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的两部电影都看过了,今天去看了《我和我的父辈》,二刷了《长津湖》。
一部电影如果有一两个点触动我让我觉得有所启发,我就会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两部电影皆是让我有所感有所得。
《我和我的父辈》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讲到了六十年代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再讲到八十年代第一支广告的诞生,和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看完《长津湖》里艰苦卓绝催人泪下的抗美援朝战争,再看《我和我的父辈》,能看到短短百年不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步一步地走向如当年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的先烈们所愿的一个和平盛世。每一个中国人的存在和努力,造就了现在的奇迹。
一个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去年集团国际化青年骨干培训的时候财险总经理的一番话说,如果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和无数前人辛苦拼搏带来的发展,中国可能会像东欧一样,年轻女性不会有现在的社会地位,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这样的场景,想想就害怕。
先有国才有家。一国如一家,要想不让别人欺负,唯有用实力说话,做到他人做不到的,成就他人所不能成就的。所以有“莫欺少年穷”,不要轻看一个有年轻人的家庭,不要轻看一个充满年轻人的国家。
我们自己,也不要轻看自己的潜力。
《长津湖》里志愿军战士在面对极端恶劣天气和实力悬殊的敌人时,展现出来的信念和惊人的意志力,让人心生敬意。想起去年集团培训时组织过看《血战湘江》,看完电影后发自肺腑的写过这样的观后感:我来自贺子珍故乡永新县,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三湾改编发生的地方。记忆里小时候在家乡经过一些老巷子时,总见着有的屋门上挂着“烈士遗属“的门牌;常去玩耍的公园正中间静静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晚上看完《血战湘江》,记忆深处那些门牌和那座纪念碑又再次浮现在眼前,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烈士”和“人民英雄”这些字背后的壮烈和沉重。小时候听妈妈讲她爷爷参加抗日游击战负伤的故事,当时懵懵懂懂只当是家族故事,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当下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曾有无数的英烈祖先们为我们负重前行。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为电影中所展现出来的党和军队为信仰舍身取义、不怕牺牲的信念所震撼和感动。
我的爷爷到过朝鲜战场,我妈妈的爷爷在老家打过游击战被日本人打伤险些丧命,我外婆的哥哥作为国民党军医参加抗日战争从此再没回来过。现在一代又一代的和平幸福是用祖先的牺牲换来的,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有传承先人精神、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同样身而为人,我们现在吃的苦,不如志愿军战士们吃过的苦一半。工作是很忙碌,但以工作忙碌下班后太累没有精力为借口,不在业余时间做应该做的事,这点苦都吃不了,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做大事之人,怎么能为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啊。
自入职央企以来,在公司企业文化、培训中的党课学习和中共一大旧址参观的熏陶下,同时见到了身边优秀的同学皆是党员,萌生了入党的想法。建党一百周年当天交了入党申请书,开启了入党之路。我也想去感受一下党员的信念,去承担更多的时代使命。
带着使命而活的人生会更有意义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