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曰更3000字的苦与乐(3)

曰更3000字的苦与乐(3)

作者: 椰岛晓露 | 来源:发表于2023-08-29 23:04 被阅读0次

          2023年8月25日  星期六    阴

      8月20日的日更3000字的主题是“期待”,今天完成。

      如果说8月13号我写《拔苗助长》那天最困难的是:思维暂时打不开、坐车外出访亲观景没有写作环境、时间零碎无法保证写作时间,那么8月20的“期待”让我经历了长达5天的“卡文”,这正所谓“一周一坎”,而且这一次的卡文时间还长。今天,我就想写写这次卡文的情况。

                        01 关于素材

      素材收集情况:8月20日一起来,我就搜索主题词为“期待”的文章来阅读,筛选了我最满意的几篇文章,做了16K大笔记本7页的笔记:

        一、《余生最好的活法:减少依赖,降低期待》的主要观点是:依赖越多,伤害越大;期待降低,失望变少;你的独立,就是你的底气。

【依赖越多,伤害越大】故事:小丽对男友的依赖。

【期待降低,失望】心理专家的幸福公式:幸福感=目标实现值÷目标期望值

    在目标值不变的情况下,期待值降低,幸福感才能越高。

    故事:一对清贫的老夫妇,丈夫买了马换成母牛、羊、鹅、母鸡、烂苹果的时候,丈夫与人打赌是否会挨揍,结果妻子说:“太好了,可以做苹果馅了。”丈夫打赌赢得了金币。

    金句:莎士比亚:“所有期待都是一切精神痛苦的根源。”

【你的独立,就是你的底气】富兰克林说:“两个口袋空空的人,腰挺不直。为什么呢?因为你会求人。”

例子:董明珠的故事。

狄更斯说:“一个强者,不向命运低头,才会迎来命运的青睐。”

    想要的东西,自己争取,不看人脸色;想要的生活,自己努力才,更有底气。

      二、《人生后半场:少期待,少比较,少纠缠》的主要观点是:少期待,少比较,少纠缠。

  【少期待】很多时候你以为只要自己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却忘了有些人你对他也只是敷衍你,很多时候你以为你真心实意不过是一场火哄骗。例子:雪儿乔迁新居,她去帮雪儿,等自己餐馆开业,雪儿说自己在外地,迖老公却看见雪儿在遛狗。结论:期待值降低,就越容易获得满足,越容易得到快乐。

  【少比较】涂磊说:“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模仿别人,不是在过自己的日子,而是在羡慕别人的生活,不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是在抄袭别人的快乐。” 如果人终其一生都避免不了比较,那不妨换个比较的思路,你去医院看看,其安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你去墓地走一走,好好活着才是最大的财富。

  【少纠缠】例子一:刘震云《一地鸡毛》,“豆腐”烂事。你越是在烂事上纠缠事情就会越来越烂,结局就会越来越糟。例子二:《我不是潘金莲》,20年打官司,就想告诉大家:“我不是潘金莲。”

    玛利亚·罗宾森:“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创造全新的未来。”

      结语:少些期待,不高估关系,不低估人心,亲疏随缘,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

      三、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期待低、少索取、有距离》的主要观点是:少期待,少索取,有距离。

      【期待低】例子:电视剧《亲爱的自己》,李思雨与王子茹竞选。“你在别人心中的实际位置,永远比你认为你在别人心中的位置低得多”。

    【少索取】例子:知乎故事,帮同事孩子写作文、帮同事写报告书、做PPT……人一旦所要的多了,便会逐渐忘记别人的恩惠,置之为理所当然。

  【有距离】例子:青山二郎、小林秀雄是日本昭和时代“文坛双星”,但是青山揭小林的短、说他不好、还发酒疯,最后两人断交了。金句:李叔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君子之交,总是熟而不逾矩,亲而不狎,方能与其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四、《与自己和解的3个方式:放平心态、放慢脚步、放低期待》:放平心态,过往不恋;放慢脚步,当下不乱;放低期待,未来不迎。

    【放平心态,过往不恋】例一:《我不是潘金莲》,假离婚:为怀二胎;20年上访。张德芬:“你不原谅一个人,一直怨怼他,其实痛苦、受怕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对方。宽恕,其实是放过自己,不是为了别人。”例二:潘石矻,怨恨、愤怒不还钱、伤害、欺骗他的人,列了一名单后付之火炬,重拾友谊。

    刘同《向着光亮那方》:“过不去的事要过去,放不下的事要放下,翻过一页,才能书写另一页,事过境迁再阅读,才有往事繁花似锦,回忆温暖如初。”

【放慢脚步,当下不乱】日本博主Fumio,垃圾堆积,家庭拥挤,最后只留150件物品。

蒋勋:“我们忘记了,缓慢也是一种速度,与会、婉转也是一种抵达的方式,慢下来,体会缓和的悠闲,速度有了人文的质量。”

【放低期待,未来不迎】余光中:“期待是一个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有限的人事,无法承载无限的期待。

    五、《永远不要期待别人懂你》的主要观点是: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不理解你的人,解释永远是多余的;成年人的世界,有人懂是幸运,没人懂是常态。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不理解你的人,解释永远是多余的】

【成年人的世界,有人懂是幸运,没人懂是常态】

      六、《永远不要期待别人懂你》的主要观点是: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不理解你的人,解释永远是多余的;成年人的世界有人懂是幸运,没人懂是常态。

    《人间失格》:“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不会有悲痛来袭。”

    消灭痛苦的最佳方式,是降低期待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故事:买花故事。女孩的母亲去世,同事约团购买花,她拒绝五六次,最后崩溃了。结论:山不懂海的磅礴,海不懂山的沉默,事情没有发生在同事身上,她无法理解女孩那一刻的悲痛。

      白岩松《痛并快乐着》:“一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你的世界下了雨,湿透的是你,着凉的是你,需要默默承受这一切的也是你。

【不理解你的人,解释永远是多余的】

长大后,却慢慢学会了独自咽下所有的委屈,学会了自愈 明白了有些事情,只能自己懂。

    故事:电视剧《小敏搬家》,下面有个男笔友,却被误认为暧昧。离婚后去北京闯荡。

    许多事情是不需解释的,对相信自己的人而言,解释是多余;的,对不相信自己的人而言,解释是没有必要的。

【成年人的世界有人懂是幸运,没人懂是常态】稻盛和夫说:“压力大到快要崩溃的时候,也不要跟别人说,也不要觉得自己委屈,没有人会心疼你。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该干什么干什么。在崩溃中继续前行,这才是一个成年人的修养。”

    结语:

    《寒风吹彻》:“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的过冬。”

      世间的悲喜并不相通,不需要到处解释自己,永远不要期待别人懂你。

      余生很贵,愿你知自己的冷暖,懂自己的悲欢,活得潇洒自在,做自己的摆渡人。

七、刘轩等著:《照顾自己的情绪是第一免疫力》

      降低自己的期待值,这样现实中的收获就容易与期待值产生积极落差,从而刺激多巴胺的大量分泌。

      拜托别人做事情,给下属布置完任务之后,对他们的期待值不要太高,这并不是对他没有任何期待。

      调整期待值、预测值有时不能对别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值。有时候我们也要降低对自己的期待值,多看成功的地方,做得好的地方。

      痛苦也能成为动力。品尝美食,遇到开心事时,人脑会分泌快乐物质,另外,为了缓解痛苦,人脑和身体也会分泌快乐物质,而这些快乐物质会让人更加快乐。

      要想让这种现象(痛并快乐)成为可能,需要反复多次体验适度的辛辣或疼痛,头脑通过这些学习经历学习到这种程度的辛辣或疼痛“无害”或“没有危害”。

      “跑步成瘾”也和痛苦刺激有关。人们在进行长跑锻炼的过程中,肌肉、关节、心肺等各个部位的状态信息,会不断输入大脑。我们知道,长跑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坚持跑过最痛苦的阶段(极点)后,我们头脑就开始大量分泌快感物质,从而使跑步者进入一个兴奋、忘我、不知疲倦甚至如痴如醉的状态。这和痛苦刺激的原理非常相像。

      学会控制期待值。促进多巴胺分泌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期待值、预测值的落差。如果期待值过高,现实中的收获就难以和期待值产生积极的落差,从而难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因此,我们要适当降低期待值,这样现实中的收获就容易产生和积极落差,从而刺激多巴胺的大量分泌。

              02放弃 “期待”观点文的写作

      有了那么多素材,我就真地能写出文章吗?不一定。

      8月20以来,我就是写不出这篇“期待”主题的文章,但我又不愿意放弃。

    8月23日,经过我的思考,我拟定了一个题目:《会画一条线就懂期待了》。我主要想写一个人要正确的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期待:对待自己的期待要高一点,对待别人的期待要低一点。“一条线”指的“期待值”。

      提纲:

      一、导入:会画一条线就懂,期待值了

    二、对自己:画高一点线

    (一)先画高一点线

    (二)正视合理区间

  (三)走出人生低谷

      三、对别人:画低一点线

    (一)画低一点

    (二)回报高了是惊喜

    (三)低于预期是常态

    四、结语

        按照这个提纲写观点文,我如果要写,还是可以写成的,但是我预估,我写得不会太顺利,但我不排除以后我能写出一篇“期待”的观点文但通过上面的素材积累,我还是理解了“期待”的一些观点和心理学原理、拟标题的方法。徐则臣说的“阅读式写作”,就是为了去写作而阅读。我觉得我也做了案头工作了,这些素材观点都不能恰好地用上。如果要写,就是徐则臣说的“硬写”。矛盾和纠葛中,最后放弃写观点文。

                        03另起灶炉

      8月25日,我决定以我“嫂子”为中心,写一个“期待”的故事文。

      题目:《期盼》

      提纲:

        1.妈,我祝你活100岁,我服侍你

        2.小儿媳,生个胖儿子吧

        3.大孙子,考个好大学不难

    提纲拟出来,我发现这个文章就很好写了,因为所有的生活事件我都经历过,这些就是拈手而来的素材。

      这次,我顺利完成了挑战文,顺利解决了卡文问题。

      如果我是记者,发生了卡文现象怎么办?明天就等着要发表文章,今天还是写不出来;通融一下,明天再写,明天还是写不出来;再通融一下,后天还是写不出来……20日的文章,5天后25日熬出来,你说,这记者还要不要当?恐怕是下岗喽!那么这个不利事件给我的启发是什么?多练习写文章,广泛地练习写文章。如果随便给你一个题目,你都能写出三五千字,不是碎碎念,而是观点文、故事或与历史文化拉上关系的可读文章,或许这才是有了基本功。转念一想,我由观点文转到了故事文而完成任务,这就说明要写作思维极需灵活性。如果我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那我就不会卡在非要写观点文那里。那么,一个主题,要是我又会写观点文,又会写故事文,那不是“一鱼多吃”了吗?目前,我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我应该有这个意识。

        God    bless  me!(上帝保佑!)

    (本主题挑战文完成字数:5100字)

相关文章

  • 慈悲为怀

    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与乐之心曰慈,拔苦之心曰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怨亲之念而平等一...

  • 独阅乐不如与人阅乐

    独阅乐,与人阅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阅乐,与众阅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曰:独阅乐不如与人阅乐。

  • 日更的苦与乐

    我从今年的1月中旬开始日更的,是在失眠的收音机的强力推荐下来的,和他的日更前后错不了几天。 刚开始新鲜感十足,每天...

  • 日更的苦与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是文天祥千古诗作《过零丁洋》中自叙身世的经典句,拟好本文的题目文天祥大作的起始句...

  • 日更的苦与乐

    日更是辛苦的 每天必须写一篇文章发布,在有想法有时间的时候,这个很轻松,但有时一整天在忙,没有时...

  • 日更的苦与乐

    日更挑战是一项任务,在不断码字的过程中也渐渐变成了习惯,每天一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就是想看看简书的状况。 一个新增的...

  • 【自我管理6】写作是苦,输出靠自己,如何构建自己的输出体系,提升

    1 写作的苦与乐 写作很苦,坚持写作更苦。 坚持写作不重复自己,不重...

  • 每天一句话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 《孟子》 梁惠王 (下) 第一章

    经典语句: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

  • 伤痛(其二)

    哭笑交加晴与雨, 乐咽相容苦更痛。 悲伤过头笑中愁, 泣不成声苦中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曰更3000字的苦与乐(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yo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