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述文写作之一种意识——强化论证的意识

论述文写作之一种意识——强化论证的意识

作者: 培妮文字 | 来源:发表于2019-12-04 15:03 被阅读0次

                                  冯培妮

    高考论述文的写作可以形象的表述为“戴着镣铐跳舞”,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前提下,经过审题提炼观点,用事实与道理完成说理论证,证明观点。观点、材料(事实、道理)、论证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观点是灵魂,材料是骨架,论证则是灌注灵魂、融通骨架的血肉。如果没有好的论证,那么观点便不能让人信服,材料也会成为无意义的堆积。而要构造好的论证,必须先要有论证的意识。

    一、论述文写作中的论证意识

    高考论述文写作,可以看作是确立一个判断(论点)并证明这个判断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审题、立意、构造论证3步。观点能否成立,关键在于是否有合理、充分的论证。从这个意义上说,论证意识的有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论述文的水准。那么,什么是论证?什么是论证意识?《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论”解释为“分析和说明事理”,即讲道理;将“证”解释为证明,即摆事实。因此,论证就是用一组道理、事实来证明某个观点,是一个基于证据而进行的推理过程。论证意识则是指考生对什么是论证,如何有效论证的清醒认识与合理运用,具体表现为基于事实和逻辑对自己所持观点的理性辩护。意识可以指导行为,高中生论证意识的缺失导致论述文写作中常出现偏差。

    二、论述文写作中论证意识缺失的表现

    诚然,高中生在论述文写作中也知道要对观点进行论证,要以理服人,也知道要用事实道理去证明自己的观点,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论证迷失的现象,而这正是由于论证意识的缺失。其具体表现为诸如简单堆积事例,逻辑混乱,缺乏证明意识等。

    1.堆积事例,援事而无析理

    观点需要事实的支撑,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往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事实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说明道理,“援事”还需“析理”。具体而言,在举证事实时,需要将事实中蕴涵的道理彰显出来。然而,一些高中生在论述文写作中缺乏援事析理的意识,只习惯于简单地堆积事例。

    比如,在一篇题为《责任》的学生习作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人应当有责任担当”。文中分别列举了“一位老人走进银行捐款被阻拦”“一位城市青年为报户口多次走进户籍办却未办妥”“一位女性被要求证明和母亲的关系”等几个事例,但是行文中却没有对事实进行阐述和分析,这样的堆积事实,于观点的证明没有任何帮助,反倒让人感觉行文支离破碎,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在于作者缺乏援事析理,分析论证的意识,似乎事例本身就能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2.逻辑混乱,表达无序

    论述文是说理的文体,因此论述文的写作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但部分高中生论述文写作的现状却是行文逻辑混乱,表达无序。比如一篇题为《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的学生习作,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保持自我,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第二段以屈原为例,正面阐述了人们应该保持最真实的追求,而不能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第三段开头这样写:“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但是人们应该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追求,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应该超越这个限度,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按照文章的逻辑和语气,接下来就应该从反面提出例证,批评那些“超越这个限度,去做不自量力的事”的人,即那些盲目追求以至于失去自我的人,从而与屈原形成对比,全面阐述观点。但文章却继续堆砌李白、陶潜、苏轼等人的例子,简单重复第二段的观点。这样的重复让人觉得行文逻辑混乱,表达既不流畅也不清晰。无论是从全篇角度还是从片段角度来说,逻辑混乱都是论述文的一个硬伤。

    3.证明意识的缺失

    论证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前提即理由,结论即观点。前提与结论必须构成因果关系,否则,不是一个论证。以下文为例。

    【习作片段】

    我身边就有一位这样因为证明而苦恼的人。小陈在当初买房时,房产证上为“XX小区二单元一室”而户口本上则为“XX小区2单元一室”。因为“二”与“2”的差别,让他最近在过户的时候被要求去公安局开办一张二是2的证明,为此小陈还专门跑去办,来回报了好几个证明,才终于完成过户。二是2需要证明吗?不需要。但是没有证明就是不可以办事,其实公安局日前就发布了不再需要证明的事,但是为什么奇葩证明还屡出不穷?是因为对法治条例不重视。当法律条例出台后,相关部门并没有认真学习,认真落实还要开证明,这无疑是增添了别人的麻烦。原文中这两段文字是为了证明观点“人应当有责任担当”。可是,仔细阅读,发现作者在援引事例之后进行因果分析,得出的原因竟是“对法治条例不重视”。两段文字,援事也罢,析理也罢,与文章的论点“人应当有责任担当”没有丝毫关系。那么,这两段文字的存在还有价值吗?当理由不能支撑观点,当前提和结论不构成因果关系时,这不是一个论证。高中生论述文写作中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正是证明意识缺失的表现。

    三、论述文写作中论证意识的彰显与强化

    1.习得分析思维,学会援事析理

    高中论述文写作,需要援事更需要析理。援事析理是就着事例或借着事例讲道理。学会援事析理,重点应习得分析思维即分析事例的前因后果、正面反面,透过事实的表象揭示事实所蕴含的道理,以及由个例上升到一般等。

    【习作片段】

    巴金先生可算是当代的俄狄浦斯。巴金是“文革”的直接受害者,他在“文革”中并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的事情,但劫难之后,他一直为自己说过的错话忏悔,这种忏悔有时候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他认识到正是自己的懦弱与自私,当时才会人云亦云,才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的《随想录》忠实地记录了他劫后余生的反思,也是他敢于承担责任的明证。如果说中华民族有可能避免再次发生“文革”这样的灾难,那么巴金所拥有的承担意识和反思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这段文字是为证明论点“人应敢于担当”而进行的援事析理的论证。作者援引巴金的事例,分析其在“文革”中的处境及“文革”后的忏悔,强调其具有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并拓展至这种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这段论证文字边援事边析理,有理有据,有效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人应敢于担当”。在用援事析理法进行论证时,须注意援引事例应真实、准确,与论点逻辑关联强。

    2.把握逻辑关系,关注谋篇布局

    论述文不同于散文,它需要有严谨的逻辑顺序。从宏观篇章而言,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次之说什么;怎么提起话题,怎么结束话题……都需要运用智慧来谋划。从微观片段而言,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怎样起句,怎样结句……也同样需要思考斟酌。

    【习作片段】

    首先,我们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学校教育,因此课堂有效教学就成为我们提升语文素养最直接、最便利的途径。……如果说课堂有效教学是我们放眼社会,拓展视野,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那么课外的大量阅读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所接触的都是书本知识,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那么社会生活实践作为检验知识的手段和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总之,作为中学生,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者互相辅助,互相补充,都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需三管齐下,不可偏废。这几段文字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说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实现了说理的有序性。第一层,认可课堂教学;第二层,用“如果”承接课堂教学,用“那么”开启对课外阅读的论述;第三层,引用古诗,阐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第四层,总结全文,表明观点“三管齐下,不可偏废”。说理的有序是思维有序的呈现。所以,在写作之前,先要理顺自己的思路,无论是采用并列式、递进式还是对比式思路,都需要准确把握其逻辑关系。

    3.材料指向观点,强化证明思维

    论证就是一个证明的过程。通过对前提(事、理)的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即观点。前提为真,结论才为真。可以理解为,因为前提成立,所以结论才成立。我们以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原文略)

    第1段,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为了有效地证明自己地论点,作者在2、3、4、5自然段进行事理分析与说明,从理论上阐明了“骨气”的含义。接着,作者分别引述了三个事例(第6—10段),具体说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三个事例从古至今,涵盖英雄人物(文天祥)、普通人(《礼记》中不食嗟来之食的人)、知识分子(闻一多),作者将援引事例与分析道理结合起来,比如第7段,将文天祥的事例与前文引用孟子地话结合起来,用于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指向明确;第10段将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事迹与毛泽东文章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分析论述,边援事边析理,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论点。第11段,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加深一步,指出“骨气”在今天时代的具体内容和在当前发扬我们民族的这一光荣传统的意义。其中,第2—10段就是一个证明的过程,因为“我们中国从古至今就有有骨气的人在”所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议论文写作的高下优劣之分正在于是否能构造一个好论证。因此,写作议论文必须强化论证的意识。在生活与阅读中不断积累、思考;在写作中不断反思、强化,构造好论证的能力便会逐渐得到提升。

    (此文已刊发于语文报高考版2019年第44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述文写作之一种意识——强化论证的意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kl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