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中提到的家庭往往是家长比较缺乏爱的能力,如果家长一样子能变得很懂的爱,并且相当有毅力和情感管理能力,并能做到爱和自由,彻底放手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往往家长自己的爱的能力也需要在漫长的时间中才能有所提高,所以有时彻底放手对有些家长要说会走向失控状态,整个乱了,家长自己也无所适从,从而又回到老路。所以有时逐步放手也是一个稳妥的策略。
一、给家庭制定详细具体方案没有方案容易导致盲目。方案在事前应详细制定,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方案,并在过程中进行调整。
1、包括:我们要达到怎样的目标?需要分为几个步骤?可能遇到怎样的突发情况?我们们要怎样自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真正放手?
2、注意点:方案需照顾小孩、大人双方的感受。
3、制定放手区、引导区、底线区。
详细了解孩子,把孩子的特性、状态、能力分区。这里的分区只考虑孩子的目前的实际情况,主要是根据孩子的喜好,并不是家长逼迫下的表面行动。这里不做好坏评判,也不加入家长的期望。
舒适区:把孩子自身喜欢的东西、舒适的状态归为舒适区,,比如,对于某个孩子,爱看电视、爱玩电游、也比较爱运动,不想上学,不想写作业等
发展区:在家长老师帮助下,努力跳一跳能够到,情绪排斥不大。比如某个孩子,家长放下手机陪亲子阅读,他也能阅读。家长督促也能坐下写作业,老师不批评可以去上学等
恐慌区:最不爱干的,很有压力的事,让他产生恐慌的事,比如:有些抑郁的孩子去上学就是他的恐慌区。某个孩子对上补习班特别讨厌等。
----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家长对孩子的状态接受程度分三个区。这些列出的是放手后孩子可能出现的状态,并不完全是孩子目前的行为状态,因为现在的行为还被家长控制着,当然也包括孩子目前的状态。
容易接受区:觉得比较无所谓的地方。
努力接受区:虽然不认可,但家长努力一下可以接受的这些状态。比如孩子不整理房间,蓬头散发,作业了草,上课走神。
不可接受区:比如不写作业,不去上学、半夜打游戏。
----
最后根据孩子和父母双方的情况以及辅导员基于儿童教育科学的理念得出放手区、引导区和底线区
彻底放手区:就是完全放手,把权利交给孩子的区域,比如:洗澡洗不洗,头洗不洗等,零花钱怎么用等等,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到了比以前自由,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
引导区:就是需要引导孩子的事项。用方法引导孩子,然后逐步放手。
底线区:超过这条线的事情才管制,不要因为放手区和引导区的事过度纠结。
4、步骤:引导区,可以一项一项来或几项一起来,一项稳定下来,再来引导下一项,比如:开始孩子能坐下写作业,就0k,先不要对作业质量、速度等有太大的要求。
5、引导的方法:环境营造、分解任务,搭建脚手架、榜样、适当提醒、赞美和肯定、正向反馈、制造美好体验、真诚表达感受、合理表达期待、合理制定规则等二、父母自我成长1、父母加强自律,减少唠叨,调整心态。
正面心态,欣赏:用放大镜细致观察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积极回应孩子。做的不好的理解接受,做的好的就热情洋溢的肯定。
2、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急于求成,有长期战的心理准备。
3、父母情绪管理
长期情绪梳理,向内看,向外求要结合。
单次情绪控制,也就是说情绪上来时,有效应对的方法。
家长也可以向辅导员和群里聊聊当天被孩子憋的情形,有一个倾述的出口,被鼓励,这也有利于下次的情绪控制。
3、父母关注自己、关爱自己
家长可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多阅读,多察觉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满足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这样不会一味把自己的需要强加于孩子。父母快乐了,阳光也逐渐阳光。
三、修复亲子关系1、对亲子关系保持敏感并及时做出调整。与孩子相处进入不顺畅的状态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这往往是在提醒眼下的方法是无效的,或者有副作用,需要我们做出自我调整。
2、始终保持一颗理解孩子的心。
3、除了平时注意亲子关系,还需找出特定的轻松时刻经营亲子关系,这跟经营夫妻关系一样。比如旅游,孩子喜欢的亲子游戏、运动。明确要求特定时刻完全以轻松为主,放下一切攻利和改造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