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句老话:【一赚二平七赔】。实际情况比这更糟——不论是哪一轮牛熊周期,赔钱的股民应该都不止七成。怎么看待涨跌?是每个投资者必修的功课,这个问题思考好,盈利完全不是问题。
人类“对损失的厌恶”其程度要远远高于“对收益的喜好”。而且这个特点也可以从“进化心理学”得到解释(如下):
因为人类进化过程中,处于原始社会的时间很长(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的数量级),而人类文明史却很短(也就几千年)。几千年的时间,不足以让大脑产生显著的进化。所以咱们的大脑,实际上还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
在原始社会阶段,每个人类个体的生活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哪怕很小的损失,也会导致个体毙命。所以才会进化出非常强烈的“损失厌恶情结”。
因为这个情结非常强烈,所以在金融市场上,大部分人无法严格贯彻止损策略。很多人在本该止损(割肉)的时候,却抱着侥幸心理在观望,希望过几天能够反弹,没想一路跌到底。所以有一套自己交易逻辑很重要。
无视价格,学会看内在价值
股票价格长期是受价值所决定的,短期是与市场有关,市场原因导致的涨跌迟早要回归价值,因而是不长久的,只有因内在价值提升所带来的价格上涨才是可持续的。
价值由内而外催生价格,有人将市场比作船,把价值归为水,水涨船高便是说的价值推动价格变化。
2.回归价值
本质就是重视企业经营业绩,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企业经营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有价值才有经营,有经营就要有业绩,有业绩才有市值,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因此回到股市,要赚就要赚企业经营所带来的价值提升的钱,至于市场的差价,那是风云变幻,是难测的。
就像一个人能走多远,是要看一个人底层逻辑,就像万丈高楼,不可能只有15cm地基。
3.能否掌握优势,是专家和业余者的区别,
不听消息,尊重风险、从交易中获得经验,不把错误归咎于市场,归咎于推荐人,对自己错误负责,只有你自己才对你的钱有直接责任。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做事之前都要做预测,将要碰到困难,什么情况我怎么做,如何避免导致灭顶之灾的机制,如何退出。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持最好心态。
股市恰恰相反,越努力,越完蛋。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是工作和生活对我们最大善意。人生短暂,只能尽量寄希望于长久的确定性,而价值是唯一的,价格如风清云淡时上时下,最终回归均值似未曾来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