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没有上幼儿园,是从小学开始上学的。我经历的小学,初中是如何保全自己的呢?我至今还记得,当有同学一路大声唱歌嘲弄我时,我姐姐听到了,从家里冲到马路上来打了那两个女生,打得其中一位女生倒地还没停。我也记得我另一位姐姐总是被同学恶意捉弄,被老师当众拎出来无端呵斥。我也还记得,初中,我休学一年然后和我同班的姐姐告诉我后面几排同学们发生的事情,同一个教室里,我却和姐姐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经历和感受。初中,如果不是亲密的姐姐告诉我,我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经常被一个同学自发组的小组排斥在外,刻意不允许我加入他们的游戏。那是她一说我就有所感受,但我在学校时就是会迟钝的不去觉察。而且,即使是安静手无缚鸡之力无害如我,我也反思,我有过是内心的恶意或是试探他们可以容忍到什么样的捉弄同学的言行。
还能回顾自己的小学时期的大人们,应该都可以确定自己知道那时候身边有发生过欺负被欺负的关系。
成人对于孩子之间这样关系的发生,大部分时候觉得无伤大雅,有些事还可容忍,甚至觉得其中是孩子们社群建立的代价,然而,总是会有些人,有些行为,会到达伤害的领域,大人们无意瞥到会触目惊心,一念之差,几瞬之间,已经是不能坐视不管!如果有自己的孩子也在其中,那就无法冷静理智。
事实一
社会群体中欺负或是排斥个别人是常态。
这句话的意思是:
1、对家庭来说,一个年级就是会有这么几个人而已,大部分家庭是旁观者。但对小学的老师和教育管理来说,是他们的每一届每一个班级必有的事件。
2、随着社会职能的完善,我们在世界其他国家可以看到如何防微杜渐凌辱事件事态。中国在建立和健全这个体系之中。
根据事实一,就二小去欺凌事件论事:我们中国的所有小学应该百分百有应对同伴凌辱事件的专人负责和具体督导体系。
校园里的打打闹闹的伙伴交往行为到欺负行为,从欺负行为到欺凌行为,欺凌行为到恶性的欺凌侮辱事件,中间太长的无法明确鉴定的区域。既要伙伴之间互相交往,探索彼此的关系尺度,行为边界,又要确保心理健康,社会行为适当。
多年后,我在翻看行为学对基础教育(9年制)学校做群体研究的相关资料时,我总会注意到,其中同学之间欺负和被欺负的关系记录描述。我客观而不带感情色彩的划线笔记,这就是社会性或群体生活的动物建立社会或群体秩序的常用手段和过程。
对于群体性的事情,我们要理性客观的思考和对待。
比如我们知道要在学校建立一个安全庇护室,有专人负责。比如我们必须去落实到确保校园的每位学生都知道:1,如果她/他感受到自己被欺负了,可以找谁倾诉。2,让她/他感觉被欺负的人可能会是同学,是老师,家长或是其他人。3,她/他的倾诉是被保密和保护的。4,如果她/他觉得自己想要(或是已经)欺负别人了,感觉内疚不安,可以找谁倾诉....这是从个体的角度提供支持和出口.....
比如我们可以思考学校这个小社会模型。我后来就注意到有学者提出过我们现在的幼儿园,小学班级太多,人数太多,按年龄分年级的教室,等等都已经不适合孩子健康成长。一个规模适合的学校可以提供孩子们社交发展需求,同时老师能充分接触到每位孩子,孩子的家庭和学校也能彼此关系交织等等.......这是从组织形态上思考群体行为的正向发展支持和出口.......
找准了靶子,才有可能射中目标。我们要认清事实一,社会群体中欺负或是排斥个别人是常态。对于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就像对待误差一样。可以防范,以修正为目标,但不是以不发生为目标。
对待群体事件,要理性。
人群需要的和个人所需要的不一样。
对于对待具体的个人,要感性。
以下的事实二,所得的就是如何对待人。
事实二
事实二欺凌和被欺凌的一定是整体人群中的少数人。
在欺凌事件的个人有四个角色:欺凌者,”协助欺凌者”&”协助被欺凌者”,被欺凌者;
其中”协助欺凌者”&”协助被欺凌者”的范围事实上指这个群体里所有除了欺凌者,被欺凌者之外的所有人。
从已经做出了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其他有经验的国家做出的策略中,我们可以看到着力点是在群体中的大多数人的引导和争取上。
群体人中,社会文明努力就是让”协助欺凌者”绝对数量无限小于”协助被欺凌者”是目标。
根据事实二,就二小欺凌事件论事,大多数人的达成的保护监督共识,可以起到保护群里所有人的作用!我们这些普通人就是防护林。
1,可以保护被欺凌者。保护他不受到伤害,或是及时发现,尽早制止其被伤害,并给予疗愈。
2,可以保护欺凌者。保护他的不当行为心态及时接受引导,不必到造成更恶性后果,到达其个人和家庭都无法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
3,可以保护旁观者。保护我们不畏惧施害者的报复,不恐惧自己可能成为下一个被伤害者,不彷徨自己要选择是否要假装没有这些事实,不必被恐惧操纵胁迫成为协助施害人,甚至是有中立角色沦陷发展为直接施害人.....
我们首先就要理解欺负和被欺负的这组关系中的4个角色,他们都是具体的人,要感性对待。
要他们敢于自我承认,就要告诉他们,不是被欺负的人的错,不是欺负人的那方的错,也不是旁观者中协助欺负者的人的错,更不是旁观者中协助被欺负者的人的错。那是谁的错?
一定要归责,那就是我们人类人性本来的错。我们确定定义其中的每个人不是用对错来判断的,一旦发生了欺凌事件,受害的是所有人,而不是某个人。所以要我们一起来承担。
这是是人类社会化中一定会有的事情的责任。欺凌事件的发生时触动我们要学习和理解什么是人类文明的开关!我们要及时的察觉到这个开关被触动了,我们要及时的介入,并保护其中的每个人,同时我们积极的一起探究欺负和被欺负界限,内心情绪的认知和理解,实践.........
如果没有原谅和理解,如果没有认识和懂得,我怎么敢当众说或是写下,我不是绝对的小白兔,我也曾经某一个事情里,我的作为表现给对方的是大灰狼。虽然只是某一段时间的事情,虽然那些往事好像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人受了多大是伤害,但是,,我不是无辜的。
找准了靶子,才有可能射中目标。我们要认清事实二,欺凌事件中,事实二欺凌和被欺凌的一定是整体人群中的少数人的行为。根据事实二,就二小欺凌事件论事,大多数人的达成的保护监督共识,可以起到保护群里所有人的作用!我们的目标不是要防范和杜绝某个人或是某些人,而是我们牧羊所有人。
看清事实一,事实二,此时,我才能回答,我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她/他不会只是被欺负者,也应该同时也会是欺负者,协助欺负者,协助被欺负者这4个角色都会经历。
事实三
事实三人人都是群体事件中的一员。
根据事实三,就二小欺凌事件就事论事,我们互相引导督促,我们为此时此次事件做力所能及去改善结局的事情吧!
社会是一个复杂平衡的生态环境,
其中事件或事情如果不控制,
也只有少数会发展到无可救药恶性事件。
但是,二小欺凌事件这类型是属于常态,
我们不能接受一步步滑向恶性过程中所涉损失。
因为,
不是如果这个人是我和我的孩子
而是,
这个人就是我和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对于每一个人,我们都要感性。一个都不能舍得。
记得我初中的时候,我仅仅因为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女同学,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课间,这个一起,就是保护我们两个人的。我们被某个更大一点的群体排挤了,或是嘲弄了,但是我们两个互相有伴,根本不想和他们玩。也就不会被他们的拒绝嘲弄伤害。
我的孩子,我,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交到可靠的好朋友,不需很多,至少有一个就好啊....
我不无辜,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