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自己?
爱自己,意味着珍惜自己的边界,有及时抽身离开的能力。
爱自己,意味着不让自己委曲求全、不让自己“低到尘埃里”。
爱自己,意味着相信自己配得上善待和珍惜自己的人。
只有被正确对待过的人,才能知道怎么正确对待自己、好好爱自己。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好的关系中获得“修正性的情感体验”,覆盖原来被内化的糟糕体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649208716c585eb5.jpg)
为什么很多关系一开始给人石破天惊的感觉,其连接之深刻,情感之热烈,很容易让人有真爱的错觉,到最后却令人身心俱疲,黯然退场?
为什么你以为的“真爱”,值得你飞蛾扑火,事实上却只是“自己对他人固执的坚持,使这段关系产生了牢固而深刻的假象”?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爱和幸福,如何去分辨一段关系是真爱还是情劫?
为何明知是劫难,却还是有致命的吸引力呢?
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走近那些情路坎坷的女生,你会发现她们往往都缺少爱自己的能力。
没习得爱自己能力的人,往往内化了很多被错误对待的体验。
在成长过程中,她他们或许大有量被忽略、入侵和漠视的体验。
这种施虐性的体验,会被内化成为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也会不自觉吸引大量负面关系。
这可以追溯到婴儿与养育者的关系。
在母婴关系中,深度的连接意味着自己可以真切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延伸到对方那里,是被接纳和欢迎的。
具备了这样的基本感知,才可以专注地投入到原初关系,并将关系模式带入到成年后的其他关系里。
如果在和妈妈的关系中,这种感觉没有充分表达,成年后与其他任何人的关系都会很单薄。
低情感密度的生活,是让人感受不到存在的。而只有“痛感”,才让人感觉到自己是真正活着的,痛苦便意味着存在感,甚至会认为痛苦就等同于爱。
有已婚女性曾坦言:她老公对自己很好,她的婚姻可以说很幸福,但她总觉得缺什么,且经常梦到自己的初恋男友。
其实初恋男友对自己一点也不好,反而经常冷暴力。但在她眼里,他才是她的白月光,她的“真爱”。
她像很多人一样,并不知道真正的爱应该是什么样:以为痛感就是爱,以为自己不断投入和付出就是爱,以为得不到却掏空自己,就是爱……
这源于幼年母亲对待她的方式。
事实上她自己小时候就活在无回应的世界,母亲永远是一副冷脸,像一座冰山一样。
有次母亲出门,她也想跟着,于是追在她后面跑,还摔了一大跤。
她在她身后哭,可是母亲还是毫不在意,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这种不被爱、不被接纳的感觉被被内化。
所以,缺爱的人,特别容易被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吸引。
他们对关系的回避和不在意,往往会给人一种稳定、不依赖他人、内在有安全感的错觉,而这正是缺爱者自己缺少的东西。
缺爱的人也很容易被那些和养育者有相同特质的人吸引(找爸爸/妈妈),其实是希望在相似的关系版本中找到不一样的结局——即,自我证明。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一次次被进入反复的相似的关系中,一次次自我证明的结局不言而喻。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9841e36c4604f2e4.jpg)
如何才能在关系中遇到对的人呢?
首先,要觉察并信任自己的感觉。
喜欢,就靠近;痛苦,就断舍离。你的感受,永远是最重要的保护自己的武器。
其实没有人会真的喜欢痛苦的感受,如果你在痛苦中“欲罢不能”,就需要学习觉察。
但很多人在感受到痛苦和伤害时,首先是会自我攻击的:
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
我该怎么提高自己,才能改善关系?
他一定有苦衷,他也不容易, 我需要更多的体贴、忍耐、反思……
不要怀疑你的感觉,不要否定自己,不要在痛苦的关系中停留,要让自己拥有勇敢抽身的能力。
当然,不是劝分,即使你选择留在关系里,也要有离开的能力,需要离开这个过程,然后才可以谈情感修复。
当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就会越来越确定自己的感受。当别人给你一巴掌,你需要做的是还回去,而不是站在原地自我怀疑。
另外,要拥有对关系和他人祛魅的能力。
很多人以为绚烂的感觉就是爱。有些人在关系最初,可以表现得非常柔情和绅士,但其“唐璜综合征”的本质,使他们一旦过了激情期,就会立刻从“深情”切换到“无情”模式。
有的人很善于提供情绪价值,可以创造极度浪漫美好的体验,但一旦走进生活,才发现其自私的本性。
绚烂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但是,极致绚烂,归于平淡,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有些人非常清醒,不会让自己踏入“情劫”。因为他们能看透热烈之后的灰烬、激情背后的空洞。
我们往往很容易理想化,但往往忘记了:外表过于美丽的东西,往往深藏剧毒。
如果过度迷恋绚烂、总是很容易理想化他人,就需要察觉,这其实是一种自恋缺陷的呈现。
是你的潜意识在表达:你只有无比完美,才能配得上我。
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安宁、踏实、平凡美好的感情,才是真爱。
真爱的来临,往往不会惊天动地,却是“润物细无声”,是温暖美好,是托举自己的力量,是需要时始终在场,给你足够安全感的那个人。
放下自恋,对理想化祛魅,接纳自己、他人和生活的平凡,循着平淡的生活轨迹好好经营自己,就是收获真爱的起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3f2179d190c3e774.jpg)
经营好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女性的自我成长。
习得爱自己的能力,自我丰盛。学习关系中的相互满足,互相成就。
爱自己,才能吸引正向的关系。爱自己,才会有人爱。
因为我们只有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才会正确对待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缺爱的一面,安全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去寻找的命题。
如果一个人理智上知道应该放下,但总是做不到,就需要找到心理上的卡点,建议去做心理咨询,能更快切中你的原因,疗愈儿时或内在的伤痛,将缺爱求爱变为自爱,再选择人经营婚姻,才会更稳固。
缺爱,就容易忽略对方身上负面的东西,只贪恋那点情爱的甜蜜温暖,想要尝试被爱的滋味。 但最后的结局,往往是:想要爱,但一生得到的只有不被爱。
如果很缺爱,我们就应该去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爱,去学习爱的艺术,在关系中学习怎么爱。
关系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人看清自己。
从对方如何做,能够看到“原来我是这样”。这是一个人人跳出自我,获得成长的重要一步。自我认识比那些所谓的伤害更加弥足珍贵。
如果一个人人能完成这种跨越,在成长中获得自尊,下一步确实有可能获得更成功,更幸福的人生。
进入到一段关系不仅是要满足我们儿时如婴儿般的需求,更多的是关注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我们儿时的主要需求是安全感;但当我们成年,我们更多的需求是成长,以及发展自己的潜能。
所以成年的亲密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能够彼此支持、成长,一起发展出智慧、创造力、力量和激情。一段好的亲密关系是两个人在一起后彼此变得更好,而不是相互内耗。
我们经常只关心如何寻找一个理想伴侣,但亲密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于,它能帮助我们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理想伴侣。也就是通过看清、反思、理解、成长、给予,自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一个女人比外貌更重要的特质是“疗愈力”。有疗愈力的女人会说鼓舞的话,会说夸奖的话,会说共情的话。男人会对这种女人产生心灵上的依赖,不管男人曾经遭受过什么样的挫折打击,都会被这种女人接纳、承载、慢慢疗愈。这样子的女人又怎么可能会被替代的了呢。
女人真正的逆袭,绝不是从她找到某个男人开始,而是她真正的觉醒后,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勇敢地直面了她的命运,竭尽全力打拼。
做为女性,要告知自己,如果老公冷暴力你,这并不是你任何努力可以改变的;你也不再是那个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就会痛不欲生的小女孩了,你已然成为了自己的大女主。
想要什么不需要经过男人,不需要到男人那里寻求,可以自己直接去创造,去体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无论有过多少严重的童年创伤,而昨天的子弹已无法再穿透今天的我。
今天的我,觉察到那些无法实现的自恋幻想,不再期待任何人为我的痛苦做出改变。自己直接去创造,幸福就在当下。
如果你想学会爱,坚持每天做三件事:感恩、赞美和祝福。
每一天都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爱自己、爱这个世界。 每一天发自内心地、真实地、无条件地去欣赏、赞美,每一次赞美,都是发现美的过程。每天发出一份纯粹很简单的祝福,发自内心地为别人的成长而感到喜悦。
通过每日的“感恩”、“赞美”和“祝福”,来滋养对自己的爱、对别人的爱,并感受这种爱的流动。
不管你缺少的是什么,把自己的位置找对,重新塑造自己的角色,写好新的故事。
人生如梦,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大戏,只有自己走出悲剧,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喜剧。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b6556c16c265156b.jpg)
后记:
所以,改写人生剧本,就要破局。就像乔老师的故事一样,多次遇到和妈妈一样需要被拯救、脾气不好的女生,背后的动力模式是自我实现——自己可以让坏脾气女生变好的自我证明,自己的忍让、妥协并不会让对方变好,反而是向反方向走得越来越远,结果是自己一次次受到伤害。最后,他终于明白,打破原生家庭的局限,找脾气好的、对他好的女生,就是他现在的太太,他收获了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