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大姐,敲敲门会少200块钱吗?
逢年过节无论男女最常做的事就是逛商场、逛超市,买买买。半天、大半天时间泡在超市、商场里那是不可避免的事。呆得久了,就有大概率遇到突发的内急需要上厕所。无论是超市还是商场,卫生间总会有那么几个门的门插是坏的,没办法插门,无论怎么想办法都会敞着一道“互通里外”的缝,让人很是尴尬,并且提心吊胆。
但这世上的事永远都是“怕啥来啥”,并且“没有最尴尬,只有更尴尬”。比如,无法关门已经让你很尴尬了,而比无法关门更尴尬的是当你集中注意力和气力认真解决人生中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时,突然有人从外一把拉开门,让你“兀”地现身于众目睽睽之下,并堂而皇之地对你施以注目礼,惊出你一身冷汗,吓得你失声尖叫,并佐以尴尬扭曲之面孔。 然后人家若无其事地关上门,对你说一声“不好意思”,让你连骂一声的合理合法性都丢了。
我去,不好意思?!大姐,我咋觉得你特别好意思呢?!大姐,我就想问问,不确定里面有没有人的时候,不会敲门吗?敲敲门会丢200块钱吗?
我特别搞不明白一些事,明明有些人是那个伤害到了别人、或者是让别人无比尴尬的人,却常常摆出一副无辜脸“哎呀,我不知道”,“我不是故意的”,好像整件事里ta才是受害者,仿佛这句话说出口后就是天大的错也应该被原谅,否则就是那个无辜的受害者斤斤计较、不讲道理。受害者不原谅,那个伤人者反倒理直气壮地生出了天大的怨气:“我不知道嘛,你至于这样小气吗?”、“我又不是故意的,你怎么这么斤斤计较”!
对对对,你不知道你有理,你不是故意的你有理,我不原谅我没理。
这是什么逻辑?!
很多时候明明有更文明、更能避免彼此尴尬的方式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用?比如在公共场所上卫生间,不确定里面是否有人时,“敲门”不仅可以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避免双方尴尬,还显得特别有教养,可很多人就是喜欢“拉开门看看有没有人”。我觉得这些人缺少的不是“知道”而是“教养”。
不是把“你好、对不起、谢谢”挂在嘴边就叫“有教养”。“有教养”是在很多细节上尊重别人,注意避免自己的行为带给别人伤害或者尴尬。比如递给别人利器时钝头冲别人,尖头冲自己,以免误伤到对方;在公共场所推门走出去后回头看看,后面没再松手,免得回弹的门撞到后面的人;在商场、超市里行走,尽量绕开保洁员刚刚拖过还未干的地面;当面不揭人短,背后不说人坏话;不说、不做让人下不来台的话和事;当然,还有……比如在公共场所如厕前敲敲门……
所以大姐,为了你的教养,你敲敲门好吗?敲门损失的200块钱我补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