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娜香生活在怒江边上,她上学及外出买东西都要滑索过江。勇敢而又经验丰富的她曾帮助滑索卡在半道的人过江,却因为一双要给弟弟瓦娃的鞋掉入江中送命。她的死,让原本渴望上学并偷偷滑索的瓦娃不仅不赶滑索,还不再开口说话。
和很多家庭一样,娜香的爸爸外出打工了。妈妈在家照顾年老的奶奶、弟弟和她。因为三年前妈妈滑索时出意外差点送命,她便不敢滑索,更不准瓦娃学滑索。如此,到了上学年纪的瓦娃只能呆在家里。
这天,奶奶发病了很难受。娜香妈拿出滑绳来到悬崖边又胆怯了,不敢滑索。跟随而来的瓦娃说他天天看姐姐滑索也看会了,想要滑索,立马被妈妈制止,说要敢滑索就要打断瓦娃的腿。
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娜香放学滑索回来了。她放下书包马上又滑索叫去叫村医生。收到调令要离开村的医生本来不想出诊了,可经不住娜香苦苦哀求,背起药箱就出门。
刚来村里时,村医生被人忽悠滑索曾被吓得胆战心惊,所以他想走山路去娜香家。可娜香觉得奶奶的病耽搁不起,好说歹说让医生才愿意滑索,滑到对岸时医生的眼镜掉了,他只得摸索着给奶奶看病。
奶奶是轻微中风,医生说无法下药,得好好调理才能康复。叮嘱完毕医生就走了,此时他在心里暗自想,从此以后不再回来。
瓦娃好奇地问娜香,为什么爸爸和医生都喜欢城里,而不喜欢家乡呢?此刻的他最渴望能和姐姐一起去上学,姐姐则兴奋地告诉瓦娃,这里将建桥,以后就能走路上学了。还说明天将有位老师从城里来。
说实在的,瓦娃实在太渴望上学了。在妈妈去干活后,他把毛衣绑在木棍上放楼顶,让人看了误以为他在睡觉,就偷偷滑索去学校了。
虽然瓦娃是第一次滑索,但他只掉了一只拖鞋就滑过去了。他走进学校,好奇地东张西望后,还趴在窗户外听课。
瓦娃的这些行为恰巧被新来的聂老师发现了,她正开口问话,瓦娃飞快地走出学校滑索回家了。那以后起,他便每天去学校偷听课。以至于娜香无法背出来的诗文,他顺利地接上了。
明明是聂老师新教的古诗,瓦娃怎么能背出来呢?娜香提出疑问,瓦娃则给娜香夹菜,转移话题。
自愿来支教的聂老师打进教室,发现每个学生都穿着拖鞋,就问校长说,那么冷每个学生干嘛这样穿。校长说山里孩子皮厚,习惯了。
可聂老师觉得这些孩子这么穿是因为穷,她便让城里的朋友赞助给孩子们买鞋。得到落实后,她给每一个孩子丈量脚的尺寸定制新鞋。
为了工作,聂老师还去家访。要去娜香家家了,她来到悬崖边虽然对滑索不恐惧,但由于没有掌握好速度,被卡在半道了。娜香滑过来,轻松帮聂老师解决卡壳,让聂老师划过来。
看见聂老师来家访,瓦娃急忙躲起来,因为他害怕滑索去学校背妈妈知道。可来看奶奶的村支书发现了瓦娃,将他抱回家。聂老师便道出他天天来听课,妈妈的脸色顿时变了,要揍他。
当聂老师把一双红雨鞋给娜香时,瓦娃说只要雨鞋给他,他保证不滑索。妈妈听了板起脸要教训他,可娜香疼爱弟弟,甘愿爸雨鞋弟弟。
整个晚上,瓦娃都抱着鞋睡觉。次日,他看见姐姐仍然穿拖鞋去上学,就说,每个同学都穿新鞋,姐姐怎么能打赤脚呢?说罢,他帮娜香擦干脚帮她把鞋穿上,目送着姐姐划过对岸。
娜香也不舍得穿新鞋,去小卖部时,她看见一双帆布鞋,觉得弟弟一定喜欢。想买下来,可又没有那么多钱,恰巧遇上聂老师,她帮付了款。
把新鞋放入布书包,娜香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在滑索途中,她发现布包里的一只鞋掉了出来,急忙伸出双手想要去拿鞋子,让挂钩偏离掉入河中。
此刻,瓦娃煮好鸡蛋并做好一只风筝等姐姐回来,可等来的村民打捞起的书包及雨鞋,他难过极了,从此以后不再说话。
瓦娃的爸爸也回来,突然间失去女儿,夫妻两万分悲痛。但聂老师说娜香突然离世,让瓦娃深受打击有了心理疾病,只有让他上学才可能康复。
可爸爸带着瓦娃去滑索上学时,瓦娃看见江里还漂浮着一只雨鞋,大喊一声姐姐后,死活不愿意去上学。好心的聂老师下班后来家里教他,可他依然不说话。
一天,聂老师问瓦娃喜不喜欢画画。瓦娃带聂老师上楼,楼顶的屋檐画了一条桥和一个小男孩。带着聂老师上来后,他又在旁边加上一个牵着小男孩手的女孩。聂老师明白了,原来瓦娃是希望和姐姐手牵手去上学。
半年后,瓦娃家旁边终于建成一座桥。聂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桥的另一头迎接他,他把手中的风车丢进江里,脸带微笑,仿佛看到自己和姐姐手牵手去上学。
电影《走路去上学》,得滑索去上学的孩子因为一双鞋子丢了性命,让疼爱姐姐的弟弟不仅不敢滑索,还不再说话,实在让人心痛。幸好我们政府注重民生,努力地改善偏远地区的生存环境。而且还有极具爱心负责任的老师,给生存在恶劣环境下的孩子带来希望,展翅飞翔。
![](https://img.haomeiwen.com/i8478310/48b2d8d01d8741d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