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双十一
谢天谢地,这个红红火火的双十一已经结束了。
从双十一前的一个月开始,我就觉得我的生活被打劫了。作为一个双十一的编外人员,我被迫融入这个购物狂潮之中。
从十月下旬开始,就不断有人微信我,希望我帮他点赞集能量。这个活动的战线非常长,且每天都要参加。我目前对这个活动所知的仅是可以换钱(不然大家不会这么热衷)。连续点赞几天后,我看见有人跟我分享链接,我就要崩溃了。
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我只能硬着头皮点点点。直到在朋友圈看见,
我内心疯狂嚎叫,我的朋友们都来看看啊,这是我的心声!
随后开始的各大平台抢券活动也成功占据了我的群聊。微信群里不断有人分享相关咨询,我的态度是:我虽然穷,但我更懒。
双十一的各种优惠活动,我已经完全看不懂了,我内心觉得即使我的高中数学老师来,也不一定能算出最优解。
本来我觉得只要我厚着脸皮不理会朋友分享给我的各种信息,我的生活就能成功的从双十一里逃脱。结果是我想太多。
临近双十一,各种广告纷至沓来。随意打开一个网页,就会弹出各种双十一广告,即使不打开网页,我看着电脑桌面发呆也会被右下角的小图标闪瞎了眼。
有时候工作忙到慌乱,电脑后台濒临死机,无意中错点到弹出来的广告,我就抓狂了。
最后一击是双十一前一天的短信轰炸,所有你买过东西的店铺商家在这一天,在双十一前的最后时机,抓紧一切机会刷存在感。也是在这一天,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这么被需要。
我不属于会攒东西的人(主要原因是穷),也不喜欢凑热闹,双十一和我的关系一直都不太大,近几年套路越来越多,我就更不愿意动脑子了。所以作为双十一编外人员,我感受最多的就是双十一对我的“暴政”。
但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啊,我们的生活杂糅在柴米油盐,日常小事中,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平凡,甚至乏善可陈,所以我们需要仪式感,我们需要一场狂欢,来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波澜。不用壮阔,只要能够作为一个符号,画进生活里就好。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双十一存在的意义就是使这一天的购物与其他日子的买买买不同。
我们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节日,或是为了纪念,或是表示重视,或者仅仅是为了多一个快乐的理由,这些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仪式感。
如果我们能允许情人节里情侣们放肆的秀恩爱,那我们就应该允许买家和卖家在双十一这一天里尽情刷存在。
更何况双十一购物节的存在也减轻了单身狗的压力,毕竟在现在这种把任何节日都当成情人节来过的时代里,简直是对单身狗的暴击。但现在,谁还能想得起来双十一是光棍节呢?
有人说仪式感让生活变得更浪漫,我无法说双十一购物让生活变得浪漫了,但大概是让生活变得更刺激了。给生活多投入一些不同,创造一些期待,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