摆脱孤寂——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
最后,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人生境界。
虽然它对一般的人类生活也许太美好,但这正是我透过爱情所得到的最终发现。
我曾以同样的感情追求知识,我渴望去了解人类的心灵,也渴望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同时我还想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
爱情与知识的可及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却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
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激起回响,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着,给子女造成重担的孤苦无依的老人,以及全球无情的孤独、贫穷和痛苦的存在,是对人类生活理想的无视和讽刺。
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轻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发现我完全失败了,因此我自己也感到很痛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
中国有句古话: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乡下人的这句老话,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帮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难中救济一下,他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永不满足。往往对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结果反对自己的,正是那些得过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领导的人,对这点特别要注意。一个人的失败,往往失败在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身上。
我们过去说过用人的故事,最初是感激你,后来变成你应该,最后变成了仇人,就恨你了。所以道家的《阴符经》就说,“恩里生害”,恩太多,对他太爱了,就会成冤家。
刚就是硬的,柔就是软的,刚就是阳,柔就是阴;一个人有刚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所以带兵的人要能恩威并济,恩是柔的,威是刚的,但是这句话也要注意,《太公阴符经》说“恩以生害”。你对他太好了,好到极点了,也会害了他。
你看历史上反叛你的人,都是你对他最好的,都是你自己培养出来的,决不是敌人。敌人推翻不了你,每一个人事业垮掉,都是由于自己最亲近的人、最心爱的人发生了问题。皇帝都是死在最亲近人的手中;一个人的事业,也往往败在自己最亲近人的手里。
怨恨可能持续一生,除非你面对它。
很多人,一生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区别是,有人醒悟的早,有人一直深陷其中。
怨恨可能会成为你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你的一部分。你从一个表现出怨恨行为的人转化为一个怨恨的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大。当你开始认为自己是某种特定类型的人的时候,这可能就是自我认同改变的危险信号。人们常常会带着某种个性(一种“自我”的感觉)生活,因为他们害怕改变。熟悉的环境比新环境要好,即使熟悉的环境存在痛苦和不必要的折磨。
人,永远是这样:别人扶了你一把,也许你很快就忘记;别人踩了你一脚,也许你会永记心中。
我们记住了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别人慢待我们的地方。于是,便耿耿耿于怀,越看这个人越满身缺点,越看这个人越不可理喻。
而别人恰恰是一面镜子,我们对它凝眉瞪眼,镜子反射回来的也是瞪眼凝眉,于是,我们都互相看不顺眼了。
原谅和怨恨是一念之差,心中装满怨恨,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
消除怨恨的五种方法:
第一尝试体会造成你困扰的人的内心世界。他可能承受着过去积累的更多的怨恨?他可能生活很痛苦,这种痛苦影响到了他人和你?你能从伤害你的人身上看到他受的伤害吗?
第二承诺不伤害伤害你的人。这样可以激发出一种新的内在力量。
第三直面痛苦,不将这种痛苦传递给其他无辜的人。这可以加强你的力量。
第四科学家不止一次指出,有一种怨恨清除工具叫做宽恕。宽恕是向带给你怨恨的人传递友善的一种方式。与紧握拳头的力量不同,宽恕的力量是你能够对怨恨的人表现出的心灵的包容性。这可以带给你内心的解脱。
第五最后,适应新身份:我是一个可以在痛苦中屹立不倒的人,是一个可以原谅别人的人。我甚至是一个可以要求怨恨离开的人......怨恨真的离开了。
世界是美好的,这在于你的内心真正选择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