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啊写啊。
怂什么(虽然写作无异于裸奔),但我还年轻(吧),脸皮也足够厚。写得不好就写得不好,反正也不是以此为生,写得好也没人给我糖吃,况且随着年岁的增长,大概也知道了自己的水平与所能抵达的程度,“谁不是凭借甘美的绝望,而过尽其自鉴自适的一生”。
反正有大把时光……是的,莫名其妙噢,突然从每日忙碌地水都喝不上几口的受理处被调到了整日空闲无所事事的法宣科办公室。工作内容从帮人处理罚单变成了帮单位写宣传文章(应该说拼凑更为合适)。
刚来时,小办公室一共四人,孙科,俞科,叫小俞的同龄人,我。小俞其实本来已经辞职了的,但为了方便工作的交接,答应在这里再做一周。第二周开始,少了小俞,办公室剩得就三人。
而今天下午的办公室,孙科不在,俞科不在,就我一人,无所事事,百无聊赖。
于是,我暗落落地把门合上,悄悄打开WPS,在极度无聊之下,写些极度无聊的文字,打发着极度无聊的时光。
我想,我要是数学好点的话,或者对数学更感兴趣的话,或许会找来一道难解的数学题,然后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被折磨一个下午,由此获得一种智力上的满足与某种隐秘的优越感。
或者,我要是经营着某项生意的话,也许是淘宝零食店,我大概会去网络某个小角落灌灌水,酝酿措辞,发发小广告,然后做着一夜暴富的甜梦。
或者,我要是不对股市那么不排斥,我可能紧盯着股票走势,回忆着大学时代教过的炒股技巧,基本面,阴线阳线,各种奇技淫巧,幻想着巴菲特的荣光加持。
又或者,我依旧对健身抱有某种执迷妄念的话,也许我会花上两个小时浏览那些力能扛鼎的大熊写的健身前沿理念与观看那些难以被大多数人欣赏的健美选手的肉体,计划着更新自己的健身流程、饮食、补剂。
也可能,出于对托福的失败依旧念念不忘的缘故,或追求新的阅读语感,登陆双语网站,读些小说片段、时事新闻,乞求这般浪费时光能在冥冥之中给我的英语水平带来质的飞跃。
当然我也可能在网上浏览更新的漫画、小说,或者沉迷页游手游,或者突然决心考研去某个遥远的城市,或者做着一个月后要考的事业单位的题,又或者刷着注会的题目(喷了,鬼知道那时候我怎么想的,报了两门注会考),或者看着谁的朋友圈微博发呆。
这样枚举,可以无穷无尽,绵延万里,如同两面镜子彼此对放,博尔赫斯的隐喻。
关于如何度过这样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这一命题,我选择写了出来,那些我脑中虚构的度过时光的方式,突然发现,似乎每一种都是寂寞如雪的单身狗式。
选择写来渡光阴之河,也意味着选择沉浸于过往的文本,在月下伸手邀请自己的想象,最终斑驳地交织在一块儿,变成某种文体。
人性的枷锁里,跛脚的青年菲利普,破解了地毯之谜后,也设想了许许多多波澜壮阔的人生计划,内心充盈着富足的幻象,最后遇到了莎莉。
就像我现在突然遇到了。。。。俞科。。。。好了,大摇大摆地摸鱼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