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那些事儿:上坟

作者: 湖畔落英 | 来源:发表于2022-02-17 20:18 被阅读0次

          上坟,文雅点儿讲就是祭祖。是对逝去的先人的怀念追思,也是家族家风文化的传承。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基因已经深深植根于国人的血脉,许多传统习俗都不能够轻易抹去,入土为安、祭拜祖先等传统观念和习俗在民间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先生的老家在革命老区,是著名的将军县,许多热血勇敢的先辈们曾经为了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社会流尽最后一滴血,献出自己年轻的宝贵生命,换取了后辈们平安幸福的生活环境。由于这里交通不便,土地被山梁沟壑割裂成一个个小块,人们居住分散,无法使用大型农用机械耕作,在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下经济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自然环境却异常优美。由于诸多原因,至今沿袭着土葬的习俗,年节上坟祭拜祖先更是头等大事。男人们不管身在何处,每到祭祖的日子都要想方设法赶回来上坟,籍此提示自己不忘来处,在余生的路上避免迷路误入歧途。也算是得到祖先在天之灵的庇佑了吧!尤其是正月十五的祭拜仪式更是隆重。家家的祖坟前都要摆上各色祭品,烟花绽放,爆竹连天,烟雾氤氲,比过年还热闹。放鞭炮是为了唤醒沉睡的祖先,烟花绚烂照亮庭前,纸钱和祭品自然是给祖先的礼物了,人们期望祖先收到这些礼物之后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衣食无忧、财务自由、幸福安乐。家族的老老少少都要到祖坟前烧些纸钱,磕几个响头,诉说一番心愿,拜托祖先保佑自己一切顺遂,心想事成。当然,祭拜的人群中是不包括出嫁的女儿的,女孩儿结婚后只能去上婆家的坟,祭拜婆家的祖先了。

            这两年由于新冠病毒作祟,人员流动常常受到限制,上坟祭祖的时间就不那么严格了。今年春节期间,趁着疫情消停的当儿,先生赶紧抽空儿叫我陪他回老家上坟祭祖。赶巧逢上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厚厚的积雪把冬日的萧瑟遮蔽的严严实实,山野沟壑,田地村庄,房屋畜舍都被大雪打扮得干干净净,粉妆素裹,一片洁白。苍茫大地间,一群冒雪祭祖的人们显得倍加虔诚,或许先人们的在天之灵会因此而倍加感动吧!

          在一片白茫茫的荒坡上散落着几片坟地,是附近村民埋葬祖先的地方。一行人踏着没膝的积雪找到了自家的坟地。今年老家也开始严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众人仅买了些纸钱在坟前烧了,各自叩拜祈祷便完成了仪式。先生带我先在奶奶坟前祭拜完毕又到姥姥姥爷坟前行了祭礼,然后他又下了一道坎,给另外一个坟头烧了些纸钱,在坟前鞠躬致敬后才与众人一起回去。

          先生的祖籍其实并非本地。六十多前,遇到一场空前严重的灾荒,因爷爷早年间就过世了,奶奶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四个孩子生活本就艰难,此时更是难以为继,听当地一位先生指点往南走会有生路,于是就把大姑娘(先生的姑姑)嫁人后带着三个儿子背井离乡往南逃荒。母子四人一路乞讨走到老家这个地方,村子里也刚刚经历过灾荒,多半人不是饿死就是出去逃难了,本就人口稀少,这下子就更加缺乏劳动力了,眼看着田地撂荒无人耕种都很着急。见奶奶领着三个半大小子来到村里,如果留下他们,很快村里就会多三个棒劳力了。在人们的热情挽留下,奶奶就和三个儿子在此住下了,几年后儿子们分别娶妻成家,也就在这里安定下来。

          先生的奶奶原本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才貌双全,在娘家是掌家姑娘,到婆家是当家媳妇。却抵挡不住世事变迁命运无常,一生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磨难,不过早年的教养和才情是刻在骨子里的,随时散发着岁月的尘埃也蒙蔽不了的光辉。她带着孩子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落脚,很快就扎下了根,并活成了村里人眼中的女神。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婆婆家的时候,老奶奶还健在,那时候她已经七八十岁了,说话办事还是有条不紊,举手投足有度有节。一根木簪把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发髻,饱满光滑一丝不苟,光洁的额头上虽然刻下了时光的纹理,却依然挡不住她端庄慈祥的面容里藏着的威仪,村里再厉害的媳妇婆娘在她面前都自觉矮上三分。在她的带领下,一家人勤劳善良,尊老爱幼,兄友弟恭,邻里和睦,妯娌亲善,丝毫没有因为是外乡人且成分不好被人看低。老奶奶给这个贫瘠闭塞的山村带去了精神和活力,像一束光照亮孩子们的世界,让孩子们的心里生长爱和温暖,让坚韧不拔,积极进取,自尊自强的精神在后辈中代代传承,她在这贫困却美丽的山村终其一生,葬在依山傍水、春来开满野花的坡地,也算是不错的归宿吧!

          姥姥家在本县是大姓,族人众多,可谓枝繁叶茂,但姥姥姥爷这一枝却没那么幸运。姥姥第一胎就生了个女儿,千方百计要生儿子,却直到大闺女都结婚生子了也未能如愿,其间生下的女孩儿都不知所踪,大女儿快要生产的时候又生下最后一个孩子,依然是个女孩儿,就是我婆婆。老两口还是千般万般不想养活这个女孩儿,也是我婆婆命大,在父母百般嫌弃下也活下来了并长大成人。姥姥姥爷终生郁郁,最终活成了人们所说的“绝户头”,姥爷早早离世了,姥姥后来眼睛也瞎了。在六十多年前的那场自然灾害中,村里许多棒劳力都饿死了,这个瞎眼老太太靠着自己十几岁的小女儿每天去山坡田野寻来的野菜野果度过了灾荒,并在女儿们的赡养下活到寿终正寝。婆婆常说,她的娘对她不好那是老思想作怪,那时候的人都是这样的,不怨娘,哪儿能跟爹娘记仇呢!做人要懂得感恩。

          每到年节祭祖的日子,婆婆都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到姥姥姥爷坟前祭拜,礼仪与奶奶的一样。对于婆婆这样没上过一天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的农村妇女来说,能做到这些也是难得。

          坡下的那座坟里埋着一个外姓老人。早年间由于成分的关系,个别势利小人时常会寻衅找事,无端欺负先生他们这帮孩子,每遇此事,这位长辈就会仗义执言,主持公道,让善良公允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生长。这位老人一生积德行善,直到前年生病去世,从不随便麻烦别人。先生每次回去都会带些礼物看望他,前年他去世后,先生祭祖的时候都不忘到他坟前烧些纸钱,鞠躬行礼,以示感恩之情。

          这片养育了无数先烈和英雄的土地,民风淳朴,乡情浓郁,深深扎在这里的根脉为远在各地打拼的儿女们源源不断输送着内生动力,使他们勤劳善良,正义果敢,坚强隐忍,心胸坦荡,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能力大小,都要活出个人样。

          一起上坟的除了我们,还有年过八旬的二叔三叔和年近半百的堂妹夫妇以及与我同年的堂弟。在坟前,二叔特意提醒堂妹夫妇切不可跪拜,意思是出嫁的女儿跑腿服务可以,但是祭拜祖先却是没有资格的。那夫妻俩也是豁达,一笑了之,并不在意。终究是个习俗而已,无需较真儿,谁还没个去处?!

          老家的传统习俗之所以保留得如此完固, 除了与这里的人们乡情浓郁分不开外,与这里的自然环境也息息相关。这里地处浅山丘陵地带,从前交通不便,山多地少,土地上的产出给不了人们想要的生活,他们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考学出去的人也都留在了外面的城市不再回来,人口逐渐都外流了,或搬去镇上、县城定居,或奔赴远方的城市打工,或通过读书、经商等途径在外面立足扎根,开枝散叶……总之,出去的人们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但忘不了改不掉放不下的是浓浓的乡情乡音和故乡浓郁的滋味。所谓距离产生美,留下的无力改变,离开的心生眷念,一切就这么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了。

          如今留守村里的只剩老人了。一同上坟的几人已经是这个村子里的大多数人了。我屈指算了一下,在村子常住的人口已不足八人。堂妹夫妻俩是从镇上赶来特意陪我们上坟的,他们在镇上有自己的营生,平时并不住在村里。常年住在村里的人只有二叔二婶和他们的老儿子以及三叔三婶和一位八旬左右的外姓老太太。我家公婆是长兄长嫂,年轻时对兄弟侄儿不乏引导帮衬,在兄弟子侄中也存有威信,如今都八十多岁了,天冷的时候住在城里有暖气的房子,每年从杜鹃盛开到桂花飘香的时节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养一窝鸡鸭,种几畦蔬菜,弄几株花草,和叔叔婶婶们唠唠家常,在田间地头、日月星辉下自由自在地生活,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一群八十多岁的老人都身体健朗,心情舒畅。

          记得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跟着先生来到这里,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庄还热热闹闹人丁兴旺。虽然家家贫穷破旧,但是户户炊烟袅袅,孩子们成群结队嘻笑打闹,鸡鸭鹅猪狗和睦共处,相得益彰,倒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看到上中学的小弟弟晚上就睡在灶房的稻草堆里,而且对于应知应会的知识一片茫然,就和先生商量带他到城里读书。经过几番曲折,小弟弟终于考上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一事业单位,如今与弟媳都是各自领域的专业带头人了。就这样,兄弟姊妹、邻里乡亲互相帮衬提携着,大大小小的孩子们转眼都长大成人,散布各地了。所有的人都凭着自己的努力与机缘,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人,在他乡扎根生长开枝散叶了。故乡的村庄已然变成了空壳,虽然房屋都比从前高大敞亮了,走出去的人们却很少再回来了。

          如今,这里居住的人们平均年龄已经快八十岁了,他们在村子里延续着将近一个世纪的生活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种着各家的几亩田地,还各自养着成群的鸡鸭鹅鱼,热热闹闹互相陪伴,仿佛并不寂寞。水里生的地里长的除了养活他们自己外,每年还能节余下几万元接济儿孙们,虽然儿孙们的收入不知要比他们强上多少倍,他们并不理会这些,付出与奉献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了习惯,成了他们活着的使命。他们就像脚下的砂石田土,虽然贫瘠,但从不吝啬,慷慨地用他们仅有的养分滋养着附着于他们身上的草木生灵。他们坚守着养育自己的乡土,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着,养活着自己,供养着子孙,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汗,耗尽最后一丝精气,才会欣然前往另一个世界与祖先团聚,再化作神灵护佑生活在世间的子子孙孙。 

          遍布各地的人们虽然身在远方,但他们的根却深深地扎在故乡的土壤,每回上坟祭祖就是一次寻根之旅,是时空的旅行,也是精神的羁旅。他们以此为纽带,与故乡的精神丝丝相连,绵绵不绝地汲取故乡山水星月的精华能量,滋养身心,茁壮成长,在外面的世界搏击风雨,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每个人最终都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而大树的根永远牢牢扎在故乡的土地。

          各种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或许能阻断人们回家的路,却无论如何斩不断他们与故乡的血脉相连。也许这就是上坟的意义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年那些事儿:上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je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