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情绪
刘学州去了,或许,我们就是下一个受害者

刘学州去了,或许,我们就是下一个受害者

作者: 情绪匣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2-27 15:06 被阅读0次

刘学州去了,或许,我们就是下一个受害者。

 今天是2月24日,刘学州事件也已过去了一个月。

互联网的记忆有限,似乎一个月就可以将所有的悲痛消磨殆尽。

犹记得这个少年弥留之际依然说:

“我在努力找一些阳光的标签给自己贴上,但是却发现好像剩下的唯一的标签就是‘坚强’。”

少年带着阳光和希冀来到这个世界,却在恶的交缠下黯然离去,留给世界最后一丝倔强。

造成刘学州最终去世的原因有很多,匣子今天却想聊聊那最平庸、最简单、最易让人忽视却又最恶毒、最残忍、最令让人无力的恶——平庸的恶。

01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并在1942年提出了“最后解决方案”——彻底灭绝犹太种族。

一时间,LebensunwertesLeben(不值得活下去的生命)成为全欧最恐怖的词。

对于纳粹德国,大家最熟悉的是希特勒,对“最后解决方案”的主要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却所知甚少。

他是纳粹德国高管,“最后解决方案”的主要负责人,被称为死刑执行者。

1945年,纳粹德国宣败,艾希曼随后被捕,1961年艾希曼站在了耶路撒冷的审判席上。

然而这位在审判席上的杀人凶手却没有丝毫的内疚和自责。

他说自己只是一个公民,一个军人,只是服从命令罢了。

为此,犹太裔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著名的“平庸之恶”。

“恶是不经思考的东西。”

明明知道是恶却不加制止,甚至参与其中并乐此不疲,这就是平庸的恶。

二战中,死亡的犹太人近600万,难道说这600万都是希特勒一个人杀的吗?希特勒一个人能杀得了这么多人?

所有的沉默者都是凶手!

而那些说“服从命令”的纳粹也只是以此借口实行他们的暴虐。

要知道,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是处在社会中的一员但同时也是个体,所有的命令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性思考。

02

鲁迅说:“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恐怕明年还适用,但我诚恳地希望不至于用到十年二十年后。”

只是我们恐怕要跟先生说声抱歉了,从前的平庸如今依旧存在。

并在互联网的催化下愈演愈烈。

记忆最深的是2018年的甘肃女孩坠楼事件。

2018年6月20日,长期抑郁的甘肃女孩李某在一座大楼上结束了生命。

令人胆寒的除了抑郁的原因外,还有围观群众的乐此不疲。

“你已经红了,快下来吧……”

“等半天不跳,她不敢跳怕死。”

“晒黑了,快下来……”

“大家看!从一点跳到6点了还没跳下来,怂怂把驴都怂栽倒了!”

面对一个生命,围观的人不是去保维护,而是看热闹、是冷嘲热讽,看这个人究竟敢不敢死。

最后女孩死了,救她的消防员抑郁了。

用别人的生命消解自己的无聊。人心究竟要冷漠到何种程度?

林语堂说:“东方文明只有两句名言:一句是安分守己,一句是管他娘的。”

这句话有失偏颇,用在这儿却是恰如其分。

女孩是自杀,但那些围观的群众又何尝不是凶手?

然而上文也说过平庸的恶最令人无能为力。

鲁迅讲过“无物之阵”,大意是人被“无物之阵”包围,不知道敌人在哪,或满眼都是敌人,他们包围着你,你却找不到发力的点。

平庸之恶的无力之处就在这儿。

全世界的人都在骂你,你当如何?

从前是看客,如今人们早已不仅仅满足于吃瓜。

毕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隔着屏幕毁谤又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若是有人追究,不过说自己也是被误导的,代价甚少。

03

初中有一篇课文叫《猫》,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应该善待弱者。这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了。

“老师,我觉得弱者不应该被同情,应该努力成为强者。”

老师没有正面回答他,反问:“请问你觉得自己是弱者吗?”

同学骄傲地说:“我是全班第一,当然不是弱者。”

老师笑了笑,说:“那么把你放到全校呢?放到全市呢?全省呢?全中国呢?全世界呢?全宇宙呢?再者,你学习成绩第一,那么体育呢?美术呢?音乐呢?当你相对较弱的时候,你更希望别人帮助你呢还是嘲讽你?”

同学没有回答,这样的话却再也没说。

因为他知道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弱者,要紧的是将心比心。

国际上一直提倡优待战俘。

之前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要讲战俘政策?明明都已经是敌人了。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渐渐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对方的敌人。

正如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弱者、网得受害者。

谁能保证昨天还在评论区骂人的“正人君子”,明天不会成为下一个网爆对象?

刘学州承受过的“心机婊”“快去死”“恶心”“娘炮”等等诸类;乔任梁去世,井柏然,陈乔恩评论区下的一片恶毒;运动员遭遇过的那些谩骂。若他日通通加到我们身上,我们又当如何?

所以要永远敬畏生命,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04

很喜欢《唐人街探案》中秦风说的一句话:“我没有权力执行正义。”

是的,我们说要拒绝做实施“平庸之恶”的人,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不沉默的前提是要经过理性思考、准确调查,另外恶也是按律量刑,毫不思考的跟风评论相当于给凶手递刀子。

“遇到事情不要珍惜自己的流量,围观就是力量。”

这句话正确与否,我们需仔细考量。

围观是力量,这力量是善,还是恶?

互联网时代,最容易丧失自己的思考,往往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也不嫌热闹地添一把火。

三人成虎,不要以自己的无知为借口伤害他人。

因为当有一天我们成为被受害者时,我们更期待的是他人的善意和温柔。

最后,想以刘学州的话结尾:

“很喜欢大海,因为我感觉它可以装得下很多声音。”

相关文章

  • 刘学州去了,或许,我们就是下一个受害者

    刘学州去了,或许,我们就是下一个受害者。 今天是2月24日,刘学州事件也已过去了一个月。 互联网的记忆有限,似乎一...

  • 我,变残忍了

    刚才看到公众号【情绪匣子1279】上的一篇文章——《刘学州去了,或许,我们就是下一个受害者》[https://mp...

  • 刘学州愿你去了天堂

    今天早上看到了一则新闻,15岁的寻亲男孩刘学州写下一封遗书然后自杀了。 我一字不漏地看完了他的遗书,很长,那是他的...

  • 刘学州

    花季少年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当一切已经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要从中学到一些教训。 其他的无从谈起,只聊聊网络暴力的...

  • 刘学州

    没有怜悯的世界,更加容易忘记你。

  • 做父母的一定会为孩子着想吗

    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刘学州事件,想必大家都一定记得,小三妈妈为了能和刘学州爸爸结婚,将新生婴儿刘学州卖了,后来嫁给...

  • 请刘学洲生母解释一下何为“白眼狼”?

    日前刘学洲收养方舅妈(之前也一直在帮助刘学洲)柴女士对媒体回应证实:因为刘学州生父母都各自有了家庭,刘学州...

  • 生命

    早上一睁眼,就看到好友转发的刘学州的消息,抖音上连看了几个关于该事件的评论,才知道刘学州走了。刘学州,一个我15岁...

  • 春节虽欢乐,也不要忘记继续关注丽江打人抢劫事件

    当这种乱象得不到有效处理时,下一个成为受害者的很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一) 也许因为自己是学新闻的,每天早上都习惯拿...

  • 过客——刘学州

    都说上帝会善待每一个人,却唯独漏掉了刘学州,被亲生父母卖掉、被老师猥亵、被同学群嘲、被网络暴力,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学州去了,或许,我们就是下一个受害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eh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