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私塾陆续推荐了几本经济学解读课程,我发现这些所有的解读课程中存在一个共同点,这几本书都推崇市场的作用,着重强调看不见的手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文中叙述来看,当出现调控之时,一般都无法达到调控者原本的目标,比如说最低工资制、房租管制、贸易保护等等。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土地、人口、资本等)在社会经济中的调配,通过市场调配发挥出资源的最大效益,价格起着传导作用,价格高低告诉了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哪里才是利润最高的地方,应该把资源投入到哪里,直到竞争者众多,利润下降到一般利润水平,回复平衡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大部分调控都失效的原因,不管是取消货币或者是制定价格上下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成本会通过其他方式附加上去,比如身份、暴力、抽签、灰色交易等等,而历史也已经证明了价格才是成本最低的传导方式,任何扭曲价格的行为都会给交易增加成本。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宏观调控这么受欢迎?为什么不能发挥市场的作用,上了调控的瘾?解读中给出了几种解释,比如说选票的压力,面对困境时人们偏向于有所作为而不是痴痴等待,为了选民的选票,统治者也会尝试着做点什么,虽然结果可能是开倒车。
经济学不是一门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学科,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数人的生产、消费、投资中自然形成的,每一个参与者也不仅仅是从中获得利润,更有无数复杂的爱恨情仇,如果人们都是追求利润的理性人,或许传奇、创新就不会存在了。原因非常明显,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先天条件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比较优势,如果都是理性人的话,为了征求最大利润,只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就好了,回看历史会非常清晰的发现这一脉络。
当大清朝还自诩天朝上国的时候,西方通过工业革命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其中的代表英国生产了大量的优质棉布,这比清政府治下民众生产的土布质量好,产量大,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两个国家应该怎么配合呢?
清国有土地、人口、市场,英国有资本、技术、产品,英国应该带着资本进入到劳动力便宜、土地租金便宜的清国,清国提供劳动力提供市场,购买英国人的产品,当清国不同意进行贸易的时候,英国人通过船坚炮利强行打开清国市场,后果是什么呢?质量好、产量大的英国布冲击了清国的土布市场,无数通过生产土布的小民纷纷破产,购买力丧失,如果按照剧本写下去,自然清国人永远无法翻身,只能继续提供土地、劳动力,任凭英国洋布充斥着本国市场,辛苦的积累自己的资本、技术,一年劳动换你百米洋布。凭什么我这么辛苦只能获得这么一点东西呢?不是说好了自由贸易让我们活得更好么?
市场无法阻止贪婪的心,取得优势的一方并不愿丧失这种优势,相反还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关税、金融监管等组织劣势一方的发展,如果劣势一方一直无法改变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直接翻桌子,老子不干了,直接通过暴力劫掠,抢夺生产成果。另一种是无法积累市场萎缩,优势一方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多,但是无人购买,最后大家一起完蛋,牛奶宁可倒掉,也不能给穷人喝,就是这种情形的直接体现。
落后一方还有么有机会翻身呢?答案其实是有的,那就是想尽办法进入到优势一方内,拼命生孩子,直接蚕食你的生产成果。优势一方经济发展以后内部必然会出现叛徒,会给劣势一方一个蚕食自己的机会,如果他们不愿意,那就死给他们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