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借你家厨房做几顿饭吗?我们认识快十年了,这也不肯,你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小气了?”。电话里传来广志有些气急地声音。
显荣在电话的这一头都可以想象他双眼怒睁继而生闷气的表情。
“上次跟你说过了,我家的电饭锅坏了,一直在忙没怎么在家里做饭,就没有换新的。我有洁癖,也不喜欢别人动我的东西。”,显荣在电话里慢条斯理地解释,只是心里想的却不是这个原因。
1
十年前,显荣和广志都是在一个电子厂的仓库上班,两人同住一间8人宿舍。显荣不喜欢参与到工友们喝酒、打牌和吹牛的生活中去,反而喜欢一个人窝在角落里用手机看电影;只有自己的时候,还会安静地看书。
广志则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如果他再胖一些,妥妥的肥宅。
两人成为好朋友,是因为广志喜欢听显荣讲解电影隐藏的含义,觉得大开眼界;显荣则很高兴有人愿意当他的听众,满足了一下他内心的虚荣心。
后来显荣实在是厌恶了工厂里一成不变的工作,在工厂第三年觉得升职无望之后裸辞了。之后的两年,显荣先后做过社区城管外派人员、配送中心主管助管、固定资产管理员,期间通过了自考本科、英语口语六级,终于入职某互联网大厂,做行政运营工作。
广志则依然待在工厂里做着仓管的工作,即使有机会做主管,他也放弃了,说是“无官一身轻”,想起跟那些人(生产线各工序的工友)打交道就觉得烦。
2
两个成为朋友第五年,也是显荣入职互联网大厂第一年。
虽然两人的工作时间不一样,显荣朝九晚六,双休;广志朝八晚八(加班两个小时),一个月轮休四天。但他们还是会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聚聚。
第一年,大家都会交流最近工作上的事,偶尔还会吐槽之前仓库里的工友。
第二年,显荣和广志各说各的,显荣对广志总说仓库里的事不感兴趣;广志对显荣说的互联网趣事很感兴趣,却插不上话。
第三年,显荣多次建议广志要么去读个本科、要么去学一门技能,争取升职或换个岗位,广志觉得没有必要,现在这样就很好。
第四年,显荣在业余时间写文章投稿,与广志见面的时间更少了,期间,他把户口迁到广州,准备咬牙供房。广志已经是仓库里的老人,休息时间除了看看小说,刷刷女团,什么也不想干,也不想出去,只是养了两只小猫。
第五年,显荣成为某百万公众号的签约作者,工资加业余收入足以让他无压力地供房。广志则搬出了工厂宿舍,租了个大单间,工作之余整日与猫为伴。
上周,在得知长住黑龙江的母亲要过来广州看看自己,顺便玩几天时,广志看着自己狭窄凌乱、猫毛满地的房间,立即就想到了显荣。
3
“我们还是朋友吗?”,看到广志发来的信息,显荣愣了一下,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但还是第一时间回复了。
“当然是。”
“我妈要过来玩几天,我不想让她看到现在这样子的我。”
“你有没有跟她说过你搬出来了?”
“有说过租的是单间。”
“我知道一间带厨房的酒店,一晚上差不多五百,现在是淡季,我又是它的会员,打完折估计三百出头。”
广志的回复明显顿了一下,显荣连忙又发了一条信息过去。
“我跟那酒店的经理熟,看看还有没有优惠。我打个电话。”
“好。”这次广志回复地很快。
显荣盯着手机,却没有打电话给那个经理,而是找出茶叶开始泡茶。
十分钟后,显荣给广志发了一条信息。
“我跟那个经理谈妥了,一晚两百一,但是只能用我的名义入住。阿姨哪天过来?我先订房。”
“说是下周五飞过来。”
“那到时一起去机场接她。”
“好,谢谢。”
4
广志的母亲在广州住了五天。
刚来的前两天周末,显荣做了两天导游,和广志陪着她白天爬完白云山再逛上下九、北京路;晚上夜游珠江后登广州塔再吃夜宵。
后来的三天,广志请假陪她住酒店,他打地铺。广志母亲给他做地道的东北菜,烟火气把路过的酒店管理人员和周边的房客吸引过来,时不时有人前来打探做得什么菜。据广志说那是他父亲去世以来他母亲笑得最多的几天。
广志母亲回去后,约了显荣吃饭。
“我想学点东西,有没有什么建议?”,饭吃到一半,广志终于说起正题。
“你三十多了,要不要试一试物业管理?现在不用考试了。你先买几本书看看,我认识一个地产老总,看看能不能进他公司。”
“好,要不要先辞职?”
“先等我消息吧。”
(本文于2019年12月23日首发今日头条)
文章作者简介:如是我行,85后职场人。人生在世,想要见见天地、见见众生、见见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