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主题:
全文通过故乡的元宵节“不热闹”,引出不热闹的原因。着重描写了故乡的元宵节人们的各种习俗,蕴含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热爱。
结构:
故乡的元宵并不热闹
举例“不热闹”的原因
偶有“送麒麟”的“ 格炸炸”
介绍格炸炸
摆赌摊
各种表演
吹糖人、捏面人…
晚上元宵节的热闹
家家户户点灯
去街上看走马灯️
孩子有自己的灯
看围屏
看放灯笼️❤️
正月十六放鞭炮,大开门
情感变化:
普通—升华(民俗——思乡)
金句:
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
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感想:
故乡,是一个极能拨动人心弦的字眼,每一个人心中的故乡,都是萦绕在心尖挥之不去的惆怅。故乡的元宵节,承载了作者许多的乐趣,还有化解不开的浓浓亲情。
家乡的元宵节,全家围坐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晚上村里搭戏台,看大戏,扣糖饼,也是我童年的欢乐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