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书和理论,其实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针对的适合对象,以及适用的时段和阶段。超出去了很可能没有效果,甚至还是起到反作用。
比如《被讨厌的勇气》是之前一部很畅销的书,当时看了感觉也不错,不管是目的论的颠覆性思维、课题分离获得主动位置,还是关于人生过程论还是结果论,都是让我受益匪浅。但是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内心足够强大,对外界评价完全不在意,甚至能够自如的讨厌别人的社交悍匪呢,看到书名大概率就直接pass了。什么被讨厌?我不讨厌别人就不错了,还需要什么被讨厌的勇气?
很多东西不必非得强行统一意志,清一色,上下一般粗也不可能,那么世界的多姿多彩就要大打折扣了。大家不一样才有沟通的必要,不同是同的前提。我们能做的事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