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聊天时,先生提到现在的心脏病人之所以多,跟我们放弃了吃荤油有关。几年前,朋友圈里曾经有过这样一篇热文,说到吃猪油的好处。
是的,不知道啥时候开始,我们就放弃了吃荤油的习惯。
记得小时候,进入冬天,爸爸妈妈会到集市上买几上斤猪板油,回家后在锅里熬制。熬制之前,先把猪板油处理干净,然后切成小块,倒进烧热的大锅里,再放上葱姜蒜酒等调料。
随着锅的热度越来越高,那一块块板油滋滋滋地越变越小,锅中熬出的清澈澈的荤油越来越多。妈妈不断的用铜勺,把油舀进罐子里,一只罐子装满了,再换一只罐子,……
最后,锅里剩下的就是板油渣渣——油渣。不要小看了这个油渣,刚从锅里盛上来时,它可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零食呢。
快要煎好时,孩子们围着锅台,眼吧吧地看着锅里的油渣。等到盛上来放在碗里,油渣的温度还非常高,嗅到碗里的香味却不能吃,馋的啊,直往肚子里咽口水。过会儿稍微凉了些,赶紧拈上一两块放入口中。哇,脆脆的,油油的,满口生香,那种滋味啊,让人能感动的流出眼泪来。
可是,不能多吃,只能尝那么一两块,解解馋就行了。尝过后妈妈赶紧端走,放进高高的碗橱里。因为油渣还有不少用场呢。
第一个用场,油渣烧青菜。
霜打后的青菜已经很好吃了,但是,倘若用油渣烧,你会发现,明明是蔬菜,却吃出了肉的味道,香极了。
第二个用场,做馅心。
腊月底,家里要做一些大汤圆,留待过年的时候吃。汤团的馅心,可以用青菜或是荠菜,剁碎了后拌上油渣做成。
正月初一开始,每天早晨的早饭,就是吃这种汤圆。汤圆很大,但是在柴火灶的锅里却能煮的很透,软软的不会裂开。这样的汤圆,能吃两个,绵软的糯米粉裹着那样的馅心,怎么吃都吃不厌。
把大汤圆拍扁了,在锅里烙一烙,烙到两面略有点焦黄色。此时,外面的面熟了,里面的馅也熟了。盛起来放在竹扁里,放在阳光下晒干。
这种,叫做子孙饼,是妈妈专门做给出嫁的女儿的,或者给在外工作的儿女们带着的。这种习俗,至今还保留着。
再回到前面说的荤油,熬出时是青碧透彻的,半天过后,就已经凝固成满满一罐白花花的了。时间长了,有时候用筷子戳都戳不下去。
冬天时,家里做菜的油主要就是荤油了,能吃到来年的春天,气温渐渐升高了,罐子里的荤油融化了,就不再吃了。
记得那时,早上妈妈做早饭时,锅开后不久,趁米还没有完全烂,给我们每人捞一碗瘩饭。吃的时候在罐子里挖上一勺荤油,拌在瘩饭里。荤油拌过的米粒,油亮亮的,滑溜溜的,可以完全不用其它的菜,就这样把一碗瘩饭吃完,即好看又好吃。
……
已多少年不吃荤油了,什么时候去买一点回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