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无为-伽林-[非个体意志]

为无为-伽林-[非个体意志]

作者: 心灯一盏照彻明 | 来源:发表于2022-09-06 17:02 被阅读0次

    An Exploration of NON-VOLITIONAL LIVING

    探究“非个体意志的人生”

    Galen Sharp

    伽林 夏普

    “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非“我”,非“我的”。---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尼撒噶达塔马哈拉奇尊者

    “停止对一切现象的认同,停止把自己等同于各种现象” ---Wei Wu Wei(为无为)

    为什么我们如此的不快乐,如此的悲惨不幸?因为并不是每件事物都合我们的意思,并不按照我们的个人意志和主观好恶来展开进行。因为我们害怕去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对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我们感到十分胆怯,可是我们又不得已,不得不去做。于此同时,“我们想做”的很多事情,我们又不能做。所有这些归结为一个事实,我们感觉到,我们是一个满怀各种欲求愿望,却陷入我们所处的境遇和责任义务之间的倾轧冲突之中。换句话说,正在发生的事实,并不总是符合我们的“个人自主意志”,或者说我们认为“应该发生的,应该完成的”,其事实并不总是和我们的“选择决定”相一致。对于“我们是什么”以及“心智是什么”的完全领悟,就可以让我们从这个独立自主选择和决定的,虚假的“个人自由意志”感中解放出来,并且完全解除“责任义务”带给我们的束缚,卸掉我们背负的责任义务的沉重包袱。于是,我们就会真正的逍遥洒脱,轻松自在。一点不费劲,甚至连忍耐感都没有。

    1. 你不是心智

    我们一直被教导说,心智就是我们自己,思想就是我。

    (*西方---“我思,故我在” ;*东方---“我在,故我思”)

    我们不可能是心智,因为我们是正在感知着心智活动的“那个”。现在立刻去找寻你自己!你正在从一个更高(更先于)的层面,观看审视着各种想法念头。我们无法理解我们自己,就好比我们的眼睛无法看到它自己,因为能看的正是它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肯定不是眼睛自己,即便用镜子,那镜子里所看到的也只是貌似真实的虚像)。心智不可能是我们的自我。中国的禅宗大师黄檗希运禅师(檗念bò)说过:“一个念头本身不可能有知觉”(观念概念本身不可能有知觉)所以,你是那些概念(想法念头和感受)吗?或者说,正觉知着它们的“那个”-它是什么?

    我们觉得我们是心智,是基于心智本身的运行方式。心智对事物的理解,是通过对照比较各种观念概念,并用它们封装建立出各种客观性概念,所以它可以用其他概念来对照比较某一个概念(形成同类相似的识别,这就是知识概念的比照游戏)。很自然,心智很快就对比并封装出一个对心智它自身的概念---“我”,于是麻烦就开始了。就这样,心智把这个概念“我”感,关联缔结到它的运算进程中,关联缔结到这个身体上,如此一来,我们就觉得我们是一个“个体”的,有思想思维过程,有自主行为活动能力的独立实体,并且把这个错觉“信以为真”。这就是我们所有痛苦烦恼的根源。一旦我们认定我们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我们就开始把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事物,都评定为---与我们有关的某一“个体”。我们就成了某个宇宙中的种种个别事物中的某一个别事物。是一个浩瀚无限的,貌似无目的又无意义的,冷漠无情的宇宙中---某个完全微不足道的,极易受伤,但又是极其重要,有显赫地位的个体(至少我们自己这么觉得)。我们忽略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漏失了与“绝对存在”的真实同一感。

    2. 心智以它自身的路径方式展开运行

    去留心观察我们的各种念头想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监视,我们就可以看清,心智是彻头彻尾的“以它自身的路径方式”在运行着它自己。各种念头想法“不请自来”,纯粹只是自动自发的闪现出来,并且是持续不断的,不由自主的自动闪现出来。这是“我”在思考,我们有这样的感受,但这感受只是由于我们自己把自己看作一个“个体”的观念印象所导致的一个“习惯性”的条件反射。通过留心观察各种念头想法,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能够看清,它们是怎样未经邀请,不由自主的自发闪现。即便去努力停止思维几秒钟,都会发现这是难以做到的,不可能没有念头闪现。正在掌控它们的根本不是“我”。我们可能有这样的错觉:提起对某一特定主题的思考---完全是我们有意的刻意的,但是留心观察就注意到,那个刻意去思考某件事的那个念头---完全是它自己自发冒出来的。随之我们就在思考中了,不由自主的,但却伴随着虚假的错觉“我们是决定者”。我们是“决定者”的感受并不是我们,它属于心智。(心智在概念想法上的交互信息)它是我们正觉知观看着的东西。

    这事实,靠几分钟的时间去观察念头想法,是不能证明的。要去真正看清事实,并且确证无疑,通常要连续不断,细致彻底的观察监视好几个月。这是因为对于“思考者”的习惯性感受认同,是如此之深,如此之牢,以至于这个真实的---“心智以它自身的路径方式运行”的说法---看上去是极其荒谬的。但是这个简单单一的事实一旦完全认清,它的结果是巨大回馈,带来的可称之为“解脱”以及对我们自己,对宇宙的更加深刻的认知领悟。

    “心智正在以它自身的路径方式运转着”,对于绝大多数人们来说,这一真实理念是不被接受承认的,因为这看上去似乎是在剥夺“个体”的心智控制权,并且允许个体不承认对他的行为活动承担全部责任,终止了个体对他所做所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义务。这么一来,他们就会为所欲为,做出所有“恶行”,把坏事干尽。从一个“个体”的看法角度出发,这样的观点是一个有效合理的理由。但在事实真相上,由于心智把它自身想象成一个“个体”,所以它就用“对它自身有危害”的恐惧,或者“对它自身回报”的担忧,构造出一个抑制机制,去从正在做的各种事情之中,去预防和阻止可能的“错误和过失”(对它根本性的伤害,或者对它的自我形象)。然而,这根本不是你,这是心智在经营管理着它自己。这就是束缚感和挫败感的来源之地。就因为心智把它自己想象成,设想成一个“个体”,所以它关联堆积了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各种责任需求和各种渴望。这真正的目标,并不是去解除让我们始终受束缚的各种压抑抑制,而是去终止---心智把它自身想象成一个具有主控权意志,能掌控照料,并对其选择决定和掌控的行为后果承担完全责任的---独立“个体”的幻觉以及对心智的身份认同。于此同时,不但种种压抑抑制将开始融化消散,而且对它们的责任需求也会融化消散,因为那些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种种责任需求和种种渴望,都会伴随着这个虚假不实的“个体自我”!

    3. 你根本不是“做者”

    你从来也不曾“做”过任何事情!因为心智把它自身想象构思成---它是一个“个体”,它也把它自己设想成了“思想者”,同时它也把它自己设想成了“行为者”或者“做者”。然而它根本谁也不是。心智根本不是某个“东西”,或者实体,而纯粹是个运行进程,一个运算队列流程。思维的进程,纯粹只是一个正在自动发生一连串作用和结果的一个连续进程,它就和正在自行跳动的心脏脉搏是一样的。这就是之所以---纵然我们一直被教导,成为一个“好”人应该怎么去行为,但我们依然无法活出最完美的人生。我们知道,我们不应该对我们所爱的人---我们的配偶或者我们的孩子---大发雷霆,但我们下最大决心,我们依然还会发火。为什么?就因为我们根本不是我们想法念头的思考者,也不是我们行为活动的做者。因为那就根本不是我们的想法,也不是我们的行为。甚至于我们不是体验经历的那个体验者。我们是什么?我们是正在觉察着心智活动的觉知观睹,而这“觉知”根本谁也不是(它是非个体的,与个体无关的[普遍意识觉知])。

    我们正在觉知观睹着“行为活动”,但我们根本不是“做者”。我们永远也不是做者。我们从未曾做过“恶行”,而且我们从未曾做过“善行”。思想是由条件交互作用的运行环境所为(比如这篇文章),沿着内部的习惯特性,行为惯例以及各种趋势倾向,并且沿着心智的一个“我”的观念设想,有一个“我”,但事实上并不存在着任何实际真实的“我”。我们没有能力去干预阻挠心智。为什么?因为根本不存在去干预阻挠心智的某“个人”。我们并不是某个“个体”。所以,我们绝对不可能有任何“选择决定自主的独立意志”。作为一个“个体”独立存在的观念,是心智自身的一个妄想捏造。这个“个体”独立存在的观念是心智运行的路径过程中产生的假象,是其运行中的一个“后生现象”。这“自由意志”感是由于这个“我”的错误观念所酿成的假象错觉。

    在任何行为活动中,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属于我们自身的“个体意志”(独立选择决定权)。每一个所谓的行为活动,事实上都是心智的一个“自动反应”并同时同步伴随着“自主选择决定”的独立意志感错觉。那根本不是“我”,那是心智按照它自身的路径运行方式在自动的机械的运行着!单纯的诚实的观察监视心智。就可以知道这一点。监视观看---这就是能够做到的全部,因为这就是我们当下正在做着的全部。这是我们永远在做的全部。这就是我们做过的全部。是心智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在思维和感受着,而我们不是心智,我们是觉察监视着“心智所思维,心智所感受”。我们是完全开放,空无内容的,无所作为的,并且是静止不动的。我们根本就没在时间或者空间里。我们不被任何方式所影响和侵袭。我们永远不可能被伤害和侵袭。我们没有任何责任或者欲求渴望。我们仅仅灿烂地,逍遥的照耀。

    我们觉知观睹着正在发生的一切。事实上,正是基于这个觉察观睹,任何事物才能显现。我们是所显现的一切现象的本质存在性。这一切现象的基础本质[存在],或者“我在”性,或者【自性】,那完全的“我在”感。另一个表达方式,我们是【普遍一体觉知】在它内显现所有一切现象(此时此刻,当下感,意识觉知)。去体会到,我们是纯粹唯一的“觉知”,当心智按照它自身的路径方式运行时,观看监视着它。心智所具有的每一个感觉和感受印象,都属于心智,并作为现象表达呈现给我们。心智以任何方式,任何方法,以任何路径,在任何方面,所呈现给我们的所有事物,我们都可以断言“非我!非我!”。

    我们是观察监视者,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观睹监视”,而绝不是思想者,或者做者,或者体验者。

    一旦深刻的完全的认清这一事实真相,心智就可以释放掉它的“自主选择决定”的自由意志感,以及它的“个体”存在感,完全放松,逍遥自“在”。所有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它们自身的方式发生着。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因为它必须发生。

    (一体的整体秩序毫无分离,一个整体内所显现的一切事物都只是“一件事”,故而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整体的这唯一的“一件事”。如果这整体内局部发生的某一事物在整体秩序中应该发生,那么它必定发生;如果整体秩序不需要它发生,那么它就绝对不会发生。---译者)

    当心智放下了它的独立个体自我感,它的自主选择决定的自由意志感,就会有无上至深的完全安宁感和完全满足感。这就是古代先贤智者们所讲的“极乐至福”。所有的恐惧挂碍都烟消云散。我们当下正从我们真正的---无时间性,无空间性,绝对存在,无形无相的本源本体观看监视着一切(我们始终如此,但却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我们真正所是。这就是我们意识觉知之光的终极本源。我们正在观睹监视着现象呈现---来自那无形无相的源头,以它永恒不绝的“存在”,展现着时空现象。

    备注:

    这篇伽林(Galen Sharp)写的随笔,最初是张贴在1993年创建的“www.Sentient.org”公开网站上的,该网站以“非二元”方面的学说教导为主。从此之后,这些随笔就一直被其他的很多网站转载。基督教人士一般会把“非个体意志的人生”叫做“行在水上,随风而走”。伽林是作家“为无为( Wei Wu Wei)”的学生和笔友,他是一个基督徒,他深入探究耶稣教导的背后,那甚深的真义。“非个体意志”(Non-Volitional 无为),是“为无为”所创的一个概念术语。

    为无为(Wei Wu Wei ) 

    特伦斯格雷(1895年-1986年)。他来自于一个爱尔兰贵族家庭,在英国剑桥附近生活,并且毕业于牛津大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成了一个救护车司机。他游历埃及去研究古代法老们,并且在英国创办了实验剧场和戏剧杂志。他离开剧场,在法国管理经营葡萄园和赛马,并且和一个俄罗斯公主结婚。1958年,他用“为无为”作为笔名,出版了《指月的手指》。这个字面看上去极为矛盾的笔名,来自于道教经典《道德经》。“至高无上的是"无为而无不为"”。他在书中的序言写到,他用这个笔名是在强调作家的个体性是根本无足轻重的。

    在此后16年间(1958年-1974年)以神秘玄妙的“为无为”作为笔名,连续出版了8部著作。除此之外,在1960期间,还有为许多期刊投稿的文章,包括《山路》一本致力于宣传拉玛纳马哈希尊者教义的杂志,“中道”-英国佛教协会的一本杂志,“生存自由”,一个在布鲁塞尔出版的法语期刊。这些著作涉及广泛,包括道教,特别致力于老子和庄子,佛教方面的《心经》《金刚经》和《楞伽经》,以及禅宗的六祖慧能,百丈怀海禅师的弟子,那个当头棒喝的希运禅师黄檗,以及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慧海禅师,等等,此外还有莲花生大士的教义以及拉玛纳马哈希尊者的教义,以及其他祖师圣贤的教义。

    “为无为”的著作,给当时还在印度国有银行担任董事长的拉马虚,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在尼撒噶达塔马哈拉齐和为无为之间,我无法描述我所经历的无法计数的知识智力上的挫折和失败.....但我意识到,这些东西在一段时间之后,在这个被叫做拉马虚的“身体-心智”组织体里,引发了一个顿悟”。

    “为无为”的生平简介,摘选翻译自以下两个网站

    http://www.advaita.org/AFBweiwuwei.htm

    http://www.weiwuwei.8k.com/intro.html

    1993-2007年 www.galensharp.com  伽林夏普Galen Sharp 版权所有

    -------------------------------------------------------------------------------

    原文地址:http://www.galensharp.com/Author.html

    翻译整理:心灯一盏照彻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无为-伽林-[非个体意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oi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