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里知道我的知识量欠缺的最重要的原因后,我就开始读书。在《好》里面,尹建莉是这样描述读书的作用的:
它(阅读)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平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虽然她说的是阅读对孩子的作用,但看到这句话的那个时刻我就明白我自己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比周围人的知识面少那么多,能力差那么远——我差在阅读上。于是我开始读书。
自从看见这句话到今天差不多也已经过去十年了。今天我的阅读量,依旧很低。
读书这件事给我带来过不少愉悦的体验,但直到今天它也没有变成我的强烈渴望,没有成为能驱动我的潜意识。
这样想来真有点沮丧。
最近参加得到上《100天,每天读书十分钟》的活动,我已经连续打卡88天。表面看起来这是不错的成绩。但我自己知道这里面有一定水分。很多个“每天十分钟”都是在得到电子书里靠“语音朗读”被动完成的。
靠听书的方式来看书,我总觉得是“有水分的”阅读。看书就应该自己去看文字,甚至电子版的都不行,得读纸质版的文字,才算真正的阅读。
所以,我的阅读还是有问题的。
第一,阅读没有变成我的内需和驱动力。
第二,我自己对阅读的要求还挺高。
意识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想让阅读成为内驱力,那我得大量读,更多地感受读书给我带来的力量和提升。这样,读书才能变成我的内驱力。所以,还纠结什么听书,电子书,纸质书,管它什么书什么方式,读就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