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读《苏格兰来的洋大夫》

读书|读《苏格兰来的洋大夫》

作者: SharkRonnie | 来源:发表于2022-12-06 23:27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一篇朱石生老师的文章《苏格兰来的洋大夫》,讲述的是洋大夫科克伦给中国人治病的故事,也是协和医院的前世掌故。老六说这篇文章只是“人与疾病”系列的副产品,如果你读过“医学大神”系列,一定会很期待朱老师的新作。

    “科克伦当了十六年的医生,这十六年来他一直是在给中国人治病。”

    科龄是他的中文名字,很有唐韵。他的父亲老科克伦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特别希望他能进神学院,做个传教士。但科克伦不喜欢布道,最终成为一名医疗传教士,也就是通过给人治病来进行感化传教。

    1897年,他和刚结婚的妻子来到中国,在朝阳开始了他的乡村行医生活,在这里他治疗了无数的病人,但他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有限,面对当时中国的医疗卫生环境,很多时候都无能为力。于是,他在心里种下了一个办医学院的愿望。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欧洲列强表现出想要瓜分中国的野心,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竖起来“扶清灭洋”的旗帜,为了安全起见,科龄和妻子、三个孩子回到了英国。

    不过命运总是无常的,义和团运动过去之后,清廷对洋人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1901年,科龄再次被教会派到北京重建京施医院,他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清廷的认可,联合其他在北京的基督教会创立了“协和医学堂”,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来,协和医学堂被洛克菲勒基金会收购,改名为“协和医学院”。在后来的一百多年里,协和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医生,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科龄当初在教会申请职位时,那一句“请把我送去最需要帮助的地方”着实触动了我,但我没他那份勇气,还守着很多的自私过活。同时,科龄那份执着做事的精神也让人佩服,那个年代想做一件事多难呀,要什么没什么,但他就是给做成了,真牛!

    以前对旧社会的生活条件就停留在艰苦的印象中,到底有多苦无法想象,朱石生老师这篇文章也让我在思想上体验了一把旧中国的生活是有多可怕。再看看现在的生活环境,不由得为自己的祖国和奋斗的同胞感到骄傲。

    祝冬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读《苏格兰来的洋大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fw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