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六:成功总需要点“诚意”

《传习录》六:成功总需要点“诚意”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7-03 10:35 被阅读0次

    《传习录》六:成功总需要点“诚意”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 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总需要点“诚意”。

    徐爱师从王阳明,王阳明少年立志“学位圣贤”,向上受到宋儒“二程”、朱熹、陆九渊的启发与影响,在思想源头处直追孔子、孟子。朱熹强调“格物”以“至于善”,王阳明强调“心即理”,着意在“诚意”上下功夫。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徐爱才提出了自己的困顿——朱熹有理,老师王阳明也有理,老师讲的“至于善”功夫又与朱熹讲的“格物”相背,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中庸》将学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知安行者,第二类是学知利行者,第三类是困知勉行者。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在他看来,三类学者面对的无外乎生知安行事、学知利行事和困知勉行事。

    面对的事不同,应对和解决这些事的难易程度自然也是不同的,进一步讲,所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当然,王阳明对三类事的排序也同常人不同,他认为困知勉行事对常人来说相对容易一些,学知利行在其次,生知安行事最为困难。相对而言,生知安行事要用高纬度的心法去解决,高纬度的心法可以兼而解决低纬度的问题,低纬度的心法却无法解决高纬度的问题。也就是说,用“困知勉行”的心法,是无法解决“生知安行事”的。朱熹的“格物”之训旨在解决“物格知至”的问题,是“困知勉行事”的应对心法,是断然不能解决“生知安行事”的。

    对于学者面对的三类事,王阳明作了进一步的展开。尽心是完全的心、知性是本然的性、知天是天命的天,这些都是完整彻底的境界。孟子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因此,“尽心、知性、知天”属于生知安行事,无须任何矫揉造作,顺而安行就好。存心是尚未完全发挥的心,养性是尚有不够纯粹的性,事天是以“我”奉事天,“我”与天命之间尚有分别,这些都属于尚且对立的境界,《论语》讲“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存心、养性、事天”都属于学知利行事,能做到“弗畔”——恭敬奉承就好,但终归与天地自然并非一体。“夭寿不贰其心”是“我”自有一颗笃定的心在,与寿命的长短、境遇的好坏无关,这颗心是不会轻易动摇的。孟子讲“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之所以讲“修身以俟之”,实在是因为尚未见识到“天命”,只是努力不动摇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在那里等待时机,等待对“天命”的觉悟。“夭寿不贰,修身俟命”是初学立心的姿态,虽未见“天命”,却坚定等候,有一个困知勉行事的意蕴在。

    在王阳明看来,面对困知勉行事,有一份笃定心在,朱熹的“格物”之法不失是一种精进心法。若是面对生知安行事、学知利行事,仅靠“格物”,是无法应对的。当初,王阳明受朱熹“格物”之训影响,面对一株竹子,整整格了七天七夜,格到吐血,也没格出个所以然来。原因只有一个,王阳明是要明心见性“学为圣贤”的,对于一个把“学为圣贤”作为自己天命,甚至把“学为圣贤”当作天下人天命的人而言,用“格物”的心法,哪里能应对“生知安行事”“学知利行事”呢?

    学问不是讲话的文字游戏,而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思想与实践。因此,倘有人一定要走“格物”的路子,也要记得:身体的主宰就是本心,本心的生发就是意念,意念的本体就是认知,意念的所在无非事物。倘若一定要格物,格的也应该是意念所在的事物,在事亲事君上下些格物的功夫,在仁民爱物上下些格物的功夫,甚至在视听言动上下些格物的功夫,总好过去格那些心意难在的无关之物。

    《中庸》讲“不诚无物”,诚意的功夫所及才是朱熹讲的“格物”。

    成功总需要点“诚意”,光靠在心意难在的无关之物上下格物的功夫是不成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六:成功总需要点“诚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yq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