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写自己、抒情怀、记新闻、发消息……而都为了博眼球、讨打赏、刷流量,决定一个作者“值不值钱”的标准,只需看他会不会起标题、能不能让第一张图片抓住受众~当然,这可能也是体现了一个“创作者”的功底吧~
不过说实话可能也并不全归责于这些“标题党”和“创作者”,毕竟人总是“趋利”的嘛~既然有可以用一些“讨巧”的词语就能代替苦思冥想的语段,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只要让受众点击一下,就是一个“点击量”——就可能是拿到手里的钱,既然“目的”已经到手~至于内容有多么的垮,那根本不重要,深度?不存在,标题代表一切,内容简单扩写~哦对了,再找一个“激励”读者留言的话语那就更好了~比如“对此,你怎么看?”“如果是你,你会采取哪种方式?”,别说,这种还真可以增加一定的留言数——当然,这部分也是变现的资本。
但我们试想,如果从古时开始,作者们苦思冥想的不是内容而是标题,那想必贾岛先生也不必为“敲”与“推”两个词而纠结许久——他可能需要多多考虑用什么词语来替换了他这个平淡甚至寡淡的标题——《提李凝幽居》,换成个《京兆尹韩愈赐字》会不会更好?当然,很明显我也不是一个会起标题的人~这样发布在一些平台上,光是冲“韩愈”大命而点击诵读的人估计也不在少数,或许还能挖掘出更多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最好是从这个拜访的李凝的妻子身上写起。
这个时候我们再看些什么《岳阳楼记》、《滕王阁记》还有那《兰亭集序》、《桃花源记》放在现在,也就是“迁客骚人”们的软文记叙~定会淹没于茫茫的“吸睛标题”之下~纵然会有声音说“现代的信息化社会,没有几个‘真才实干’会被埋没,是金子总会发光”,或许吧,基于我个人的社交圈子并不是那么神通广大,也没有看到哪个“被埋没的金子”,但这样庞大的信息流总是会“稀释”掉大一部分人的时间,势必会耽搁这些“金子”被发掘的时间,我不知道一个人可以为了“文章”二字,在没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坚持多久,特别是在这个“爽文”盛行的世道。
当然,你即可当我是只是个初来乍到的新人,似乎想用一种“反主流”的心态,来博得眼球,啊哈~说实话我并不在意——反正我也起不出那种“抓人眼球的标题”,希望点进来并读到这儿的盆友,能够回想一下自己对于内容的需要是不是……那样的饥渴?没水还有可乐,但要是把可乐完全当成水的“替代品”,是不是不太健康呢?
不做断言即不做评判,只希望朋友们可以有自己的认知与感悟即可~保持自己的思想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