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期手机还是极其罕见的奢侈品,大学生的通讯工具主要还是书信和固定电话。课余时间也不是靠打游戏消磨时间。
学校附近有好几个电影院,每到周末宿舍的门缝里就塞着各个影院的广告。通常是一晚上连放两场,五元一晚上,其实放的都是录像。学校里面也有电影院,周末会放一场电影,两元钱。每到这时我就会拿着几张影讯开始比较,选出自己想看的,然后在宿舍里找同道之人。因为我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寻找同道中人,舍友们就送我一个外号——影迷协会会长。
后来到大四时换了校区,没有了电影院,但是图书馆每晚七点都放映英文影视,一元看一部。大四时最后一个学期学业不是很忙,大多数时间是在查资料写论文,晚上又更多的空闲时间,去图书馆看英文影片几乎成了我的常态。我下午会去图书馆看一下通告,然后在宿舍招呼影迷们,晚上同去观影,这个会长的名头就越来越名副其实了,同学们有时会直接问我:“会长,今晚是什么片子?”
当时看过很多的片子,周星驰的喜剧,阿诺施瓦辛格的大片,汤姆克鲁斯的谍中谍系列,哈里森福特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等等。还有一些老片子《燃情岁月》、《阿甘正传》、《云中漫步》、《廊桥遗梦》、《泰坦尼克号》、《珍珠港》等等。
因为那些片子都是英文版,自我安慰我不是在娱乐是在练习英文听力。说实在的,当时的英文台词我还是跟不上的,只能时眼睛紧盯着中文字幕,耳朵在紧张的捕捉熟悉的单词,脑子在迅速的拼配眼睛和耳朵收到的信息,看一场这样的电影一个字——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