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听电台节目的时候,听到这么一个新闻:
12月22日深夜,京沪高速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货车司机被困驾驶室内,而途经的一名24岁热心男子试图实施救援,不料,他被后方驶来的另外一辆货车撞击后身亡,而肇事司机竟然是醉酒驾驶!
这名24岁男子的事情不免让人痛心和唏嘘。在高速上若发生事故或汽车抛锚,我们第一时间要想到首先还是自身的安危与安全,务必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下车。
据了解,这名24岁的男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平时也非常乐于助人。但是这种“善良”值得肯定吗?
在我们的道德观里,“善良”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品德,值得赞扬歌颂。但是有些时候你的“善良”却会给对方造成困扰,甚至是“害人害己”。
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做一个“善良”的人呢?
第一,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善良”?
善恶的问题看上去是一个道德问题,其实是一个认知问题,它的关键在于,你是对局部的认知还是对整体的认知。 基于局部的“管窥认知”就可能导致恶,真正的善是基于对整体的认知的。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对整体认知不清晰,你的“善良”就会导致恶,就像上面那个24岁男子自食其“恶”。
第二,你的“善良”是为了“利己”还是“利他”?
“利他主意”在逻辑上的两个困难: 第一个困难:“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行为不可持续,因为它本身不是闭环,而不可持续的东西即使提倡也不管用。 第二个困难: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相反的一种“利他主义”:利我,舍是为了得。这是一种表面上的利他主义,本质上的利己主义。
第三,“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这句话的本质不是在强化善良,而是在强调:聪明常常会陷入到管窥视野当中,我们要学会节制自己的聪明能够把握和掌控的那个局部性,与此同时,要把这种所谓的确定性放置在不确定性的整体视野当中。
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善良的人,本质是让自己的认知更优化,而这个优化是时刻警惕自己不要陷入到管窥状态。
面对一个事件/事态/现象的时候,我们要调控我们认知的焦距,这样你看到的就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而是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白黑相互交替转换的真实的世界,就像我们在太极图里看到的样子。
第四,我的“善良”总是得不到回应,我不愿再做一个“善良”的人了。
小丽是一个善良的人,见不得别人伤心难过,总是非常积极帮助别人,但是当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没人帮她,她觉得很受伤,觉得做这些事都是不对等,不划算的。
(“不划算”是付出和得到之间的不对称。你之所以觉得不划算,不是你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而是你看到了更高更大的回报。这三个字本身就自带了“管窥”的色彩:你是从你个人的、单次行为的角度来考虑投入和回报,而不是从整体的、行为的可持续性角度去考虑。)
所以,她决定不要再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样她就不会受到伤害,不会损失什么了。
但是“不为”真的是将伤害降到最低吗?要知道凡事都是对立的。
你因为付出,获得了好人缘,心理上的满足感;
你为了不受伤,不再付出,不再表现你的“善良”,表面上不再失去什么,但是可能你失去了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甚至是遇见“贵人”的机会。当然,这些都是未知数。
综上所述,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有整体认知能力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黄执中曾说过,越善良越需要聪明,越聪明越有能力善良。
好人,绝不能只有善良。
真正的好人,应该是一个有界限、有尊严、有还击能力的人。
真正的好人,应该是一个能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朋友的强者。
好人,应该是善良的聪明人。
如果我们不想把世界让给讨厌的人,我们就要打败讨厌的人。
如果我们内心善良,我们就更有责任强大,更有责任去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