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高三的时候,不记得是哪位学长或者学姐推荐的了,反正大概就是想激励我珍惜时间,誓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专心备考吧。
电影中,时间就是流通货币,吃饭、喝咖啡、坐公交、交房租都需要付出自己的时间。每个人的胳膊上都有一块时间表,到了25岁的时候,外貌不再变化,时间表开始减少,但是只有一年的时间,当时间减少到零,生命结束。贫民区的人们只能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去换取时间,维持自己的生命。做什么事情都是快节奏的,没有时间享受下午茶,没有时间谈恋爱,更没有时间旅游。男主角得到一笔意外之财后却被误会为杀人嫌疑犯,自己的母亲也耗尽时间失去生命。他打破时间界限和最富有的时间银行行长的女儿把时间偷出来然后分配给平民们。
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义愤填膺,有点劫富济贫的意思。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有些人辛苦奋斗终生,却连温饱也解决不了。而有些人出生就自带光环,坐拥所有,却还所谓地不知足,蠢蠢欲动。所以看到这部电影,我热血沸腾,作为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高考黑马或者买彩票中大奖,从此走向人生巅峰,还不忘拯救社会。那时候很单纯,也很美好,只有一个奋斗目标,那就是高考。老师围着转,把所有自己知道的都告诉我们;同学相互鼓励,一个眼神就明白其中韵味。只想着离开试卷苦海,走向辉煌大学,以为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
现在坐在大学的宿舍里,大学时光已经过了两年,想做的事当中,除了谈恋爱(还是偷偷摸摸的,不能让家里人知道),真不知道自己还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连当初选文科的初心也早已尘封,不敢轻易地去提起,是深深的愧疚。谁说叛逆都是不好的,那个时候的叛逆让我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想要。但大学的顺意让我慢慢变得不像原来的自己。
如今看这部电影,早已没有当初的热血沸腾。不喜欢男女主角随意将时间分配给贫民,打破社会的秩序和节奏,整个世界停步不前,没有进步的动力。贫民们有了时间货币,无所事事,随意穿梭各个时区,不再被局限。富民们也不再富有,开始恐慌,不再坚持原有的生活规则。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公平吗?并不是啊。
社会不公平始终都会存在的。我很讨厌自己泛滥的同情心,看到环卫工人大热天收拾臭烘烘的垃圾,或者路边奶奶拾荒,或者火车站大包小包急忙回家的农民工、、、我都会心疼,然后自己的心情会变得很糟糕,影响自己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完美的生活,但我们可以生活的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