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分享几个很奇妙的读书瞬间吧。
2014年冬天,我站在图书馆看小说卷书架旁,五颜六色,只有《请给我一根烟》是黑色,夹在其中非常扎眼。于是我把它抽了出来。
我花了两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它描写了“男妓”群体,以及其周遭的公务员,鸡,民警,卖羊腰子的摊位等,和我的生活毫无关联,可在那两天的时间里,我竟以为它是在说我自己的故事,好像我也曾入狱,也曾和孤独的中年女人同床,忍受她们的愤怒和悲伤,也曾追寻一个黑衣女孩的背影,在她的遗容出现在我的眼前时,爱情才发生在我的心上…
我们知道,带入感大多数时候还是隔了一层,你需要闭上眼睛,回味情节,才能将自己放入其中。可我在那时候,随着文字流淌,倏忽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比奇异的亲切。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把它推荐给我很多好朋友,让让看完后,说:“挺大白话的。”我有点失望,我看到的它是华丽艳怖的,极尽修饰,每一个句式都直指内心啊…
于是2015年春天,我又把它读了一遍。
泯然众小说……
后来我告诉我的朋友们,别看了,不过如此。
但那本书在那两天时光中发出的刺眼光芒我至今难忘。
它带给我的丰富的经历感,也并未暗淡。
2016年春天,我下载了《长恨歌》,在阅读前期,最大的触动仅仅是,女人应该像王琦瑶一样,爱穿衣,爱打扮,活在一针一线里,眼角眉梢都是聪慧地经营,很懂一些人世道理,并且能满足于自己的小聪明,不希求大的智慧。
奇妙的是,故事尾声时,前期的一切铺垫依次浮出,然后面目全非,就好像一个孩子垒很久的积木,只是为了听它倒塌时那一声轰响。
黎明,19楼窗前,那一刻我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很强烈的悲剧感,像浪潮,从心脏直抵双眼。
有很多悲哀,悲惨的故事,但悲剧感,真的不多得。它让人觉得“怎么能是这样?”又让人明白“不然还能怎样。”…
最后王琦瑶没有爱情,没有女儿,没有那一件针针线线都尽心尽力的粉红色旗袍。
…
我兢兢业业跋涉这么远的路途难道仅仅是为了回望时感到漫长?
细心搭建的城堡,被亲手摧毁,这或许是我悲剧感的由来吧。
王小波有一篇文章叫《似水流年》,它中间有一些描写深深打动过我,以至于直到现在我还能大段背诵。文字有无数种排列组合的方式,故事有千万张面目,情感有各式各样的宣泄和表达,当它们达成统一,就一定会产生共鸣。不是和我们人生经验的共鸣,而是它本身引领着你,自然而然地,和心中任何一种旋律,完成交响。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是一本畅销书,我当时买得盗版,七块钱。怀着只是鸡汤的心态,我很不认真地开始了阅读。
你们体会过那种抱着一本书哭得“声嘶力竭”的感觉吗,故事结束了,触动也结束了,可眼泪没个完。我不知道我想到了什么,是不是被勾起了一些遗憾,我不知道我是否太矫情了,太故作自己能感同身受,我只知道它在那个漫长的冬天,陪着我完成了太多微小感受的挖掘,重塑。
如果眼泪也能煮酒,那我敬你。
后来我把它买给妖精,小柴,都是正版,我希望它能像曾经善待我一样,善待他们。
……
读书是很奇妙的事情,它在某一瞬间所唤起的,绝不仅仅是几滴眼泪,几句文字那么简单。
借用一句歌词收尾:
“
多谢你如此耀眼,
做我平淡岁月里星辰。
但愿这漫长渺小人生,
不负你每个光辉时分。
”
我为自己的粗浅无知感到抱歉。但更想感恩,一直以来都有星辰闪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