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上、讲座中,常有家长说:“我没办法控制我的情绪”。“我发了脾气才有用,但看着孩子的眼泪,我就又会后悔。”
也有家长说,面对孩子,我忍着愤怒,把自己憋得内伤。
今天就来谈谈家长情绪的影响和学习如何表达情绪。
当家长愤怒时
有一天,我非常生气,我推搡我的女儿,还对着地大喊大叫。她哭了,然后很生气地说:“你不能这样对我,妈妈!”
我马上停了手。意识到,她是对的,找没有权利这样做,我的行为会让她害怕。此时,我神经紧绷,但这也不是我可以伤害孩子的理由:在面对自己的妈妈时感到恐惧,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伤害。
女儿的话令我冷静下来,我向她道歉,并把她抱在怀里安抚。
又有一天,我不知道因为什么,非常突然地对她说:“你真烦人!” 她看着我,反驳说:“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妈妈!”
“......哦,你说得对,我的确没有权利这么说你。”
我深呼吸一口气,坐在她身边,接着说:
“我刚才这么说是因为我生气了,我的大脑盖子打开了,我不应该那样说你,而是应该告诉你我生气了。对不起,宝贝。”
人无完人,出于防御,我们都习惯把属于自己的困难转嫁到他人身上,为自己找一个出口。
而每一次发了脾气之后,我们都幻想着不会再有下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情况,因此,我们不必太苛责自己,要求自己变成一个“完美家长”。
同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允许孩子去体会这种不公正的感觉并把它说出来。
孩子生气并且冲我们表达不满,是正常的,很多时候,孩子的反应能够让我们找回理智,才能让我们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并且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如果大人或者另一个孩子讽刺、伤害、侮辱或者讥笑一个孩子,而他无力回击或不敢回击,那么这个孩子可能已经遭受这种伤害很长一段时间了,孩子失去了内在的力量,这种情况,是需要引起极大重视的。
同理,在亲子关系中,如果家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做到尊重孩子,那么即使父母在某一个极端生气的时刻对孩子大加责骂,也不一定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创伤。
因为亲子间的情感储蓄足够多,孩子不会轻易地因为父母一次的责骂而否定自己、对父母的爱丧失信心。
但在心理咨询中,也会遇到,家长在一个敏感时期说出某个不恰当的词,孩子在多年后依然有心理阴影。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最好不要冒这个险,警惕自己在愤怒状态下的“口不择言”。
家长只有了解自己的感受,不把自己的情绪转嫁给孩子,才能关注自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如果把错误归咎于孩子,家长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表达自我的、正当的愤怒
我们也常遇到一些家长,由于害怕让孩子受到精神创伤,从来都不发火。他们深深隐藏起了自己的需求,一直压抑自己的感受。
孩子是最好的感知者,特别是情绪的感知。孩子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把父母没有发泄出来的愤怒背负在自己身上,而且以后会把它释放出来,而他自己其实并不确定这腔怒火从何而来,因为它本来就不是来源于孩子的。孩子可能像暴君,面对小小的挫折也会火冒三丈。
你常常会看到,一个看起来特别温和的家长,有个暴躁的孩子。这种情况下,并不是惩罚导致的后果,也不是因为父母过于严格,而是因为父母压抑了自己的怒火。
情绪管理就好像治水,宜疏不宜堵,正确的表达情绪,就能够既不会在失控状态下伤害孩子,也不会一再隐忍让孩子背负上本不该承担的情绪包袱。
在家长课上我会教给家长们用“我”来表达情绪。你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尝试表达,只需要试一两次,你就可以看到自己有什么变化,也可以看到孩子会有什么反应。
感知身体中情绪的能量
你可以感受一下内心这股怒火的力量,让它蔓延到全身。好好感觉一下身体的变化,什么都不要想。
明确自己生气的真正原因
孩子的所作所为只是一根导火索,那你生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你觉得自己很没用吗?你送孩子上学迟到时,害怕看到老师和孩子责备的眼神吗?你上班迟到时,害怕看到老板责备的眼神吗?是因为你在家里什么都得做,烦得要命,你的丈夫却慢悠悠地下班回家吗?还是因为你母亲刚给你打电话抱怨她多么孤独,并为她静脉曲张的毛病诉苦?或者因为你已经筋疲力尽,很想去看看电视上的比赛节目?
也许,就在你意识到真正让自己生气的原因的那一瞬间,你的怒
火马上熄灭了,而且你会被指引着把自己拥有的能量用在应该做的事情上。
所以,你要对孩子说明你的情况。这样,行大于言,他也会学着像你一样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然,更常见的情况是:你内心的怒火越燃越旺,这时候也分两种情况:
------与你的孩子无关。
------与你的孩子直接相关。
A、 与你的孩子无关:
告诉孩子,你因为某件事情生气了。告诉他真正的原因,不要担心这会损害你的朋友、同事、母亲、父亲或者婆婆的形象。你要维护的应该是你孩子的利益,不要让他承担与他无关的责任。
告诉孩子你需要离开几分钟,让自己冷静一下。你可以走进另一个房间,如果需要,就去卫生间,然后吼几声!
你可以坐在“积极暂停角”,做些能让自己感觉好一些的事情;你可以想象那个让你备受折磨的人,你可以对着它大喊、大哭,和他说话;如果需要,你还可以通过捶打靠枕来发泄怒气。
喊叫或者大声说话会让人感觉舒服,也特别有助于释放自我。前提是,你要有意识地这么做,而不是因为情绪失去了控制才这么做。
如果你没有一个特别的房间来发泄怒火,那就要注意:别对着你的孩子大喊。你要提前告诉他:“我非常生气,这不是你的错,是因为·····(告诉他真正的原因)。我现在需要喊一喊。” 然后,你要转过身去喊:
“我太生气了!我烦死了!我受不了了!······”
一旦你觉得身心轻快了,就可以跟孩子好好聊一聊:
“我大叫的时候对你有什么影响吗?你被吓到了吗?是的,有人大喊大叫是挺吓人的,但你知道这跟你没关系吧?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大喊大叫吗?”
表达自己的愤怒,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需要学习的重要方法。
如果孩子误解了你生气的原因,你就要及时纠正。
如果他说“你生气是因为我打碎了杯子”,你就要明确告诉他:“其实不是。我在那之前已经生气了,你打碎杯子只是多出来的另一件小小的烦心事。我之前就在生气,因为我今天的工作非常多,而且不顺利。谁都可能打碎杯子,这没关
系。而且,我工作不顺利和你也没有关系。”
B、 你是真的因为孩子生气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令你不满,你希望他改变某种行为,因为那和你的标准有差距。
家长处理问题的态度,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
因此,在与孩子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时,特别主意,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我们在表达时可以采用下面这些例句的模式:
当你······(孩子的某个具体行为)时
我觉得······(我的感受,我的情绪)
因为我······(我的需求)
我希望你······(此时要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以修复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可以······(为激励对方做出回应而设想一个可能实现的愿望)
举两个例子:
1、当你说想吃面条,我做了而你没吃时,
我觉得很生气。
因为我给你做了饭,我需要感觉到我的付出是有意义的。
我希望你能明白,当我答应你的要求做某件事而你不接受时,我会有什么感受。
这样我才会更愿意为你做你要求我做的事情。
2、当你把你的脏内裤丢在地上时,
我很生气。
因为我受不了总是不停地为你收拾东西,我更希望和你一起做点儿其他事情,而不是整天忙着整理你的这些脏东西。
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感受,把你的内裤放到洗衣篮里去。
这样我们才可以相处得更好,才可以一起玩得很开心。
这样寥寥的几句话,尽管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它需要
我们意识到自我,也意识到他人。
首先,我们要对一个具体的行为进行界定,而不是泛泛而谈、以偏概全或横加指责。这样做并不容易,因为“你总是不听话” “你表现糟糕” “你让人受不了” 这样的话总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而且,我们一直没有表达自己感受的习惯,找准感受词语很不容易。我们可能会把一种情绪说成另一种情绪,比如我们本来想说:
“你凌晨两点才回家,我很担心你会出什么事儿”,
却说成 “你凌晨两点才回家,我很生气”。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产生愤怒的情绪是毫无道理的,除非孩子和父母之间对几点回家有特别的约定。事实上,担心才是最合理的感受。
我希望……的部分,是需要探测到对方真正的需求并把它表述出来,这一点尤其困难。
就眼前的问题提出一个可行的要求而不管将来、不做任何承诺,其实并没那么简单。
“这样才可以······” 这个句式听上去像是在要挟,其实它只是在回答下面这个问题:
“如果别人满足了我的要求,这对我,对我们的关系会带来什么改变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方能够因此获益,有获益才有动力改变自己的行为。
在日常的实践中,往往前三个句式就已经足以解决问题,即 “当你······时“ “我觉得······” “因为我······”。
"当你打你的哥哥时,我很生气,因为我不希望有人感到疼痛!。
“当你穿着沾满泥的鞋子走进来时,我很生气,因为我刚擦了地!”
这个句子能够保证我们不产生过激的表现,能让我们考虑到自己的底线。事实上,我们可以用以下句式来解释自己的情绪:
“当你拒绝服从我时,我很生气,因为我需要感觉到自己比你更厉害。”
“我的儿子,当你佩戴耳环时,我很生气,因为我害怕别人说些闲言碎语。”
如果我很生气的话,那只可能是因为某件与我相关的事情。否则,生气的表现就会演变成控制的欲望。
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练习。当孩子对我们说 “你真坏” 时,不要太当真。要仔细揣摩他说的话,他要对我们说的可能是:
“当你要求我关电视时,我很生气,因为我想看。”我们可以尝试把自己的解读,说出来:“当我要求你关电视时,你很生气,因为你还想看”。
我们要通过示范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