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彭见明《那山那人那狗》
父子情向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之一,两代人之间由于时代、生活方式的不同,自然不可避免的发生彼此存在隔阂的情况。此文也是这样,但是在作者的笔下,这种隔阂不是尖锐的,是暗礁中的不平,隐约而现,且消融也是不留痕迹的发生着,表现了朴实的感情最自然的变化,如同一曲悠扬的民间小调。
故事的开始从父亲教儿子送信开始,两人和狗一起走邮路。一路上,发生了一些“小冲突”,展现了父子间的隔阂。第一处是入山的时候,儿子新奇地看着山里的一切,眼睛到处乱转。而父亲想的是要留心脚下,怕失脚,但又没说出来。第二处在路速,儿子嫌狗走得慢,父亲教他路要均匀走。第三处是解释父子关系比较淡漠的原因,父亲常年在外,连儿子出生的时候都未能赶回来,长此以往,父子关系自然存在问题。这是作者给他们设下的结,也是给文章留下的因。
随着故事的展开,这个结在一点点地松动。父亲一路上教给儿子的东西,儿子并无太过明显的表现,但是内心已经在逐渐地接受。随后迎来两个小高潮,即将到村庄的时候,父亲嘱咐儿子的话表现了他对这个村庄的了解,两人进村,受到群众的热情欢迎,儿子在这之中开始明白父亲如此热爱这份工作的原因,结已经开始松动了。遇见红花衣服的女子,是另外一个隐藏的线索。父亲从这个年轻女子的身上,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假若儿子和这个女子在一起的话,那么儿子就将会是父亲命运的重新演绎,到那时,儿子将会同父亲一样会面临相同的抉择,可能儿子想到了这一层,又或许没有,但是不管怎么样,儿子同父亲之间的理解是在加深的。两人间的结彻底解开在儿子背父亲过河那里,儿子开始理解了父亲的责任和自己的重担。
两个人的地位完全的变化了。父亲在一开始是一个经验丰富、稳重的长者,但是在后面,父亲和儿子的地位在渐渐地转变,儿子从邮信开始对大山的好奇,中途的莽撞,到最后对父亲的体贴和嘱咐,表现了儿子的一种成长,是一种活力的表达,年轻的小树在茁壮地成长,而老树却在衰老下去,文中多次描写了父亲的年老体弱,如半“霉”的头发,红肿的双腿,双腿不再适应赶路的速度,风干的桔皮样的脸庞……表现了两代人在生理上和时间上的区别,但是这种区别不是把两代人隔开的,反而是一种延续。
这种延续体现在多方面。首先,是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当了邮信员,走父亲走过的路,体验了父亲的一些经历。而且途中遇到的那个姑娘,也隐隐暗示着儿子婚姻会和父亲有着类似性。然后,是儿子亲情行为的继承,在儿子年幼的时候,父亲也曾背过儿子,但是对他而言,那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了。父亲在儿子面前,表达爱的方式如此笨拙,但是他只能以他最大的努力去表达这份爱,虽然父子间曾一度隔阂难解,但是儿子背父亲过河这一举动,已经让两人不存在心的距离了。儿子背着父亲,感受着一份安全,父亲靠着儿子,感受着一份安心。两个人都从彼此身上找到了属于自我身份的感受。最后,是儿子对父亲生命的继承,从传统文化上而言,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历来重视血脉的传承,并将此视之为自己生命的延续。父亲是老了,但是还有儿子,他是年轻的,正如朝阳那般耀眼明亮,父亲从儿子身上找到了安慰,儿子很像他,工作时候的模样语气、利索干净的手势、有条有理的工作,都象他。
全文将这种真挚温馨的情感放在了淳朴的山野之中,随着父子的踪迹来推动两人间那种默然无言的情感,像一条小溪静静流淌过山谷,但是你不能说它是不美的,反而它是至美,大道至简的美。它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太过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没有精致苦心的安排,它留给人的只是最原始的纯粹。和沈从文的《边城》一般,所追求的只有简单的却也不容易的人性美。山、屋宇、河、田野,点缀成一幅画,勾勒出了自然的风情,干净而又吸引人。儿子接过父亲的邮包,这个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邮包,见证了父亲老去的邮包,现在交到了他的手里。父亲带着儿子熟悉邮路,还有那条也已经老了的大黄狗。大黄狗是另外一个“儿子”的化身,它陪伴父亲多年,理解他,爱他。父亲早把大黄狗当做了儿子,但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却与他疏离,这是作为父亲痛心的地方。大黄狗对儿子一开始的恶意逐渐消失,因为它在路途中也被父子俩那种悄然流转的温情所打动,最后它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人,随着儿子奔向未来的远方。狗在这一刻又成了“父亲”,因为狗是父亲希望儿子前方一路平安的祝福,虽无言,但是这份情意已经送到了。
那山,是自然的真,没有现代文明的污染,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那里生长的人是如此的可爱与善良,更增添了这片土地的魅力。那人,是情感的真,父子情不过是最传统而平凡的感情,但是它不像母爱那般直露,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味道,让人如品红茶,虽味道淡淡,但气息醉人。那狗,是处于两者之间的媒介,随故事的发展,它的“身份”也在转变。它的感情表达是直接的,和父子间的那种含蓄感情表达完全不同,因而它成为了他们感情的寄托物。
两代人,在一步步走向彼此,在一切尽在不言中,理解了对方,同那绵延的山路般不断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