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728368/a819dea3136e11cd.jpg)
5月9日,出题者:文友孙学忠老师,题目《存在的意义》。
存在的意义,这是个哲学命题,不得不佩服孙老师思考得深刻。
但是这个命题却激发了我极大的兴趣,不妨班门弄斧做个粗浅的分析。
存在的意义,哲学家萨特说:“人的存在本身并没有意义,但仍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笛卡尔也说:“我思,故我在。”
由此可见,存在的意义大于存在本身。比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但对于沉浸在悲伤中的人,或者是视觉钝感的人来说,是视而不见的,无法真正感受到美景的存在,此时万物的存在就显得没有意义。相反,对于一个热爱生活感情丰富的人来说,那即使是一朵小花,也能在他的内心世界成为色彩缤纷花的海洋,一棵树也能成为他心中的一片茂密森林。
所以,存在与否,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在于遇见他的人。就如地球本身并不发光,而有了太阳的照耀,一切就有了色彩与温度。不得不说,这虽然是个简单的道理,却又十分神奇。所以想让万物显现它们的美好,就需要我们眼中有光,心中有爱,一切才能焕发生机,这样才能真实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尤其是那些美好的事物,更需要我们有较强的感受力,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赋予它们存在的意义。
再从相对论的角度考虑,存在,相对的是失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失去才能凸显存在的意义。也就是存在需要失去加持。
比如我们失去一件心爱的物品,总是会对它念念不忘,会觉得十分的不舍与遗憾,会觉得再也不可能拥有一模一样的这件宝贝。其实在我们拥有时,我们并不见得能看到其价值,也并未曾那么珍惜。这就是人性的奇特,失去才知道珍贵。这个感悟如此深刻,不是知道就能理解,而是真正体验失去,才能领悟到存在的珍贵,也就是事物当初存在的意义。
它们的存在,或许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稀松平常,但当失去后,突然觉得它的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意义非凡。也许是祖母留给自己的物品,是爱人亲手制作的礼物等等。物品的存在被加持了那份情感,并且已经永远失去时,那么就使它当初的存在变得意义无穷,那么独一无二,那么丰富多彩,存在的意义就更显弥足珍贵。
再如我们每个人经历过的友情,爱情,亲情,往往也是失去后才会倍加珍惜,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情感或某人,突然有一天离我们而去,再也追不回来,我们就会把他们在心目中神话。把他们赋予丰富的想象,加持无限美好,像酿酒一样在心中不断发酵,让我们与其之间的情感更加纯洁、高尚,甚至神圣,仿佛曾经是世界上最难得的遇见与拥有,此生再难觅得,其精神甚至能引领我们的一生,成为此生的精神导师。
事实上相关的人早已作古,而精神却能永存,这就是存在的意义。意义不再依托于存在本身,而是远远高出了存在本身,即存在高于本质。这就又涉及存在主义的形而上之学说。
最后,从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 做个简单分析。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黑格尔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主张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无法深入理解践行。
但从字面的意义理解来说,就是接受事物的存在与发生,不管是好是坏,事物或事件的存在变化不由我们决定。但是我们要学着接纳它们的存在。一切不由我们自由意志决定的事情,那就只能由我们的心来转化,就是现在所谓的心态,通过调整心态来面对接受事物,并赋予其存在的意义及合理性,即理性地对待任何事情。
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事物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没有人规定好坏,只要存在都有原因的。因此凡是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的就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必然会出现的、是现实的,也就是说存在本身就是存在的意义。
存在即合理,面对存在我们无需内耗去做艰难选择与抵抗,从理性角度考虑这本身是无效的。我们能做的是承认、接纳,拓宽内心的容量,去更好地消化、吸收、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存在不代表永恒,万事万物都在存在中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甚至是瞬息万变,我们又何必死死盯住存在的表象,去纠结徘徊止步不前呢。
我从自己有限的认知角度,简单分析了存在的意义,那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想说,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最好的意义。也或者存在毫无意义,一切只是虚无。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我们都能深入思考,探索到其中的奥秘,因为思考本身就是存在的一种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