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而不挂

作者: 引光咖啡馆 | 来源:发表于2017-01-31 13:16 被阅读158次


1

有一个我很喜欢的自媒体人,名叫“鬼脚七”。去年,他独自一人短期出家,不带分文,托钵乞食,从五台山徒步至峨眉山。

后来有人问他,你怎么能忍心离开那么可爱的女儿呢?你不爱她么,不想她么,不担心她么?

鬼脚七的回答,让我第一次理解了一个词:“牵而不挂”,也让我真正开始将“在乎”和“挂碍”区别开来。

大意是,你可以在乎,可以重视,但你不用因为这个事情而焦虑纠结痛苦埋怨。你关心女儿,你只是想起她、爱护她,而不用一天到晚担心她。

2

“牵”与“挂”,“在乎”与“挂碍”,是我们寻常人很难区别的心理状态,我们习惯于将两者混淆在一起,并以为这是一种理所当然。与此同时,对于只“牵”而不“挂”的人,我们往往看不惯,觉得它们甚至无情。

我们爱惜身体,一旦得知死亡将至,总是恐慌异常。

我们珍爱婚姻,所以誓言破灭的那一刻,悔恨愤怒之情总是难以抑制。

我们疼爱孩子,恨不得把一切都他们,可一旦发现他们有了独立而倔强的自我,总会心灰意冷、黯然神伤。

可真相是,我们爱的不是身体、不是婚姻、不是孩子,而只是想把一切维持在理想状态的痴想。否则,为什么现在不坚持锻炼?为什么还总是对婚姻不满而吵闹?为什么还总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

一旦即将失去或者已经失去,才去担忧或追悔。虽然那悲伤的神情和痛苦的眼泪可以将你表现为一个深情的人,但又有什么切实的用处?

不孝子在父母葬礼上悔恨流涕,混蛋丈夫在离婚协议书前跪下痛哭,身患重病的过劳者在临死前写在“没有身体一切都是虚幻”。可真实的情况是,你从未真正“在乎”过你自以为在乎的东西,你有的只是一份无用的“挂碍”,用来掩饰自己从未珍爱过当下的丑态。

3

我们不止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过高僧圆寂时淡然的场景,也听说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的故事。或多或少地,我们曾认为他们有些神经病,难以理解。

直到我亲眼见过一起交通事故。那人躺在地上,鲜血和脑浆混在一起,只是还没有死透,身上还在动弹。那场景让我们一般人不忍直视,更不用提施以援手。

只有一个年轻的僧人走到近前,握起伤者的一只手,口中念着什么经文。我想,那应当是对即将死亡的人的一种超度。任何封建和唯心的批判,在那种生死时刻都显得微不足道,你只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平和的庄严,以及死者灵魂得到的慰藉。

虽然僧人常常以一种出世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觉察和珍惜,往往远超我们这些在世之人。

拥有时珍惜而不懈怠,失去时淡然而不遗憾。这是“牵而不挂”四个字给我的收获。

每个人都在生活。但不得不承认,想要真正活到能够体验世间美好的境界,修炼二字不可或缺。不是炼丹、气功、升仙的修炼,而是体会、觉察、探索的修炼。

相关文章

  • 牵而不挂

    1 有一个我很喜欢的自媒体人,名叫“鬼脚七”。去年,他独自一人短期出家,不带分文,托钵乞食,从五台山徒步至峨眉山。...

  • 牵而不挂

    老公不幸阳了以后,不肯吃不肯喝,连吃药也不愿意,虽然我会劝他,但他不听,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更加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 悄悄地说

    我想说, 想要安安静静的, 不牵不挂, 可以让那些风雨将彼此淡...

  • 《万念归空》 韶 著

    一任平生无拖欠, 终身取舍从未悔。 不牵不挂红尘事, 只求来生莫为人。

  • 三行情书――爱意难消

    走不到一起又怎样? 说什么不挂不牵不再联系, 还不是心心念念不肯忘记……

  • 勿念

    你是我今生的无缘 我是你生命的过客 往后余生只剩记忆 不牵不挂不想不念

  • 最好是不牵不挂,不拖不欠

    街边一个醉酒男子身边全是酒瓶 他恍恍惚惚的好像看到了上帝 上帝问他:你痛么 男子说:好痛 上帝:她欠你很多么 男...

  • 冬晨

    清冽水 暖朝阳 红花数点 绿意漫花房 悠悠单车心清扬 千叶辞旧树 滑落过往 不牵不挂不断肠

  • 道而弗牵

    《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

  • 执手而牵

    那个散落雪花的冬天 我们执手而牵 从此分分合合的走远 离别总在眼前 山迢水长路遥远 千里月明共婵娟 思念成愁的春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牵而不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qk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