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尘世,留一份宁静给自己
我喜欢独处这个词语,像是轻轻剥弄开了时光的青丝,从而遇见了花繁柳密的人生。遁远于人群,享受着这份安静中的闲适与丰盈。
独处,是一个人的夕暮昏晚,白玉烟青!
年轻时,总是“不合群”,以为“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为了合群而合群,马不停蹄地去赶赴一场又一场热闹与繁华。
随着年龄渐长,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与其花费时间与精力在酒桌上觥筹交错,去结交一些无关痛痒的“朋友”,在泡沫剧和八卦中虚度人生,还不如学会利用独处的时间,洗涤尘心,打磨自己。
不合群,让我静默成一片云海,像一张收了风帆的小船,静静搁浅在书香笔墨里。不合群,让我的目光放的更加长远,目标变得更加精锐细化,不合群,让我不断汲取向上生长的养分,贪婪且自足。不合群,让我变得更加的优秀,我很自豪的说,我不合群。我喜欢这个不合群却特立独行的自己。
余华说,“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候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丢了自己,走到途中发现只剩下了一具模糊的面目。周平在灵魂只能独行这本书里说,“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我从不惧怕孤独,习惯了一人吃饭,看书,观电影。那种孑然一身的感觉,就像是肩上的飒风,独立高贵,孤独且自由。惬意的孤独是幸福的。
提起独来独往,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合群。但是庄子曾经说“过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独来独往也好,合群也罢,都只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我们不必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有时候你会发现适当的不合群,反而是强者的一种行为习惯。观察你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越是弱小的人越喜欢和别人凑在一起,而那些有自己独立想法,自知清醒,珍惜时间的人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牛羊总是成群,猛兽总是独行,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相信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他走到哪里都能左右逢源,并且迅速能跟一群陌生人打成一片,阿谀奉承,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但是,时间久了刻意合群,只会让自己的身心疲惫,多数时候合群意味着个性的消磨,思考的迷失,思想浅薄和内在的无所适从。“一个人的合群程度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叔本华说。”
万般繁华,皆如浮光掠影。越来越喜欢回避人群,独处中修炼自我,完善自我的人格和内在。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看电影,谈恋爱上,不如通过独处来提升和充实自己,思考总结,归纳人生,享受它带给你的享受和人世甘美。有时候孑然一身也不失为一种美好。
独处是尘世间最好的修行。
美国哲学家梭罗曾经远离尘嚣,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两年时间梭罗自耕自食,自始至终,都独自一人。后来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儿,一定很孤独,很想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
梭罗回答,“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独处使我身心健康,与人为伴,即使是与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使人厌倦。”在独处的两年里,梭罗写出了传世名著《瓦尔登湖》,震撼了美国人的心灵。
能够与自己好好相处的人,必定是内心强大和丰盈的人。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林徽因也曾经说过,“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就看他能不能够与自己相处。
陈道明是一个特别喜欢独处的人,一个人呆在家里时,他喜欢弹钢琴,用毛笔抄《道德经》之类的古籍,挥笔泼墨画山水,或坐在雕花的中式座椅上读书,写杂文。冯小刚笑话他一个人宅在家里,远不如一场饭局有用。陈道明淡然一笑:“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声?不汲汲于名利,静下心来做一些无用却静谧美好的事,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热闹的地方有太多的人世枯萎。毕淑敏敏说,“心灯在寂静时发亮,在热闹中熄灭。”那些真正心静,崇尚简单生活的人,极少抛头露面,换来的是对人生、对生活的宽容、不苛求和心灵的清净;他们像秋叶之静美,淡淡地来,淡淡地去,给人以恬淡静谧的感觉。
在独处中,没有驳杂的人世,没有纠葛纷繁,没有是非杂念,尘埃感受,像一片绿叶,轻盈可感,像一叶扁舟,从流飘荡。
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强烈的孤独感。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谙孤独也许正意味着内在的贫乏。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我想,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时才能抵达。”独处,亦清欢。
幽居独处的时光,是帮助自己梳理内在矛盾,从而进入到一种自然圆顺的状态,用梨花瓷盏浅斟一杯淡茶,生命的趣味也在低吟浅唱间尽显无余。在独处中,人是无拘无束的,除了能够温柔的体察自身之外,亦伴随着一份宁静的感动。
在萧然闲适中,让自己回归到一种舒缓从容的状态。恰到好处的优雅总有一份可贵的知性相随,每一个举止都那样的,雍容不迫,神采奕奕。好似漫步于月下的一道清静自若的影,又似那月夜中那静静的白莲,好似从未有过什么忧虑,从未流俗,随遇而安。
独处中可以平复内心的不快,少了世俗世界里的禁忌与教化。在每一个夕阳无限好的十分,一边继续着对人生的思索,一边下手中的半碗淡茶。
生命的充盈,除了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心灵的自由忙碌之余,不妨为生命留下一些空隙,闲暇之时,赏一树花开,欣赏一片云影,随之而来的心境也是澄莹若水,一片明丽。纵然尘世喧嚣,心中依旧如低吟的泉水,清宁幽静。就像早春二月枝头的豆蔻花,娉婷袅娜。
南宋僧人曾做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任何人,行走于世的时间长了,他的身心难免会沾染上尘世中的尘埃,如果不能够停下来好好清除心灵上的杂草,那么,我们的心很容易堆满灰尘。我们身边有很多活的透透的人,他们的共同特质在于,无论外界多么嘈杂,他们总会在自己的心底留一片净土,宠若不惊,淡定自若,活得简单而有韵味。
《孤独的150个信念》这本书里写到“想要享受与他人的交往,就不要忽视独处的时间。只有拥有独处的时间,才能与人更融洽地交流。想要坦诚地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就请偶尔静下心来,享受独处,让自己回到最本真的模样。”
林语堂说:“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品一盏茶的闲情雅致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的冲击下被淹的花容失色。人本性中的单纯、朴实早已被虚假的面具所掩盖。也许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真的走得太快,所以应该停下脚步,等一等被我们丢远的灵魂,从工作、家庭的忙碌里走出来,从让人全神贯注的紧张中放松下来。
你应该以一种优雅无畏的姿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看见你,目睹你的内心和美丽。你就是你,清白,柔软。不用依靠他者,身上没有受到任何人的思想与习气的浸染。你独一无二,从未背离过自己的想法准则和审美品味。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高贵的人。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像花朵剥离枝叶从中喷薄而出,让自己从害怕被世间抛弃和遗忘的不安之中剥离,人生街市里络绎不绝的,忙乱不堪的,都是欲望之网的猎物。而且,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