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会议
常见的痛点:
- 每次开完会以后,你脑海中留下的画面,和会议记录者脑海中的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 因为与会者缺乏“参与感”。
- 这里的参与感指的是与会者的左脑参与了,右脑却不幸没参与。
什么是视觉会议?
视觉会议,就是将思维视觉化,通过画图将会议的内容逻辑清晰呈现的沟通工具。
科学家说: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视觉。为了更好的参与感,全景思维,和群体记忆,可以用画图的方式,邀请右脑一起来开会。常见的三类(逻辑结构、时间顺序、发散思维)视觉图,可以成功召开大部分会议。
10种常见的“视觉图”
1、逻辑结构视觉图
- 想要表达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时,可以试试:利弊图,二维四象限图,分布图,系统图。
1)利弊图,是把好处和坏处用两列表示,比较权衡;
2)二维四象限图,用对立统一的方法,讨论两个概念组成的四种可能;
3)分布图,是把数据放在图表中,寻找它们的关系;
4)系统图,是画出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寻找规律
2、时间顺序视觉图
1)甘特图,把任务列表放入时间轴,看清它们的关系;
2)流程图,注重任务的先后顺序,和相互依存的逻辑;
3)历史图,是在时间轴上表明关键事件和节点
3、发散思维视觉图
1)思维导图
2)鱼骨图,帮助你从结果开始,发散性地寻找原因;
3)曼陀罗图,帮助你从核心开始,发散性地拓展到外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