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成长,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6月25日,高考成绩开始公布,有的家长和考生查过成绩乐了,信心满满;也有的的孩子迟迟不敢去到网上查成绩,家长们内心也五味杂陈。
看到这里,我不禁心生感慨,那些不敢查看成绩的孩子,哪个不是把“清华”“北大”作为自己美好的大学梦想呢?
作为母亲,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当孩子成绩不理想、不优秀时,自己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if !supportLists]1、 [endif]要求过高,孩子信心受挫
我的专业是学幼儿教育的,但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一直深信只有“严格”管教,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子性格安静,从小喜欢读书,但接受能力慢,说话和运动都不是强项。在“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理念的影响,从小让他学习钢琴、奥数、篮球等等特长,要求在班级、学习表现优异,但似乎一切又不禁人意,当看到出色的孩子,自己除了感叹,还有的就是对孩子开始“教育”,让他怎么样,时间久了,孩子在家里倒是很听话,但很少和家人交流,特别和我,感觉越来越不怎么讲内心话,甚至有时是敷衍。
在孩子步入高中时,偶然一次和老师交谈,才知道儿子在班级虽然成绩不突出,但是是班级的生活委员,做事认真,也热心,深得老师的喜欢,在老师印象中,儿子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阳光男孩。
通过这件事,让我知道,一贯的“高”要求,让儿子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进行交流,像儿子这种性格内敛的孩子,不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更应该让孩子把天性释放出来,鼓励他们大胆去说去做,才能在生活中培养自信。
如果一味拿着别的孩子优点和成绩,去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自然就会挑孩子的不足,有时家长可能感受不到,以为这是为孩子找差距,去提升。但这往往打击的是孩子的自信心,扼杀的是孩子的潜能。
每个孩子的差异不同,禀赋不同,我们要给他们时间,慢慢成长。
[if !supportLists]2、 [endif]带着情绪化的家长,忽略的正是孩子内心的世界
家长们忙碌一天,有时会带着疲惫、压力回家,当孩子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做时,容易大发脾气,虽然有时也尽量克制,但一旦爆发,情绪得到释放,语言就容易过激,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
在儿子7岁的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因为练琴较劲,情绪焦躁,到极点时,甚至想要去揍他。那一年钢琴作业常常完不成,这种情况断断续续持续一年。
直到有一天,我对自己说,先让我好好说话,能够练多少就练多少,等到都平静下来,再去给指正。没想到,儿子竟平静练完琴,自己开始注意错误的地方,我的内心一下释然。
当我晚上睡觉的时候,意外发现儿子放在枕边的字条,“妈妈,辛苦了!”,稚拙的字体外面,画的那个大大的心型,让我一下子感到震撼:其实你所有的付出,孩子心中都是有数的。
[if !supportLists]3、 [endif]家长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
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电脑,每天浏览手机、刷微博朋友圈,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间在刷屏中不自觉过个把小时已是常态。
而我们一边要求孩子远离网络,一边自己又看手机、电视剧,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孩子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跟着看电视、刷手机,忽略了学习。即使你去让他们看书写字,心思还是在哪部电视剧、哪个好玩的游戏上,更谈不上对读书感兴趣。日积月累,成绩开始慢慢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
而这些,可能在小学阶段不会明显,但到了初中高中开始显现,当孩子真正意识到要去学习时,由于基础没有打好,成绩提升困难,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学习不投入,安静不下来。
记得一次到农村亲戚弟弟家,他孩子十五六岁的年纪,正帮着家里打点超市,问她为什么不上学,她妈妈无奈地说,孩子硬撑着读完中学,没考上高中,想花钱学艺体或者上高职,但孩子说她也想上学,就是课程听不懂,太难受了。家里不想为难孩子,超市也正缺人,就让她到店里来帮忙。
的确,这个弟媳妇做生意是一把好手,连锁超市开了好几家,平时很难顾得上孩子的学习,虽然当时也把孩子送到不错的中学学习,但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下来,成绩越来越差,等回头再想学好考上好的学校,怎么能够赶上,更别说去上好的大学了!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当我们抱怨孩子不理想、不优秀时,其实更应该反思自己,在孩子一路成长过程,我们陪伴、引导孩子多少,又给他们做了怎样的表率?!
当然,我们不能过于纠结于高考分数,因为一张高考试卷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但却能提醒我们,美丽的大学梦,不仅需要孩子持续的努力,家长持续的滋养,更需要时间的积累。
所以,我们要向呵护树苗一样,爱护我们的孩子,因为每个人的成长,每一次成绩的取得,都需要时间一点点积累,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eStamp?��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