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要不要多生个孩子,先灵魂拷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提出生二胎甚至三胎前必须考虑清楚的三个问题。今天,我也提出三个问题,来考察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你愿意回答一下吗?
请先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你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或人际关系而苦恼的时候会不会和你谈心?作为父母,你看到孩子烦闷时能否体贴地对待孩子、耐心陪伴孩子?
2、孩子因取得小小成就或者因结交新朋友而向你述说时你能否放下手中事,投入地分享他的快乐,高兴地表达庆祝和祝福?
3、平时你能否身体力行、做好榜样信任孩子也让孩子信任你?
通过回答以上3个问题,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我是真的爱孩子吗?我是真的对孩子好吗?我是在身体力行帮助孩子自主长大、走向独立吗?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反应了你目前的亲子关系质量,反应了你目前是不是孩子的“社会性支持”,影响到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和走向社会的抗压力。
如果你的回答皆为“是”,那么你已经成为孩子的“社会性支持”,成为孩子内心强大的支撑,是孩子成长的正向力量来源,在助推孩子顺利成长。如果回答中有“否”,那么说明你们目前亲子关系一般,你还需要努力,全面提升亲子关系。
那么,如何提升亲子关系质量,成为孩子的“社会性支持”呢?我给大家介绍三种关键时刻的三个关键练习,简单有效地帮助你全面提升亲子关系。
01 体贴的关怀
第一个关键练习是“体贴的关怀”,用在孩子情绪低落、需要父母的帮助的时候。当孩子在学校生活或与朋友交往中受挫而烦恼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够适时地给予体贴的关怀,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便会产生。
体贴的关怀首先要做的是“留心”,留意孩子的痛苦、困难、不安和烦恼。这需要父母留心观察孩子的表情,及时询问“怎么了?”。如果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就无法开始这项练习。
其次是“共鸣”,这一步需要父母感受孩子的心理痛苦和情感动摇,从而表达相同的情感反应。这种共鸣,也可以说是共情,是与孩子处于同一视角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坐在能够与孩子对视的高度,一边做着与孩子手牵手、抚摸背部等传达关怀的无条件的接触,一边体会孩子有什么样的感受,是很重要的。
再次是“帮助”,真正帮助孩子缓解、解决心理及感情上的伤痛。这时候可以和孩子平心静气地一起深入探讨,看一看可以做点什么来帮助解决问题,鼓励并陪伴孩子去做。父母给予的体贴和关怀,可以成为孩子内心的支撑,让孩子安心。
这个练习中注意,去帮助身处困扰中的孩子时,陪伴是不可或缺的。人们在寻求帮助的时候,成为自己内心支撑的对象就在自己身边的事实便能起到抚慰心灵的作用。
02 积极主动地回应
积极主动地回应,用在孩子要分享快乐心情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决定一段关系好坏的,是当听到对方的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时你如何反应。
举一个例子,当你在家里回复工作邮件时,孩子拿着在学校做好的手工作品进来了,对你说:“爸爸/妈妈,这是我在学校做的,你看看。”你会怎么回应呢?你的回应可能是下列回应方式中的哪一种?
第一种回应:暂时停下敲击键盘的手,将身体转向孩子,认真地看他的作品,大声夸赞作品中值得夸赞的地方,夸赞孩子做得好,祝贺他优异的表现和才能。
第二种回应:嘴里回应“哦,不错。”却始终没有放下工作,不时一边瞥一眼电脑屏幕,一边心不在焉地应付孩子。
第三种回应:看一眼作品,立马指出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第四种回应:看也不看,训斥孩子“没看见我在忙工作吗?”挥手让孩子离开。
心理学家们研究回应好事的四种方式,并将以上四种回应方式分别命名为:积极主动式回应、积极被动式回应、消极主动式回应、消极被动式回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回应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不同的。积极主动式回应可以拉近人际关系,而其他三种回应方式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请换位思考共情一下,得到积极主动回应的孩子与得到其他三种回应方式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得到积极主动回应的孩子,是不是因为被看到、被肯定而更加欢心雀跃,好心情延长,自信心因而增强,并感恩父母的肯定与赞扬,因而更愿意与父母亲近分享?而其他回应方式下的孩子,满心期待能够分享自己快乐的心情却没有得到满足,甚至被粗暴推开,是不是喜悦心情瞬间消失,转而失望、落寞甚至愤怒、绝望?是不是会觉得自己不被父母尊重、没有价值,从而失去了自信与活力,甚至从此关闭了心门?
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喜讯的反应如何,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如何,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自我价值。因此在与孩子的交往中,父母要尽量主动使用“积极主动式回应”,这可是“四两拨千斤”赢得高质量亲子关系的绝佳技巧与机会。
03 信任
构建高质量亲子关系的第3个关键词是“信任”,也就是说要创造一种有信任感的关系。这是平时父母需做的基本功。
这个基本功分两个部分完成,首先是让孩子信任你,其次是你要信任孩子并让孩子感觉到你的信任。
要让孩子信任你,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很重要。首先,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做到,不要食言;其次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教育孩子的行为规则与道德规范,自己首先要做到。
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为哄孩子高兴,会许诺孩子一些事情,之后又轻易忘记,或者故意逃避。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多次反复则会损害亲子之间的信任,所以有必要多加注意。
比如爸爸曾经兴致勃勃地宣布,等暑假时要带一家人去夏威夷度假,然而之后却说“对不起,有工作要做,去不成了。”这就辜负了孩子的信任。突然要出差而不能参加对孩子而言重要的体育比赛这种情况,对父母而言是合情合理的,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是非常令人失望的。
还有些父母因为孩子总撒谎而烦恼不已,然而孩子撒谎现象的背后,也许是父母对孩子(或者夫妻之间)的不诚实,这对孩子造成了消极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像银行账户的余额一样会不停增减。能遵守和他人的约定,举止诚实,信任账户里的余额就会增加;行为粗鲁无礼或者表现不诚实,信任账户里的余额就会减少。
同时信任是双向的。我们期待获得孩子信任,必须首先信任孩子。因此,如果希望孩子信任自己,父母首先要通过语言和行动表明对孩子的信任。
在制定一些家庭规则的时候,正是表现对孩子信任的良机:
☆制定暑期学习计划的时候
☆按照孩子的意愿发展新兴趣和体育活动的时候
☆决定在家里什么时候以及怎样玩游戏的时候
☆决定门禁等规则的时候
☆约定零花钱使用范围的时候
制定这些规则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最后让孩子定夺。而且一旦决定好规则,便要信任孩子,全部交给他们去做。
作为家长,你可能会经常产生替孩子做决定的冲动。但父母如果全方位干涉孩子,只会体现对孩子的不信任。只有努力克制想要插手干涉的心情而实施“守望教育”,才能让信任账户里的余额增加。
遇到问题和挑战时,孩子如果感到了父母的信任,便可能意外地找到解决方案并扭转逆境。孩子会失败也是很正常的,这时父母如果不用“果然还是不行”来打击孩子,而是用“下次再努力”来鼓励孩子,便能播下亲子间信任的种子。当这种互动形成习惯,你们就能构建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了。
04 日常小练习:“三件好事”练习
再推荐一个日常可以每天进行的小练习:“三件好事”练习。这是积极心理学推荐的一个提升幸福感的小练习,也可以用来提升亲子关系。
你可以在孩子每天放学后、在晚饭餐桌上、在孩子洗澡的时候或者陪孩子入睡之前进行“三件好事”练习,当然,也可以在周末全家出行时进行这个练习。
“三件好事”练习的具体操作就是打听孩子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让孩子叙述三件好事及其发生的原因。
打听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是从孩子那里获知好消息的绝佳时机。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夸奖孩子,给孩子积极建设性反应的话,亲子关系会得到加深。孩子如果发现父母也关注自己的学校生活,心情会非常愉悦。他们会感到父母在关心自己,从而自尊心也会得到提升。
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听到孩子叙述好事的时候,说“太好了”,坚持每天做三次积极建设性反应,孩子幸福度会提高,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会降低。
让孩子每天将在学校的经历讲给父母听的习惯,是让孩子拥有幸福感,提升抗压力的绝好机会。
在进行这项练习时,父母要仔细倾听孩子的描述,结束之后告诉孩子:“那真是太棒了。”帮助孩子回味事情进展顺利的喜悦和骄傲等积极情感,等他们充分感受完毕之后,再询问“还有其他开心事吗?”。
父母要养成帮助孩子寻找开心事的习惯。通过在特定场合进行“三件好事”的练习,可以简单地将其习惯化。
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抗压力的基础,也是幸福的源泉。为了孩子在精神上更加坚强,度过幸福的人生,父母必须培养孩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就是亲子之间高质量的情感纽带。
所以,三种时刻三个练习,行动起来吧!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心树A”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