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其说帛书老子第七章
撰稿人程勇
道德经通行本: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帛书甲乙本矫正版: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
前言:
首先要明白老子的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侯王们或有国者们,也就是其理想中的圣人出谋划策。在“道佑我王”的思想脉络中,所谓圣人,只要“退其身,外其身”便能达到无私境地,进而占有或拥有民众。是当作财货,还是当作刍狗?是退其身还是外其身?其实也就是在何种层面上如何处置和应对民众而已。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这里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什么是"不自生”.“生”字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
“不自生”就是不自我生发,也就是不繁衍自己的后代。
《老子》用这一判定来演释天地由道(或太一)而生,天地不能生出第二个天地,所以天地必须永久,天地才能永久。反之得出结论:因天下万物皆自生:草生草,木生木,人生人,禽兽生禽兽,所以不能长生,所以会“物壮则老,丕道蚤已”。在《道德经》里,虽然说是道生的天地,是这么一个关系,但是他往往用天地来代指道,所以老子在第二章的时候,就讲过这样的话,“万物作而弗始也”,他这个时候讲道和天地是一样的,“为而弗恃也”,作为但是不视以为功,“功成而弗居也”,他不居功自傲,“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结果我们大家反而离不开它,这是天之道的特点。
译那么这段话的解释就是:天和地长久存在。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凭借着它们不自我生发,也就是不繁衍自己的后代(即下一代的天和地),所以能够永久存在。
这里“长生”一词,应解释为“得到过一次生命便永久存在”。
我们接着讲下一段“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
在通行本中是“后其身”,那么我们先来了解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写法:
甲骨文字形后為司字的反形,字義仍為主掌某些部門的工作,具有發號司令的主管,如周的始祖「后稷」就是「司稷」,指主掌農業生產的主管;「后羿」就是「司羿」,主掌弓箭部門的主管。春秋以後,司字出現异体字分工的現象,以「司」字表示能發號司令的主管,以「后」字指君王的妻子。但在上古时代,“后”却代表男性,是帝王的象征、天子的称号。《说文》曰:“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事实上,“后”并不是一个简化字,它与先后的“後”在上古时代不是同一个字,这一点,我们从《说文》中也能看出。《说文》在收录“后”的同时,又收录了“後”字,“後,迟也。”《论语·雍也》:“非敢後也,马不进也。” “后”字作为帝王的称号用了大约360多年,那时天子之妻称为“妃”。到了周朝,才把“妃”改称为“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子称皇帝,皇帝的正妻就叫做皇后了。
後,迟也。——《说文》。后字在次序及时间上有客观存在落后的情况。
退字的甲骨文如下:
退字造字本义是指餐毕下桌离席。金文将甲骨文加"彳"(行走)、加"止"(脚),强调离开。《说文解字》:退,却步。一种说法认为"退"是走得慢。退。“退”的古字形式有点复杂,它分成3个部分。一个是“辵”,这个读作chuo(第四声),意思是“走走停停”。一个是“日”,表示时间;还有一个是“夂”,意思是“从后至也”。因而可以会意为回走的时候,所以“退”的本义是“退却”。引申为“离去”“引退”,如《老子》中有“功成身退,天之道”。但总体上退字含有主观意愿上的主动行为。所以帛书中用:退字比较准确。
下面我们再看看”身“这个字的原意:
身字在甲骨文中是个象形字,整个字形表示的是一个面朝左的人大肚子的形象。甲骨文的“身”字,像一个腹部隆凸的人形,其本义当指妊娠,即妇女身怀有孕的意思。
“身”又指人或动物的躯体、身体,引申指自身、自我,又引申为亲自之义。
凡从“身”的字,大都与人的身体有关,如躬、躲、躺、躯等。所以老子在本文中第一个“身”字取其原意,第二个“身”字取其引申的含义。与前面天地不自生相呼应。
先,甲骨文從止從人,示腳趾在人前,有領先、帶領的意思。
那么“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的意思就是依循天地能够长生的这个道理,因此遵道而行的统治者(是以圣人)主动将自己身体内已经孕育的各种自生的欲望退却掉,反而会得到百姓的拥戴成为领导者。
”外其身而身存“的意思就是主动疏远自己身体内已经有的各种自生的自利的想法,把这种想法放到所有百姓利益以外的范围,自己的统治地位才能存在。
外,远也。——《说文》
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礼记·曲礼》。这里有有疏远的意思,指在某种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内小人而外君子。——《易·否》。外,是指在一定范围之外。
存,存在也。——《尔雅》。注:“存即在。”
“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这难道不正是因为圣人“后其身”和“外其身”而不自私吗?所以圣人反而能够因众人的成全而得到无意而求的私利(即“身先”和“身存”)。
老子的意思是:你做了什么事,你自己可能都没有预料到会又那样的结果,即结果是你事先没有像到过的,或者说你做那件事的最根本的目的不是这个。这也和无为思想相切合。
另外我个人认为主动摒弃一己的执着追求,而顺应于天下之自然,将可以使自身的利益与天下的利益谐和耦合,将会更有助于自身利益的实现。道论作为一个探究如何更好地达成目的的行为规范论,容许人们去"成其私"是一个基本点。理想的社会应该力图让每个人都得到尽可能好的照料。这样的照料不能托付于强权的仁爱,不应指望于纯粹的无私奉献,而应让每一个最能照料好这个人的人--人自身去自谋其利。通过利益的谐和耦合来谋求自身利益的实现,是符合于老子所说的道的。
本章中老子很隐晦地潜指人性本恶,须修性。当然之后孔子,孟子,荀子之间争执不休的性善性恶是不是由此开源就不得而知了。
本章我们来学习“私”这个字,以及现代与之相对的“公”字的含义:
“公与私”这个观念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现展过程中形成的,据史料记载,“公”这个概念和字体的形成明显晚于“私”。人类最早提出“公”,是渔猎游牧时代,那个时候的人类组织社会是部族形式,这样的散落的部族组织形态,肯定会应运而生部落酋长和首领人物,这些部族首领,一般被称之为“公”,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公”的概念的指称。然而为什么称之为“公”呢?这主要是因为部落组织社会中的公平分配,必须要有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首领人物去体现,所以,在原始部落中,公,主要是指称的那种能够超越私人占有的情况而能够根据大家的需要和劳动情况且能够公平分配财物的现象和部落首领,而能够被众多私人委托去处理公共、公平事务的部族首领,因此,这个首领被称之为“公” 。
而“私有”这个观念最早出现在母系社会,进入农耕时期,农耕一般是由一家一个人完成的,所以在“禾”的旁边有一个跪着耕种的人,就形成了“私”这个字。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私有”这个观念不断形成。进入封建社会后,伴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形成,进 而出现了“私有制”这个概念。
在社会史上,公私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在思想史上,公私观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公私问题是传统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的主题之一,是社会结构运动的基本支点。
《说 文 解 字 》对 公 的 解 释 为 ,“公 :平 分 也 。”在 中 国 道 德 传 统 文 化 中 ,私 与 公 相 对 ,主 要 指 称私 利 或 私 欲 。 《韩 非 子 》日 :“背 私 谓 之 公 。”(《韩 非 子 ·五 蠹 》)许 慎 的 《说 文 解 字 》也 说 :“韩 非 日 :公 :平 分也 。从八 ,从 厶。八犹背也 。韩非 日 :背 厶为公。” 与 “公 ”在 道 德 上 受 到 普 遍 支 持 或 赞 誉 相 反 ,中 国 传统 伦 理 文 化 中 对 “私 ”基 本 上 是 持 否 定 或 贬 抑 的 态 度 。
“私”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有深重的原罪意识的。
“私”字在甲骨文中却是携带的意思,根据考古学家的考释: 这是像人提携一物的象形字,是“以”的本字,具有“悬持”的意思,悬持的什么,在卜辞中有大量的“以马”、“以牛”、“以龟”等词,这是以牲畜、龟甲、俘虏等物品对王室进行贡纳,这“‘以’字之用作贡纳的动词,不仅卜辞如此,于古籍中亦然。”
因此私的本意乃是下属提着贡品向王室进贡,私具有与公相对的意思仍是后来的转义,由此可见“私”在甲骨文中的最初并非指人的意识形态,但是这种解释也并不能说明私字的出现与人的个体没用关系。
“厶”是“私”的本字,在先秦文字里,只有“厶”而无“私”,“厶”也读sī,平声。“厶”经过文献的数代传世,逐渐用作“以、私、矣、台(yí,读怡,古文经传中的第一人称)”等字的表音符号,便终于把“私”作为公私的“私”。而“厶”便逐渐少为人知或不为人知,逐渐被历史所湮没,其初始构形到现在为止还存在很多争议。
“厶”到后来为什么发展为“厶”左加“禾”的“私”字了。上古社会在进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社会之后,也即是西周时期,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统治,便实行井田制度,将土地分为九区,形同“井”字。《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田,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私田种植收获归己,所以“私”从禾旁以示意,既表明“私”是一种禾类的名称,又意味着“收获归己便为私”财。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当时人们重视农业,把农作物的收获才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再来看“公”这个字。“公”字构形为上“八”、下“厶”,表明“公”与“私”(厶)有关。“八”是分意,而下“厶”是私义,这也就表示把实物平分,不偏不倚,不少不多,做到“公平无私”,因此《韩非子》里说“背厶为公”。“公”是“公平无私”,明显带有褒义色彩,因此后来被统治者(即最高最大的社会自私者)占用。于是,一国之君被称为“公”,如秦穆公、楚庄公、齐桓公等。春秋时期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从周、秦时代开始,把有地位的老人尊称为“公”。这样更是与“私”对立起来,统治者更加将私有突显出来,给“私”蒙添上一层贬义色彩,“私”从此就一直在人们脑海里是一个属于“坏”的词了。
关于私字解释古文中有一不常用的指代即中国古时女子称姊妹之夫为“私 ”。所以在现代语用法中要了解,不要闹出笑话。还有一个与私相关的不常用的词“私淑 sī shū”是指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师的,称之为私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
我们回到这章的内容,这一章中的两节文字,一节讲天地“故能长生”,一节讲圣人“故能成其私”。两者之间似乎并无逻辑关系。但从目的论上来说,又有某些相似性:天地的目的是“长生”,侯王的目的是“成其私”,即《德部二十二》:“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胃深根固氐,长生久视之道也”。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性的被眼前利益驱使,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争先恐后。所以这一章也指出了做人做事的极高的宗旨,即如何做事不以功利为目的而能够成功的秘密。 即“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小私而成其大私。
现代有个名词,我们可能经常在各种场合听到叫吸引力法则,很多人都去实践过,获取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其实早早就在《道德经》中指出来了。 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吸引力法则是这样的: 它认为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无事的停留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地运行,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能量就是——吸引力。我觉得就是抄袭了老子的思想。换了一个名词而已。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需要大家去深刻领会,老子用身这个字的含义,我们身体里到底孕育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