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一生满是悲壮和凄凉的,他以外交能手自负,却无法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遭遇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他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说他是“再造玄黄之人”;他被西方誉为“东方伸斯麦”,与德国的俾斯麦,美国的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三伟人。
他曾以仅仅9000名刚刚招募的淮军,便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天才忠王李秀成率领的10万大军。因此,他成了上海富商和上海租界英美法等国眼中的救世主。他是洋务运动灵魂人物,有的洋人不知道有皇帝而知道有他。
1883年美国总统格兰特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谈及自己在国外所遇到的四个最了不起的人分别是:法国首相甘贝特、德国首相俾斯麦、英国首相格兰斯顿和中国的李鸿章。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人物里面办实事最多的人。他认识到西洋文化的先进性,那时清王朝和列强特别是日本的关系已经紧张,各国对满清虎视眈眈,他曾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电力、电讯、邮政、金融、外贸、铁路、航运、冶金、造船、教育、翻译、出版、海军、兵器等多项事业的开山鼻祖。他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数不胜数。
他也是个有高瞻远瞩的人,他是清廷第一个提出防日战略的人。他曾大声呐喊:奋起护我“蓝色疆土”,大中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洋,都不容外敌觊觎。他曾系统提出防范日本及其他西方列强。
李鸿章若生于盛世,必流芳百世,可惜他生于乱世,虽也大有作为,但仍遗臭万年。用“生不逢时”四个字来形容李鸿章的一生再合适不过,李鸿章有大智慧,比起守旧派,他能清醒地看到中外形式,尽管作为满清重臣,他无法跳出自身的局限,但他依然在保皇的前提下,大力改革。
李鸿章一生中最令人诟病的便是他签订的《马关条约》,曾经清大臣第一人的李中堂从此成了涣散中华民族精神的卖国贼、苟且偷生的小人。
其实说是他签订的,实在是冤枉他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是慈禧太后叫他去签的,换句话来说,是慈禧太后要签订《马关条约》,李鸿章只是替慈禧太后背了黑锅。这并不是李鸿章个人的过失,而是整个大清朝已走向没落。慈禧太后大权独揽,她说要签,谁都为之奈何。那时候就是孙中山去了,也得签。
李鸿章铮铮铁骨,满腔爱国情怀,大力改革后仍要接受丧权辱国的局面,那种心情,当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日本人只给他说三个字的权力,签,不签。李鸿章知道自己的任务,但他依然咬牙说不签,日本人大怒,拿枪用枪托打在李鸿章的头上,李鸿章的脑袋登时冒出血,他面无惧色,仍然说不签。
对不怕死的人谁最没辙的,日本人面对这样视死如归的人,敬佩之余也十分无奈,不能让李鸿章妥协,只能向慈禧太后施压,慈禧太后闻言,连忙给李鸿章传话:这约得签,不管日本人说什么,能换和平就好。
李鸿章说到底是满清重臣,他无力摆脱这沉重包袱,他妥协了,不因日本人的恐吓,不因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因中国内部的压力。签约是肯定的,但在具体条款,他还在坚持。慈禧派李鸿章去是对的。为了国家他可以强硬到不怕死,也可以“软弱”到放下他高贵的重臣架子。
为了争得条款的些小让步,李鸿章堪称付出了最大努力,但作为战败国使臣,毕竟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陆奥宗光回忆:“起初就偿金二亿两,他要求减少五千万两,视不能达此目的,他则乞减少二千万两,最后他竟对伊藤全权哀求以此些少减额为其归途之饯别。此等举动以李之地位而言实有失其体面。”
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马关条约》是李鸿章最为代表签订的,但最终决定权在慈禧太后,李鸿章一辈子谨小慎微,签订《马关条约》的所有历程,他都如数上报慈禧,换而言之,慈禧对中日谈判的全过程和最后结果都了如指掌,李鸿章在日本硬撑,慈禧却在筹备寿宴,她不想打仗,她告诉李鸿章,不管日本人说什么都答应。
世人对他的痛恨可以理解,但客观分析,真正卖国的是慈禧太后,李鸿章权力再大,也只是慈禧太后手里的棋子,慈禧太后的决定他无力改变,慈禧太后才是议和卖国的总后台,而李鸿章只是替她背负了千古骂名。
李鸿章视《马关条约》为终生耻辱,发誓从此不再踏入日本半步。他73岁访美回国时,所乘坐的“华盛顿”号巨轮途经日本横滨。需要换船返程,因有“马关议约之恨,誓终身不履日地”誓言在先,他拒不登岸。随从无奈,只得搭起了一块跳板,他不顾掉到海里的危险,费力登上返程的轮船。
李鸿章一生有勇有谋,敢作敢当,是晚清的顶梁柱,只可惜帝国黄昏,孤臣一哭,大树飘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当时的清朝积重难返,李鸿章扛起晚清半边天,每次承担的都是帝国最不堪之事,难怪梁启超后来说:“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
1901年11月7日,就在他逝世前的一个小时,俄公使还在他的病床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
他留下了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11月8日出版的英国《泰晤士报》,用了足足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李鸿章的生平。美国驻华使馆降半旗表示致哀。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听闻此消息均“哭失声”,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北京建祠。清代汉人官员北京建祠者,仅李鸿章一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