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山一直是长久以来的愿望,这个暑假终于得以成行。
出发前,大哥打趣说:太白山不在太白县,可别去错了地方!
的确,虽然叫太白山,却真的不在太白县,而是在宝鸡的眉县。
璐璐建议顺便可以去泡个温泉,太白印象酒店就在太白山脚下,住宿免费送温泉票,非常方便。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从宝鸡出发,乘最早一班7:30的汽车走高速,大约一个小时到眉县县城。县城到太白山景区还有二三十个公里,为了快一点,我们50元打车前往。一路上司机一直说早上开门生意,本来至少应该55的,于是善良的杨先生最后就给他五十五。
返程时乘公交,一人四块钱,四十多分钟就到地了,也没比打车慢多少,才知道有时候多花钱确没必要。真是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啊。不过,这个经验还是留给后来的朋友吧,估计自己以后也不太可能再去太白山了。
太白山,景区门票+园内往返公交共150元。乘缆车上下山需另外买大小索道票,120+50,共一百七十元。
我们九点半扫码入园,先乘园内公交进行游览。车子在崇山峻岭中穿梭,一路盘旋而上,明显感觉海拔在节节攀升。好在一路溪水潺潺相伴,车外满山苍翠,不觉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稍显气短的精神为之一振。
远远的,就听得水声轰鸣,回音震荡。这空旷的山谷就是最好的回音壁呀,用声音结成一张弥天大幕,将人们牢牢的盖在其中。
抬头看,绿山头上突然垂下一缕缕银丝,细如沙,薄如雾。因身型娇俏,入水处无声无息,无波无痕,堪比跳水冠军。
平平的水面向下,流经一级一级的台阶,又被分散成一阶一阶的小瀑布,珠帘玉幕,水更亮,音更脆。
也有奔流不羁的,粉身碎骨浑不怕,飞珠撒玉,激荡出更多更亮更美的水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崖壁上脚踩莲座手托莲花的水月观音,使得这莲花峰的名秀之气更胜一筹了。
半崖壁上悬空的栈道是三国古栈道,又名太白鸟道,据传是三国时期蜀国谋士法正建议刘备在此修建的,借以迷惑司马懿。现存1100米。
看,这简易的小石桥,在满山苍翠中,竟有些江南的味道。
造心由境,还是境由心造?甭管是什么,穿过别有洞天石,里面真的是别有一番天地。
神龙吐异水。
清泉石上流。
桃红树绿。居于此,“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妥妥的世外桃源了。
来到天下索道,乘缆车上山,到“天圆地方”,海拔3511米。
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秦岭主峰太白山是中国南北的分界岭,站在这里可以双脚踏南北,一水流两域。
山高势险,怪石嶙峋,风紧云低,视野开阔。仰视天如圆盖,俯视大地如盘,所以此处被称为“天圆地方”。
站在峰顶,太阳当头照,云在脚下飞,大有“去天三百尺,举手可近月”之感。
霎时,风云变幻,云烟翻滚,连绵山峦瞬间隐退,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见云海茫茫,人仿佛悬于空中,大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
拔仙台是太白山最高峰,海拔3771.2米,传说是姜子牙点将封神选拔神仙的地方,也是观日出的最佳位置。但山路崎岖,通往拔仙台的路更是山石起伏异常难行,单程也得五个多小时,非体力强健且做好充分准备者所能涉足。想到时间紧迫和准备上的不足,我们还是果断放弃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念头,安全为要。
时间还早,过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大门,我们继续走到小文公庙。再往前的走,就是一片石头的世界,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到处都是石头,大大小小,形状各异,仿佛把全世界的石头都聚集在这里。
原来这就是古冰川地貌,亿万年前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的结果。自然的神奇伟大,若非亲眼所见,真的难以想象!
太白山植被丰富,这一路上一直花草相伴。
见得最多的,是下图中淡紫色的球状小花,闻起来有一种韭菜的味道,看叶片又不像。一查,竟是太白山葱。揪个叶子尝尝,葱韭的味道兼而有之。这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野菜。
这铃铛似的小花在我的东北故乡叫包棱花,学名叫桔梗,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朝鲜族有一首民歌叫《道拉基》说的就是它。
还有很多第一次见叫不上名字的小花,看,多么俊俏的模样啊。它们经风历雨,沐雪饮露,默默无声,一生与高山为伴。
太白松,笔直,苍劲坚毅,铁骨铮铮。
下山,远处还是蓝天白云,头顶上却黑云压城,顷刻间大雨如注。
会仙坪躲个雨,然后到拂云阁乘索道下山。下山的缆车很慢,感觉千山万壑、云雾山松一一从脚下掠过,祖国山河壮丽啊!
山下,还是灿烂的大晴天。吃过晚饭,去泡个温泉,这一天的疲乏刚好都缓解了。
回顾这一天,整整七个多小时,见识了秦岭的逶迤 ,太白的秀丽雄奇和险峻,还有植被的丰富。也经历了晴和雨。最大的感受:必须有个健康强健的身体 ,才能去看更多更美的风景,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