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自打出生起就快速的生长——长身体长脑子。
我们的大脑到三岁硬件就发育完成。一些重要的脑功能(系统软件)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例如听说暨理解与表达。
我们还学歌唱与舞蹈——艺术化的语言与肢体表达。
再往后就学读写——另一种形式的语言(文字),特定的视觉语言。
我们学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语文、美术、算术、数学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的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不断地丰富我们的应用软件。
伴随着这个过程我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记忆为基础的意识,这其中就有情感。
情感的生物学本质也是记忆(记忆的本质是特定的脑网络结构),但这是被强化了的带有倾向性的记忆,这种记忆能够主动引导人们在现实中按照它的模型寻求再现,从而得到心理满足。
这种记忆需要意识与现实的互动,而现实中一旦不能提供互动,我们就会感觉空虚与痛苦。
就是说它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在主动性与互动性两个方面。
它不同于普通记忆——只有被触发时才会想起。
它是游子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它是失偶孤雁的生死相许。
记得小时候我刚由老家进城很不习惯,我看见光秃秃的柏油马路就感觉心里空空荡荡,只有到公园到城墙根看到一些花草才感觉心里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