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望洋兴叹|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NO.1019

望洋兴叹|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NO.1019

作者: 曹老师大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23-12-06 22:51 被阅读0次

【成语】

望洋兴叹

【拼音】

wàng yáng xīng tàn

【释义】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处】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解释:于是河伯才转动面目,望着海洋对海神若(若是海神的名字)感叹说。

【近义词】

无可奈何 爱莫能助 无能为力  仰天长叹 

【反义词】

目空一切 妄自尊大

【成语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

      每年秋天,雨水都按时到来,千百条河川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地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的外形。于是乎,河伯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河伯(黄河之神)欣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今为渤海)。

       他向海遥望,看不见水流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看法,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叹气的说道:“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己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面前,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

      海神北海若说:“井底的蛙,不能跟它谈海之大,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的虫,不能跟它谈冬天的冰,因为它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知识浅陋的曲士,不能跟他谈大道理,因为他被拘束于狭隘的教育。现在你走出了水崖河岸,看到了浩大的海,才知道你的鄙陋,你才可以同我谈论大道理了。

      天下所有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百条川流都归注到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止而不溢出;从尾闾流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流尽而又不空;无论春天或秋天,大海总没有变化;无论干旱水涝,大海永远没有感觉。这就是大海胜过江河水流之处,海水不能以容量来计算,但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象太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请你想想四海在天地之内,不就象一小块石头浸在大湖里吗?整个国家在四海之内,不是象太仓中的一粒细米吗?世上的物类数以万计,人只是万物之一。

      九州之大,住了许多人,生长了许多谷物粮食,通行着许多舟船车马,人也只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比较起来,不是象马身上的一根毛吗?古代三王五帝所要继承和争取的,讲仁义的儒者所担忧的,讲任劳的墨家所努力的,都是这些东西。可是伯夷却为了节义之名而辞让不受,仲尼为了显示多知博闻而讲个不停,这是他们在自我夸耀,不是像你刚才自夸其水之大一样吗?”

        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造句举例】

刘老伯儿子得了重病,面对高昂的医药费,他只能望洋兴叹。还好有政府帮助,才让他的儿子顺利看好病并健康出院。

 小刘记错了时间,只能望着远去的列车望洋兴叹,要是能早出门半个小时,也不至于赶不上这列火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望洋兴叹|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NO.10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ad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