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村采风——天马山庄

乡村采风——天马山庄

作者: 刘爱国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9:52 被阅读648次


2019年2月17日


两天前,这里下了一场大雪。

在庄人崔海涛的引领下,乘着书香的越野车,我们一行五名摄影人走进了蟒河镇押水村天马山庄。

想不到的是,在进庄的山路上没有积雪,行驶在通村的水泥道上,一路顺风。

刚进村,就碰到了在庄头起悠闲的村民,影友们给他们拍了合影。

我问,道上怎么没积雪?村民们说,大家自发地清扫了进庄道上的积雪,就是要让来村的车能够顺利通行。

这些留在庄上淳朴的村民们,在路上清雪都是义务的。在正月里的这些天,他们并没有闲着,相互招呼着,相随着把村里村外数公里道路上的雪都清理的利利索索。

这是个偏僻的小山庄,房是石头建造的,路是石板铺设的,当村还有棵有着600多岁的老榆树。在这个景象中让人读解出了它古老又原生态的品味来。

蟒河镇素有“山萸之乡,康养福地  ”的美称,去年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农村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天马山庄被定为“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省级试点村。庄上人顺势而为提出了“建设一流康养胜地,打造中原市民旅居后花园”的新理念。

在村两委的直接部署下,庄人们在原先集体用地的旧址上,新建了农家客栈。建设中的客栈已初具规模,那一排排矗立的高大的石头墙和已经被规划好等待开工建设的工程。已鼓起了村民的信心,他们已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

虽说,这是个闭塞的小山庄,经济状况并不太好,可这里不缺修房的石头,建房的木匠和小工都是庄上人。这些不去外面打工的人,都有活干,都能赚到钱。

这个生生不息的小山庄,之所以有个响亮的“天马”名字,那是先祖们在此定居时,庄头槐树边上那高大的土丘,酷似一匹从天而降的骏马,人们以此而命名。

后来在那光绪三年的饥荒年代,庄人靠山坡上的“天麻”而得以生存,为感激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又更名为“天麻山庄”。

随着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庄上人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百姓们,总感“天麻”不如“天马”大气和响亮,就又沿用了老祖宗起下的那个名字。

庄上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记得当年挖土丘的事来。上世纪四十年代“土改”那阵子,人们挖土填沟造地,毁掉了造型酷似“天马”的山丘,虽说全庄人都参与了挖土会战,可有两人莫名其妙的成了疯子。其实这也就是生活中发生的平常事,可是那个阴阳先生,却将挖山丘的事与疯人的事联系在了一起,让后人更觉“天马”的神奇,这些都增添了的天马山庄的神秘色彩。

其实让人感觉神圣的事情是,庄上的药王庙和庄中的祭神火社,那些年这里祈祷与诵经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方圆数十里的百姓汇集在此。火社敬香,庙店拜药,天马山庄热闹非凡。

“文革”中破“四旧”立 “四新”,火社成了学校,曾经的“阵阵经声”变成了“朗朗书声”。

近几十年来,庄上的劳力们纷纷外出打工,常居人口直线下降。后来学校也迁走了,空闲的教室摇摇欲坠,又经风雨后这些无人关照的危房不经几年就都倒塌了。

曾经的往事,后人们已经淡忘。

庄上人为了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一个个都走向了外面的世界。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就要坚守在这片热土上,不是说他没有这个能力,是他就没有想着要出去。他叫王小婵。

王小婵是个将一生都奉献在这庄上的老人,他太爱这片土地了。一九六五年,王小婵在宫上村小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庄上。这一生他当过老师,当过生产队长,还做过药材生意……庄上购回的第一个农用机械设备,是他去办的,;又是他想方设法,力排困难,在山坡上将电杆竖起,让村民用上了电。

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王小婵发现天马山上有种稀少的药材“七叶一枝花”,他便做起了此药的大文章。那年他并没有费多大劲,只是用尽心思捣鼓着售卖了它,就赚下了三百多元。那会一个劳力,辛苦一年才能赚个一百二十来元。当政府奖励“万元户”时,他已存下了二十万元。他是荣光的村中第一富户。

如何将野生“七叶一枝花”能成功地在室内培育,实现规模种植,让百姓都能赚到钱。这是王小婵的初心,他于一九九一年起开始了长期的艰难的探索。

在试种期间,他将所有的积蓄都投了进去,由于前期的不成功,数年间没有收益。他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在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反复实验,终于在2010年获得了成功,他喜出望外,这年种下的四十平方米的根块,到了2013年挖出27公斤的成品,赚了一万多元, 2017年他赚了七万多元。村民们看到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后,就跟着他干了起来。

2014年他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乡土人才”光荣称号,同年六月《太行日报》发表的《大山深处的土专家》的通讯,报道了王小婵的典型事迹。

王小婵致富不忘众乡亲。2017年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邻近村庄的百姓们规模种植了七叶一枝花,发家致富指日可待。只要有人来请教,他就热情讲解,给予了免费的技术指导。

在村中采访时,有不少村民还向我念叨起村第一书记连海平。大家说,庄上的贫困户都认识连书记,他们得到过她和村干部的关照。

大家说,连书记带领党员清理河道,整理晒谷场,干的都是实事。

大家说,连书记帮助村民卖核桃、蜂蜜,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在百姓的赞扬声中,我想起了去年春天,连海平让县城莲乐旗袍队走进了押水村。美丽时尚的旗袍走秀人在打谷场上的表演,让村上人大开眼界,偏僻封闭的小山庄吹来时尚的潮流风。

今天我虽然没有见到第一书记连海平,可这位有担当的女书记就如同站在我的眼前。

我们一行五人的中午饭是在村民张占军,王林凤家中吃的。这对夫妻为了能让客人吃饱吃好,亮出了拿手好戏,铁锅烩菜配蒸馍,另外还给每人上了一盘乡村特有的待客饭:江米丸、油圪杂、软米饭……,主人说,所有的食材都来自自家的田间。

这些都是百姓们的家常饭,可我们吃的很香,久久都在回味……


以下是来自庄上的图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采风——天马山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pz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