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屈辱的开端》,谈到了是不是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
有个孩子站起来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林则徐不应该虎门销烟,他应该把收缴的鸦片藏起来。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太弱了,而英国又那么强大,清政府根本打不过英国。
我心里有略微的诧异。他怎么会这么想?在从教以来,一般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都会遵循一个原则:课本上说的都是对的。可以说学生从未对教材的内容提出反对的意见。特别是对这种我认为根本没有疑问的观点。
我顺从自己的内心感应,让学生对此展开交流。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是向国人和世界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样可以把所有反对禁烟的人团结起来,增强抵抗外来鸦片的凝聚力……
那孩子又举手发言:我不是反对禁烟,而是不能让英国知道,我们要偷偷的销毁。
“可是,英国还是会向中国走私鸦片,我们还是要花银子买这些鸦片呀?”
“我们可以在国内偷偷地销毁鸦片,号召人民禁食鸦片,却不让外国人知道?”
“为什么要偷偷的呢?”
“我们可以等着自己强大了,再去反击。”
“你觉得在国内销毁鸦片,你能做到偷偷地不被外敌知道吗?”
“有些问题是可以逃避的,有些问题必须直接面对,特别是在当时鸦片在中国已经泛滥的情况下。”
不管这个孩子观点的对错,我感受到了:这个孩子开始用智慧思考、解决问题,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对孩子说:“你已经开始学着智斗敌人,在解决问题时用心计。可是不管什么方法,我们都要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而且全国范围内也无法做到不惊扰外敌而销烟。再则,你再想想“偷偷摸摸”的销烟会在社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呢?正面的作用大,还是负面的影响大呢?”
最后我又对孩子说:“谢谢你的坦诚,你的坦诚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学生能够真实的袒露自己的思想,我们才能通过对话激发思想的碰撞,促进思想的成熟,更好的生活。
我有点害怕,害怕一言之失,使孩子敞开的心门无声关闭。多听多问才能尽可能避免误伤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