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本书,好上路

选本书,好上路

作者: 闲云野小鹤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19:47 被阅读0次

    此文上半部分写于5月份,没写完,今天打开文档想说写一下今年前6个月的读书回顾,看了看这半成品,感觉可以狗尾续貂地写下去,一起发出来拉倒(其实前面也不是啥貂

    后附1-6月已读完书单,斜体为推荐(有超多斜体的啊

    我特别喜欢出差。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一边读万卷书,一边行万里路。

    通勤,坐火车飞机轮船,是我最喜欢的读书场合,周遭算不得安静,但一本书足以为我创造一片结界。就好像,我明明和周围的人身处一个环境,认知上,属于我的那个环境却可能在光年之外的异世界。

    5月份我出了2趟差,一趟东北,一趟宁夏,两趟差之间,只隔一天,肉体上虽然疲累,但内心却躁动得不可思议:啊,又可以出差了啊,去沈阳的路上有5个小时,去银川的飞机上有1个半小时,加上地铁往返……啊,每趟差不多可以刷个两本书吧?(后来发现想多了)

    然后6月份和同事一起出差青岛参加了一个健康大会,整体吃好喝好,认识了全球各地很多有趣的人,同时也在往返途中刷完了一本名为《十亿美元分子:追寻完美药物》、超过400页的中开本,也十分好看,愉悦得很。

    其实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总之不管去哪,计算好路途时间后的选书环节都近似于我的一种出发仪式,选得巧的话,在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前可以刚好看完,于是整条路上都不无聊;选得不巧呢,5个小时的旅途4小时就把书翻完了,剩下1小时,翻开新书也不是,刷手机之类的也不是;或是需要6小时的书,5小时却到站了,剩下个尾巴抓心挠肝的。

    我出差的时候喜欢看小说和散文,3小时以内的行程,考虑200多页的书,超过3小时的行程,考虑300多页的书,再长了,带着重……呃不是,主要是因为这些书大多不用做笔记,以及,我不想看过于复杂的书,让自己在路上就太累。

    我曾经在旅途中发掘过不少至今喜欢的小说作家,经典款如加缪、毛姆,现代款如伊坂幸太郎、三浦紫苑、森见登美彦、是枝裕和……唔,为什么都是日本的?因为我觉得日文翻译过来的语感最让我舒适,换言之,也最不需要动脑子;中文作者里,严歌苓大概陪我走过最长的路。

    散文随笔向的,有时会结合去处,若是旅游,很多时候我读的是汪曾祺与陆文夫写吃,读博物与科普,譬如去斯诺登尼亚的路上,我读完了《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也读过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和《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而工作出差期间,我看纪实类及工作相关书更多一些,比如译文纪实系列,比如高尔泰、查建英和齐邦媛,也会看一些医学科普。

    去辽宁、银川和青岛,我照例在出发前选书。前阵子首次在北京下单买书,买了4本,《阴阳师》《万物刹那又永恒》《十亿美元分子:追寻完美药物》和《亢奋战:纳粹嗑药史》,2薄2厚,3次出差带上3本书,一本没失望。而回来后再看的《亢奋战:纳粹嗑药史》亦是非常精彩。

    其实今年整个上半年,我的读书体验都十分愉悦。昨天第三还是第四次开始看《当音乐停止之后》,之前看得恍恍惚惚,昨儿不知怎地竟扎进去了,一下子觉得简单好读又精彩得不可自拔。这本书是天涯推荐给我的,然后我就鲜嘎嘎跑过去找她说:我在看《当音乐停止之后》了!看了第一章!好看!

    结果天涯说:我今年到现在,都还没看到一本能说好看的书,你都看了好几本了,羡慕。

    哈哈哈,何止好几本,我觉得我今年看到的觉得不好看的书也就几本吧,大部分书都超好看啊。

    相比去年那种“无论从读书质量还是数量上都不甚满意,也许长期清浅的读书方式还是不适合我”的郁闷羞愧感,今年多数书都让我体会到了“被信息密度猛砸一脸的快感”(《2018年羞愧的读书总结》),我真的超满足啊。

    首先是一些医学题材的书,比如《十亿美元分子:追寻完美药物》,讲福泰制药的发家史,这家药企规模不大,但其研发药物的思路有相当创新,过往人们锁定药物,都习惯“从泥土里找药”,找到靠谱的东西,再分离提纯鉴定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效成分能进一步用在临床上,这家药企却从创立伊始就遵循“基于结构设计药物”的核心理念,从结构推效果,像积木一样拼接化学基团,甚至想将多肽折叠出特定蛋白,困难重重,但小药企嘛,不用点新鲜方式根本不可能和大药企的人力财力比拼,成则生,不成则死。

    而很多时候,药物研发不仅仅是一个科学过程,因为烧人烧钱,其涉及多个商业难题,在这本书里也能看到有的人从起初的野心勃勃,到中途心态不稳,有的人是奔着分一杯利益而来,算盘早已在心中,市场有其周期,踩得准,小小药企也能上天、呸、上市,踩不准,几个月就够灰飞烟灭。

    书里的内容总体层面多样,细节也丰富,不过融合度仍有欠缺,读书时时常会觉得作者是为了多线程进行而强行切换“镜头”。有时候看这本书,我会拿其对比《他们应当行走》,后者对那种商业的功利与残酷其实写得矛盾冲突感更强,而且在当时,小儿麻痹症被鼓吹成了一个不得不克服的大型公卫问题,因此书中除科学与商业外,也涉及不少媒体行动、政治考量,不同的利益团体各自为阵,奇迹的是,那本书在写作上不仅给人感觉更缠绕融合,而且内容也更“拳拳到肉”(毕竟神书嗯。

    话又说回来,《十亿美元分子》也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但宣传语也真的有够浮夸。我同事在高铁上把我的书拿去看,读起封二写的内容:“福泰制药创始人,哈佛的天才、制药界的王子、默沙东的逆子——乔舒亚•博格”,立即发出惊呼:“我靠,真的假的,有没有这么神啊。”

    毕竟同事是个在产业界报道多年的人哈哈哈,这种宣传语估计是很难接受了。

    《亢奋战:纳粹嗑药史》其实也有点“浮夸”的毛病。二战被历届史学家研究了无数遍,要从团团研究中再找到一个未曾被钻研的夹缝,并非易事。

    这个作者原先是个写小说的,如他所述,他曾是偶然发现纳粹军嗑药这条线索,在逐渐查找的过程中,确信这本书应当写成一部非虚构——为何德国在战争前期攻无不克,后期却内部混乱,并种种令人不解的决策,整个队伍自上而下的嗑药史的确给出了很有意思的解读视角。

    最惊喜的是,这本书非常早期就点名了毒品代替意识形态而存在的主题,我满以为后面会有深刻延展的ZZ剖析,但不知为何后期就陷入到希特勒个人疯狂且无法回头的嗑药反应,并且直指是“病人A”的“僵化”导致了体制僵化,这个臆测——我必须称其为臆测——看到最后也没使我信服。

    说到底,作者试图从已有的种种二战研究中杀出一条血路,看完全书,确实精彩,作者是写小说出身,编排文字确实十分出色,但很多地方的写法一则让我觉得信息可信度难辨,另外许多推测也带点臆测成分,当学术参考看,会很纠结,可能还是当个大八卦看比较精彩满足。

    相比之下,《打开一颗心》就写实很多,作者是心外科医生。神外、心外,大概算得上是医学影视剧里最喜欢的科室,因为在外人看起来,每个手术都精细又惊心动魄,但作为一本医生写的书,我觉得挺难能可贵的是,除了那些十分细节的手术治疗过程,作者也不惮于展示医学残酷的一面,而且,在这本书里,这一面很多时候不是出于技术限制,而是出于制度限制。

    最后这点基本上在国内医学书里…看不到…医生写的,就更不可能看到了…国内医生出书,如果不是科普,而是写自己的从业经历,那十有八九是各种患者故事、悲悯情怀,视角和情感都要单一很多。

    而且,我真的觉得,欧美医生的文笔比国内医生好很多,许多书的医生作者文字都像是经过训练,不知何故。

    不过,在上半年阅读过程中,我最惊喜一事大概还是看了三本白先勇。

    最开始翻开白先勇是因为看了《一把青》的电视剧,剧中有我喜欢的吴慷仁杨瑾华(大误划掉),看完大概3天没走出来,田馥甄那首《看淡》被我重复播放了一遍又一遍。(剧评《人生好长啊》)然后去看了白先勇的《台北人》。

    《一把青》其实只是《台北人》若干短篇中的一个,全文不到两万字吧,文字很细腻,干净,但也是真的清浅,《台北人》里很多故事看完都让人怅然若失,但这种感受像风一样几乎是瞬间飘散,反倒是电视剧把故事里的很多细节都扩充成了一个个浓重而生动的故事,伤情得很,事实上更符合我的个人品味。

    直到看了《孽子》,我突然感受到,《一把青》的剧实际上拍出了《孽子》的钝痛。也是因为做稿子的缘故,事实上我对这个“孽子”群体还算熟悉,包括他们会常出现的公园,我听过一些,也去过一些,时代固然不同,但他们聚集在公园中的心情或许没有太大变化。

    我很佩服作者的一点是,在他的故事中,这个群体明明晦暗,脱离主流社会而存在,受到明显的边缘化,但读完又觉得作者视角是平视的,不扮演上帝,但也不是饱含悲悯,言辞间总在强调他们的用力生活、热烈情感,和普通人一样。作者用一个被赶出家门的“孽子”的眼光来铺陈整个故事,视线会受限,但那种平视却难能可贵。

    龙子与阿凤的炽热,吴敏的卑微隐忍,小玉雪白的憧憬,杨师傅这个父亲一样的人物,还有欢愉一时的安乐乡,名字取得多好啊,最后还是因为偏见毁于一旦,种种故事推进,都让人唏嘘得难以释怀。

    《孽子》也有台剧,也是《一把青》的导演曹瑞原所拍,主演范植伟、张孝全、杨祐宁,我也都很喜欢,光是想起他们的脸就觉得和书中的人物贴合,但是吧,真的不敢看,一个清浅的《一把青》能被曹导拍得我泪腺皆废,谁知道《孽子》又得让我难受多少天。

    我读白先勇的第三本书是《树犹如此》,是一本散文集,讲他自己的经历,谈友人也谈创作经验,我当时评价:《台北人》清浅,《孽子》浓重,《树犹如此》作为散文集,文字依旧简练而有诗意,整体氛围平淡而悲伤。“青春”一章写创作与创刊,十分浪漫,“师友”一章篇篇及人,更添情感;但全书最震动的,还是《树犹如此》一文,白先生讲自己并未住在一起却实则相守数十年的爱人,相伴的岁月幸福得含蓄,但去世之时实在悲痛得很,“我将车子拉到公路一旁,伏在方向盘上,不禁失声大恸”,读者也跟着怆然泪下。书中其他文看完都想接着看白先生后面还写了什么故事,唯有这篇看完需放下缓缓。(《树犹如此》笔记

    这本书是5月读完,但直到现在,看到“我将车子拉到公路一旁,伏在方向盘上,不禁失声大恸”这句话,还是能感受到巨大的悲恸欲穿越胸腔而出。

    再说几本其他好书:

    一如往年,我现在看小说还是很少,除了白先勇的两本,上半年读过最好的小说莫过于《百年法》,这是一本披着科幻外壳的政治书,开头描述全书设定,即有一种长生不老针,在任何年龄打下去就可以一直保持这种外貌和身体,但人如果永远不死,社会就不会迭代更新,因此出现名曰“百年法”的法律,即强制要求国民打完针一百年后必须赴死。

    于是在这本书里有不愿意长生不老而想遵从自然衰老规律的人,有100年到了之际不愿赴死而逃逸的人,有被允许100年后可以不死的特权者,有政策博弈,有民间力量的雄起,有科学的无尽发展,也有科学永远绕不过的必死彼岸,总体碰撞出了非常瑰丽的鸿篇巨制。

    不过,想想我当时在看到个人永生与国家强制修法让普通人去死的背景时有多兴奋,中间就一度有多失望,不知为何,这种宏大碰撞中途竟一度让位给了所谓的coup,而这场coup整体又幼稚得不行,领头人类似于其他作品里那些在篡位大战中高喊口号、但上来就被秒掉的二傻子,有心无脑,而作者又偏偏将他的coup作为全书末日来临前最大的高潮,谢特。

    很多人将其与《来自新世界》作比,其实没有这部分,我想这书无论是在探讨的丰富度上还是写作上都不输,至少能打个平手。《来自新世界》写的是在极致的未来,人类因为获得了咒力而抛弃了所有科技,虽是科幻,其实更像玄幻,只是其中人类的自私属性没有变,畏惧和抱团的属性也没有变,那种“你的能力达不到就要把你抹杀掉”和“你的能力太超了所以要把你杀掉”的该死精神,也很好地延续到了未来。(书评《到达绝对统一之日,便是人类衰退之时》

    如果《百年法》是一部巨大的ZZ隐喻,《来自新世界》就更接近人性隐喻,而后者因为是一部轻小说,文字虽然简单好读,但谈不上美。

    不过现在这样看,《百年法》注定是有遗憾的了。

    上半年还读了两本和城规有关的书,一本是译文纪实的《再见,老北京》,一本是理想国的《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前者是纪实,通过自己的眼睛和一些资料研究来探索老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改成现在这副(智障)模样的,后者的写作方式看起来是非虚构,内心其实还是个学术味颇重的民族志,读起来会有点晦涩,但不管是论证过程还是结论都有些突破我的认知。

    比如过去我觉得房客付不起房租因此被驱逐,他们去更差的地方住,只要房东还能以这个价格招到房客,这个房子的租金价格就应该是合理的,这是市场决定的,但作者重重反驳了这一“常识”:由于驱逐成了房东随时可用的权利,房客会在一次次驱逐中变得越来越贫困,难以工作,难以找到新的房子,最终流离失所,一次次驱逐记录会为他们的生活附上愈发沉重的枷锁,而因为贫困和底层,即使驱逐并不合理,他们也没有能力、精力和勇气去当庭对峙,在美国做穷人,一旦被驱逐一次,之后就会如同滚雪球般在愈发贫困的道路上停不下来,即使房客使尽浑身解数交租,也几乎无法阻挡跌入绝境的命运。

    而这些问题,像我这样不为租房而愁容满面的人几乎无法得知也无法想象。

    每一次选书,我都在思考,自己希望从这本书里获得什么,愉悦的体验,宏伟的想象力边界,突破认知的知识故事,有人能写到我心坎里的共鸣……又或者,有时候只是同作为写作者,我希望了解其他写作者如何编排故事,如何推进文字,如何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论证相应的观点。

    我觉得,这一切的一切“目的”,在今年上半年,都实现了一遍。

    这6个月,我真是享受了自己近几年来都罕见的愉悦阅读体验啊,希望下半年继续吧,在《当音乐停止之后》,一大波博物书正在等着我呢XD。

    附:1到6月已读书单

    1月

    村上健司著 / 宇田川新闻、天野行雄绘《妖怪百货店》

    第一次读妖怪志,超有趣,适合入门科普。各个地方在遇到无法解释的问题时都曾想出各种鬼怪妖神,但真正当作文化记录下来的少之又少,其实挺珍贵的。配图好萌 #河童是最大赢家

    威尔·贡培兹《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号称150年艺术史,以为厚重,深吸一口气翻开,很快就爱不释手起来,当代艺术复杂的发展历史和坎坷情仇都被轻松化解,文字和讲故事的方法对门外汉实在非常友好;而且穿插着大量对当代艺术基础词汇的解析,以及少量名人八卦,又硬核又贴心有趣,对那种“大白墙上一块黑色长方形为什么能被叫作艺术”也有了清晰的解答认识,迫不及待想重逛泰特,一定能读懂更多,棒呆

    2月

    安德鲁•罗斯•索尔金《大而不倒》

    《小岛经济学》用类比的方式简单陈述了金融危机的形成和越补漏越糟糕的道理,《大而不倒》是神还原细节,非常详实其语言简洁好读,作为新闻人,佩服。看到巴克莱救不了雷曼的时候竟觉得悲壮,雷曼的倒闭也为华尔街砸出了一个陨石坑。唯一晕的是后段人名

    迈克尔·迈尔《再见,老北京》

    一书科普北京ZZ城规形成的历史及行政因素,冯骥才张永和等采访让人痛心愤怒;结构基本上是personal story+问题展开+分析+评论,其实是一篇素材工整完整的巨大特稿,写作上有很多可取之处,文字和翻译也都非常中式舒适,唯一的遗憾可能是对于“什么样的古建属于有文化价值”“什么样的老居民区可以拆除翻新”等标准界限的分析出现太晚,前期看着会比较偏颇;另外越南老挝等地的做法作为国外正面例子出现,至少对我说服力不足,论证上可能还可以斟酌吧

    刘慈欣《流浪地球》

    在增加了人类因末日将近而对哲学艺术等“软性”东西不感兴趣的设定之后,书虽短,大刘的特长却发挥得更好,有一种坚硬的浪漫。叛变之处似有隐喻不可言说。电影仅将最后一个远日点借助木星甩出太阳系的时刻进行扩展,其实算国内少有的大胆而成功的改编了

    丽贝卡·思科鲁特《永生的海拉 : 改变人类医学史的海拉细胞及其主人的生命故事》

    手记故事属性大于专业属性,原以为会是一本基础研究发展史,实则是用海拉一家透视黑暗的医学伦理学发展历程。科学家常把人拆解成组织细胞,记者其实也容易把人拆解成故事元素而忘记真实的存在,每个记者在听到海拉细胞永生和她的家庭被巨大忽视时,都会直觉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点的好故事,但最终漂亮拿下者寥寥。作者用科学素养和真诚态度打动那一家人的过程实则带给我更多启示,如何用专业素养把握故事的角度和价值,发动共情,将心比心

    3月

    吴清源/陈翰希《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

    看书前已经对吴清源的巅峰故事熟稔于心,但仍然满足,惊讶于他对宗教的执着,但更多的是悲伤。不是悲伤他被除名或名人赛全败,而是那天他拿起棋子,一落子就知道自己的鼎盛状态过去了,被胜负之神抛弃了,看得想哭,不知道他后几十年怎么过的。另外看到很多幼年崇拜的棋士的另一面,也超满足

    张新颖《沈从文的前半生 : 1902-1948》

    4颗星都给沈的经历和人格,天真清澈,遵从内心,不爱抗争,却也未曾妥协,始终在乱世中坚守着“无用”的文学艺术。但就叙述来说,直接把原始素材拆开揉碎攒成书,我这么写过书评,是为了偷懒,这么写成书,难以接受,沈从文的生平有很多索引,何必通过这一形式

    斯蒂芬·韦斯塔比《打开一颗心 : 一位心外科医生手术台前的生死故事》

    心外和脑外的医生应该是最“张狂”的医生了,但在这本书里却读到了不少关于他们的同情同理,惊喜。书里都是故事,个个惊心动魄,有精彩突破也有残酷的一面,不仅是医学的限制,还有制度限制;专业性也强,最好时时把心脏解剖图放手边一起翻。很棒的纪实

    马修·德斯蒙德《扫地出门 : 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能把学术民族志写出小说感,着实不易,但中间读得还是有点疲,拖了很久读完。人们以为富人和穷人通过自由寻找住处总能各得其所,但很多政策其实是在愈发抬高穷人的“翻身“成本,与他们的天资努力无关。越穷的人反而越容易被攫取,很棒的人类学“论证”。每章节后面的reference是最大宝藏

    増田奏《住宅设计解剖书》

    很快就能翻完,配图超可爱了,尤其是收纳章节。其实大多数内容被现在很多装修设计公众号也拆解得差不多了,所以说有多惊喜,倒不至于,但如果说这套读完了可以取关那些公众号,也不算言过其实。虽然有些“庭院”之类的章节跟中国主流公寓“水土不服”,看看也挺开心

    4月

    费孝通《生育制度》

    费老根据自己的上课内容整理加工成书,所以尽管全文都是高度浓缩的理论分析,少少少量穿插案例,但非常深入浅出。婚姻是限制人类生物本能的制度,社会为何仍希望人们结婚生子?一层一层的推进,看得非常过瘾。但如他后记所述,他这本书仍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只把个人当作社会演化的载体,潘光旦所作的序,当序看,云山雾绕,看完后记再读,豁然开朗

    白先勇《台北人》

    可能是第一次看白先勇的完整的书,很细腻,也很干净,但读完的那种怅然几乎是瞬间飘散的,太清浅以至于留不下痕迹。比如我仍很喜欢《一把青》的故事,却觉得电视剧更伤情,更有张力,也更符合个人喜好。其实尹雪艳、金大班、王雄,他们的故事改编成影视剧也会有另一种好看

    5月

    白先勇《孽子》

    明明是晦暗的群体、残酷的故事,但读完觉得作者视角是平视的,言辞间总在强调他们的用力生活、热烈情感。显微镜一般的描写,细腻又唏嘘。安乐乡真好啊

    山田宗树《百年法》

    披着科幻外衣的政治故事,视角线条和内涵都非常丰富,看得很过瘾,只是开头关于个人永生与国家修法强制去死的这种宏大冲突,中间一度沦为背景,让位给幼稚的政变,这段有点想扶额,好在结尾又拉了回来。我一直相信,人类无限延长寿命和人口扩张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微生物,作者估计跟我想法一致2333。想活成由基美,嫁给仁科健嗯

    川村元气《如果世上不再有猫 : 你能看见自己内心的黑洞吗?》

    终于等到了电子资源,但看完着实失望,描写和对话都很干瘪,像是一路赶着讲完故事拉倒。仅在高丽菜差点消失时有那么一丢丢感动

    吉米·哈利《万物刹那又永恒》

    看吉米·哈利“万物”系列的第二本。谦卑、温和、乐观、悲悯,四个介绍词基本把这本书的情感囊括全了。人和动物相互珍视的故事,很清浅,但真的治愈,旅途最佳读物不过如此

    白先勇《树犹如此》

    简练而有诗意的文字,平淡而悲伤的书。“青春”一章写创作与创刊,十分浪漫,“师友”一章篇篇及人,更添情感,想追随那些忠于自己内心的人。但最震动的,还是《树犹如此》一文,其他文看完都想接着看白先生后面还写了什么故事,唯有这篇看完需放下缓缓。附录听白谈《孽子》和《台北人》,谈时间与无常,也悲悯天然

    吉井忍《东京独立书店巡礼》

    店都是有趣的店,但真要写成书,内容真的太水了OMG。每家店提不出几个问题,而且一套模板用到底,如果说答案能有什么精彩之处,那真的都是店主精彩,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和《东京本屋》一对比,简直天上地下了。还是便当系列可爱

    梦枕貘《阴阳师》

    通篇用简洁的对话渲染出端庄又带点神秘的气氛,故事本身是简短克制的,但表达出的情感很有后劲。想起初中看过一本书叫《黑白子与五弦琴》,那本书里的诸葛亮也不是什么大智慧化身,而是带些“妖气”的男子,气质有些日本呢。屁颠屁颠的博雅超可爱吖

    6月

    巴里•沃思《十亿美元分子:追寻完美药物》

    研发、融资、上市、人员勾心斗角,其实各部分不是太融合,但总体还是丰富而好看。做个药真难啊,做个药企真是难死了啊

    诺曼·奥勒《亢奋战:纳粹嗑药史》

    从毒品演化角度重新透视了二战时期德国的种种表现,非常有趣。作者是写小说出身的,全书可读性极强,但很多细节写法很小说,可信度难辨,总体还是当个大八卦看,比较舒适不纠结。另外读到后面有点失望的是,前期将毒品代替意识形态而存在的主题提前点明,以为会有深刻的ZZ剖析,但后面怎么就陷入了希特勒个人的嗑药反应了…所以说,还是当个八卦看吧,挺精彩的

    赵衡,孙雯艺《移动医疗:下一个互联网金矿》

    基本上把移动医疗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百科式介绍,各自面临的困境也有简单讲解,作为掌握全行业框架的书,其实足矣,自己可以在里面找点再深入

    另外几本没写短评的,还有2本绘本:《用200年造厕所》和《用200年造疫苗》,讲厕所发展和疫苗发展,两本都是科普绘本,但信息量非常丰富,给孩子看的话,我估计起码要等小学高年级,很多大人都不一定爱看。

    不过因为都是讲重要的公卫议题,我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厕所卷,我们拉出来的玩意儿,在用水冲下去之后去了哪里,会怎么处理,为什么要那么处理,都是学问。

    至于疫苗卷,可能有九成的内容都没超出我了解的知识,所以……就感觉一般了。

    另外还看了吉井忍的《春日便当》和《夏日便当》,啊,压力大的时候,看看食谱真是超治愈啊。

    此图出自《皿三昧》。今年也刷了超多满意的番,然而悲哉我《皿三昧》,因为带点重口就被B站自查下架,回头我要再写一篇介绍上半年看过的动画文。是为FLA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本书,好上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ga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