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医圣张仲景

医圣张仲景

作者: 大爪小蹄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02:57 被阅读0次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1]。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涨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相关文章

  • 医圣张仲景

    东汉末三国这个乱世时期,就如同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一样,产生了无数的杰出人物。其中有三位杰出的医学家董奉、张仲景...

  • 医圣张仲景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著名...

  • 包饺子的由来

    包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

  • 德养人生 医养生命 生生相连 命命贵重 <六>

    (6)张仲景 东汉名医张仲景, 崇拜扁鹊学医生, 伤寒杂病仲景著, 后人尊他为医圣。 解说词 张仲景,东汉...

  • 胡有宸: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居然与医圣张仲景有关

    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居然与医圣张仲景有关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居然与医圣张仲景有关!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可见冬至节气...

  • 医圣张仲景名字训诂

    张机,字仲景,东汉末年人,著名医学家。 张机名字中“机”的含义,是指北斗中的天玑星。 著名的训诂著作《广雅》云:“...

  • 医圣张仲景的故事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

  • 为何中药店称为“堂”

    中药店一般称为“堂”,这个称呼相传与“医圣”张仲景有关。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生于东汉桓...

  • 醋蛋归元液简介

    醋蛋归元液是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记载的,根据医圣张仲景1800年前的《醋蛋》和《归元液》两个千年古方结合现代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圣张仲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hv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