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公众号的时候,看到咪蒙发布了《是的,我要离婚了》的文章。第一时刻是在想,呀,这篇文章的标题不错,代入感十足,或许又会戳动大众的某根神经。点进去才发现,哈,原来是她自己要离婚了。
关于罗同学还有唯唐的故事,我总感觉比我关注咪蒙更早一点。虽然咪蒙的文章标题党、打感情牌,或者有时候还有点偏激,但对于她个人,我始终相信,每个努力的人都很美。
然而,看到她离婚的消息,我竟然有些莞尔,或者是遗憾。原谅我世俗如常,总觉得婚姻应该完美点才对。
这种怅然若失,勾起了我某些深刻的回忆。就是你曾经认为很相信的东西,突然间崩塌了。你曾经认为很美好的事物,突然普通了。说得严重点,是你曾经视为信仰的一切,没有了。
于是,你在这个世界去寻找点什么,但那种丢掉了东西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在今天,这一个也许跟信仰没啥关系的事件里,我终于明白:把别人视为信仰,不如把自己活成信仰。

01
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是在研究生的课程上。室友对柴静的评价站在了反面,简而言之,就是她缺乏新闻的专业,相对矫情。
我是震撼的。我考上研究生,是靠柴静的。记得修双学位的时候,有一门课需要出境。说什么呢?我选取的柴静的某一次演讲。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每当背到这里的时候,内心就特别地慷慨激扬。
考研的生活孤独寂寞,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自己就点开《看见》,去看柴静的节目,去寻找那些普通人身上本质的光辉。
靠着这样的坚持,我成功了。然而,在研究生课堂上,我头一次听到同学们对柴静的评价,原来,我奉为完美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有瑕疵的。
更深的打击来自于《穹顶之下》。业界对这个片子的看法褒贬不一,那个时候我终于承认,我所信仰的一个人物,因为某种原因不再完美了。
小时候大人们总让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可是当榜样也有着普通人的样子的时候,我们竟然是无法接受的。
02
这件事情以后,我对于一个人的崇拜越加谨慎。包括对很多曾经特别羡慕的事情也愿意平常心处之。
毕姥爷隐退了,实话实说的崔永元也不好了,包括最近的朱军事件,仿佛一切曾经美好的人和事物都被扯下了遮羞布。这些人,不过是些普通人吧。那些光鲜的外表,又能够存在多久呢?
我终于开始相信,世上一切皆是平凡。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起今天的刘强东事件。虽然最新消息表示,刘已经回国,且正常开展工作。不论事情真假,但这又让吃瓜群众吃了一惊。东哥与奶茶妹妹的爱情何其美好,怎么突然就出了这么个幺蛾子?
“怎么可以这样呢?”这是看到很多新闻以后,我们的第一反应。如果这件事情关系到你的偶像,你会更加大跌眼镜。
记得曾经有一个说法,即中国人没有信仰。不信佛,不信基督。有人信dang,有人也不信。在没有信仰的时候,你的偶像你的理想会成为你的信仰,但可怕的是,他们往往崩塌地太快了。
03
经历了没有信仰、盲目信仰、信仰崩塌的过程以后,我渐渐明白: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活成信仰。
信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去检测自己的信仰。这或许是新的生活给予我们的能量。
我学会对所有过于光鲜的东西保持警醒,无论是人还是事。去学习别人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接受他身上的缺点。把柴静身上的那种细腻学习,但也要多尊重科学,以更为专业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学习刘强东身上关于商海的战术,少关心别人身上的轶事。承认毕姥爷和崔永元在媒体上的专业,忽视他们其他方面的不完美。
汲取那些好的,揉进自己的生命里。慢慢地活成自己的样子。这样,你不再为一件事情而摇摆不定,而是坚定我心,岿然不动。
这或许就是成长本身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