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我们分明是见过面的……
在三月桃花芳菲,四月杏花梅雨中见过你
在“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的初夏见过你
在“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的秋意里见过你
在“水昏云淡, 飞雪满前村。”的冬日里见过你
…………
江南,不就是那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雨巷的姑娘
江南,不就是那个划着小船在暗香浮动的莲叶中采莲的女子
江南,不就是那个背着竹篓、戴着笠帽在掐采茶叶的村姑
江南,不就是那个穿着蓝印花布衫,坐在乌蓬船头送藕的水乡女儿
…………
江南,陌生又熟悉、疏离又亲切的江南
走近你,你就在眼前
是你吗?那个一直浸泡在烟雨诗意里的——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1. 江南忆· 诗意西子
到杭州,西湖是一定要去的。
第一次游西湖在十年前。
对其记忆,是坐上船,听着播放风光片般的对西湖美景的介绍,左边是什么景,右边是什么景,游客木然、机械地像听到口令一样整齐地向左、向右转动着脖子。想看看断桥、雷峰塔长什么样,船早已匆匆驶过,好像开船的、放广播的都是例行公事。
今年十月临时转道杭州。
到杭州已是下午三点多钟,第二天中午要赶着去绍兴,时间有限,决定重游西湖。
住的民宿就在西湖附近,步行在栽满梧桐树的林荫大道上,十月中旬的天气温和而凉爽。很快走到了西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廊桥、垂柳、有几百年历史要穿破天空的巨大香樟树。空气里有“三秋桂子”的味道,桂花是杭州的市花。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西湖很大,100多处个景点,也没有非要看哪个景点,走哪儿看到哪儿,反而闲适,就这样走走停停,拍拍照照,碰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正好有导游讲解,顺便了解了“花港观鱼”的来龙去脉。
康熙三十八年,玄烨驾临西湖,题书“花港观鱼”,刻石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碑分为阳文和阴文双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的字,这在我国碑林中仅此一块。乾隆作诗有“花家山下流水港,花著鱼身鱼嘬花”之语。
还有种说法:“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一生崇信佛教,向有“佛爷”、“善人”之称。他孙子乾隆爷也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鱼”字底部的四点,本为火字,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鱼”字底部的四点改写成了三点,意在让鱼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里,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之意。
此时的红鱼池锦鲤在池中结队往来,泼剌戏水,鱼欢人乐。
沿着廊桥走,湖水涟漪,湖中残荷枯叶,虽错过了“接天莲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季节,“留的枯荷听雨声”也是不错的。没有细雨,眼前鱼儿游,微风吹,枯荷摇曳,也是另有一番景致。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天渐渐暗下来,西湖十景之一的雷锋夕照没看到。
湖对岸雷峰塔上的灯亮了起来。
看到雷峰塔,自然就想起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
不过“雷峰夕照”的真正出名,还得感谢北宋隐逸诗人“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夕照全村见,秋涛隔岸闻。”至此雷峰夕照之说不胫而走。
对于这座塔,没有特别想去登上它。
听景未必一定要看个究竟,可以饱耳福,又可以保留遐想的空间,远远眺望,让传说继续着传说。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湖边有渡船,可以到西湖音乐喷泉。
坐在船上,湖水微澜,抬头望月,皓洁的秋月当空,和雷峰塔相映成趣、水月相溶。
“四时月好最宜秋”,不期之间竟收获了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而以泛舟湖上流览秋夜月景为胜。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巡幸西湖,御书‘平湖秋月’匾额,从此,景点固定。现如今的平湖秋月观景点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
船停,登岸。
随人流去看音乐喷泉。人越走越多,有本地休闲市民,也有外地游客。到了目的地,观赏音乐喷泉的好位置都已站满了人,躲开人群,看见挨着西湖边有一个露天喝茶观景的好去处,自然是收费的,进去的人稀稀落落,上前询问一番,有各种茶水售卖,要上一杯西湖龙井,选好最佳观景处,岂不惬意。于是落座,静等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的西湖龙井茶。
西湖边喝西湖龙井想想也挺有诗意的,“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在这儿就别想能喝上女儿红了。
“你好!你们要的两杯西湖龙井,请付196元。”错愕间问:“一杯98元吗?”
“对,你们喝的是特级西湖龙井”服务员一脸温和谦恭地说道。
“哦,那好吧……”
喝的是西湖龙井吗?没有品饮出书上说的西湖龙井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是茶道不够深?还是这西湖龙井……?
不知是龙井成全了这里的茶,还是这里的茶成全了龙井?
不过西湖音乐喷泉还是赏心悦目的。
毕竟西湖边喝茶的位置极好。
梁祝音乐响起,绚丽的灯光、变幻的色彩、喷出多种形状的水柱、水雾、水球把西湖装点的流光溢彩。
音乐喷泉结束,人们陆陆续续散去。
赏游西湖的人们
也许都在寻找心里那个属于自己的西湖梦吧!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余秋雨在他的《西湖梦》有一段这样写道:
“……可见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
诗意是西子。
见与未见的西湖,它依然在氤氲生烟的诗句里,在留白的水墨丹青中。
也许还会去重游西湖,不是为了诗句,为了传说,为了这里曾有多少名人遗迹,只为慢慢细看山与水。
写于2019年10月3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