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年过半百,方悟往之不谏,来者可追。急忙调整心态,重塑自我。提笔泼墨,吟诗作画,自娱自乐。
然俗事缠身,心态偏执,进步维艰,几丧失信心,恰进退意念徘徊不定时,宋春青老师组织了临朐东镇庙研学游,心向往之,欣然随行 。
神佛与我,缘浅情深。顺势忘天边,逆势抱佛脚,实用为先,虔诚靠后。闻此名道观,兴趣倍增。佛家修来生,道教修今世,来生不可期,今世尚可为,亲近道家更合吾意。
时值初夏,草木葳蕤,鲜花丛生,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去案牍之劳形,留出世之洒脱,欣然于心,放浪与形,快哉!
临朐与我,非常陌生,唯羊肉可忆。应师友邀,小憩“沂山院子”。此处环山抱水,郁郁葱葱,有江南水乡之静美 。久居令人有“惟愿老死花间酒,不愿鞠躬车马前”的超脱。
晚下榻庙西东镇书院。标准的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栋,极其规整,有肃然之气。又草木欣然,温馨可居。
书院始于唐,盛与宋,超拔人士多出于此。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致仕隐居,都能针砭时弊影响朝政,甚至把控意识形态,因而青史留名者众多,岳麓、东林居首。东镇书院成名较晚,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兄弟,都曾在此讲学赋诗,名震四方。现为书画艺术同仁共修之所。
百度得知五镇之说始于《周礼》。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中镇霍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山,与五岳齐名。而今五岳傲然天下,五镇则鲜为人知,甚是遗憾。沂山列五镇之首,东镇庙因沂山而扬名。
晨起,师友数人沿院西小路北上,行至半山腰,回首俯瞰,群山环绕,高低回应,有九龙汇峪之势。东镇庙端坐其中,殿宇层叠,坐北朝南,东西对称,蔚然壮观。
千年来,多代帝王到此封禅祭祀,又有文人墨客题诗作赋,因此碑碣成林,篆、隶、行、楷,汇聚其上,各具特色,使之在书法研究方面有独特价值。先生细细研读,书友慢慢体味,浸润其中,受益匪浅。
院内又有古木数株,直插云霄,可与晋祠媲美。唐槐汉柏,比肩而立,银杏铁柏相与争辉。
唐槐虽经千年寒暑,数次劫难,干内枯外坚,上枯下荣,枝杈繁茂,死生共存,已然槪叹不已。更有枯枝立于云端,似一仙人端坐,颂经讲法,气象大千,灵气倍增。此唐槐曾数年枯萎,古庙重修时,又焕发出勃勃生机,绿意盎然,更为传奇。
铁柏出于武帝,木质外露,历久弥坚,轻扣如铁器叮叮,因此得名。银杏原为雌雄两株,后雄株被伐,雌株只花不果。后自生雄株,母子同株共存,白果得以复生,甚是神奇。
庙内有数道士,晨钟暮鼓,潜心修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超越红尘羁绊,令俗世人敬佩。中有孙道长一人,二十六岁出家向道,已一十八年。从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走到沉静中年、温润如玉,青灯古佛,何其煎熬?然则甘之如饴,乐在其中,始悟人有异类,所求不同。
东镇庙一游,顿觉灵山圣水,万物兴替,自有乾坤。吾当细思慎行,心存敬畏,才能踏遍人世沧桑事,笑看红尘浮云烟!
此文杂乱无序,不知所云,贻笑大方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