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胎论”已经走过了十年,如今大娃即将上四年级了,刚开放二胎的时候就毫不犹豫选择怀二胎,应该五岁了。(2016年开放)
从中国的伦理文化、种族文化,血缘传袭思想来论述,多一个血脉就多一份力量,整个家族来说,就多一份寄托和希望。因此有“多子多福”一说。七八十年代,父母一辈,多则生五六个孩子,少则三个孩子;计划生育时期,很多都被迫只能一娃。三孩以上的家庭,经济的确比不上一孩家庭。如果仅生一娃,小孩却十分孤单,没有玩伴,常常是左手和右手玩。以后养老是一个问题。曾有一个朋友,独子,老父亲生病了,他独自一人,没有任何人替换,妻子只是来医院送送饭而已;就他一人守在父亲病床边,天天目送着点滴什么时候滴完。其中的苦楚,心酸只有自己知道。他曾想过很多次:假如我也有一个哥哥或弟弟,该多好!
曾看到一个微视频,外公外婆带着不足三岁的外孙女回老家,小孩的父亲负责开车。途中休息,在一棵大树下,小女孩拿着水壶喝水,自己兀自蹲在地上,用小手拾起树叶,问:“爸爸,这是什么叶子?”小孩的爸爸开车十分疲惫,有点不耐烦:“你找外婆说去,别吵!”
若是车上多了一个孩子,这个小女孩就会有一个玩伴,就会和另一个孩子交流、玩耍。多一个孩子,这个小女孩就不会常常围着大人转,不会搅进大人的世界里了。多一个孩子,小女孩就懂得一份相让,责任,分享;可以一同进步与成长。
我娃一直是独子,但今年我们改变了想法,怀二胎了。大娃在这之前,大人说话他也很喜欢插嘴,不肯一个人睡觉,吃东西总要大人让着他,(偶尔他也会分一点出来给我们)也许因为父母就一个孩子,什么都围着他转,他比较自我和骄傲,因此很少想到别人的感受。他不爱干活,叫不动他提东西。可自从我怀上二胎之后,每次爬楼梯,他都帮忙提东西,以前他不主动倒垃圾,但现在不同了,他说要做好榜样,他是哥哥,经常拿垃圾去扔。
有些时候,他会摸一摸我的肚子,想看看弟弟是不是在动。有时候被他触碰到胎动,他会激动兴奋地说:“妈妈,弟弟在和我说话了,他踢你肚子,很调皮呢!”
有些时候,大娃会把自己不要的小东西玩具收集起来,他说:“等弟弟出来后,我教他玩,我陪他玩,他应该很喜欢我的玩具”说着,自己都沉浸在幸福和喜悦当中去了。
一个娃的家庭,开支不大。一个孩子一个苹果自己吃,两个孩子,一个苹果分着吃。两个娃的家庭,大人需要不断地去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能宠溺谁,而冷落谁;一个孩子的家庭,大人轻松,大半部分时间可以逍遥自在,把娃拉扯大,读小学就可以到处去旅游,安排自己私下的生活内容了。这样的家庭,是我们所向往的,理想中的家庭。两个孩子的家庭,常常围着娃转。原本就一堆鸡毛,又再加一堆鸡毛,等娃大了,熬出头了,职场上的晋升恐怕离自己远了。自己的人生大半时间奔忙于生娃、养娃、陪娃上去了。一回头发现自己步入中年,向老年迈进。
两个娃的家庭,其实是真正的烟火人间,柴米油盐的生活。俩娃的吵吵闹闹,大人的嬉笑怒骂,一推门,一堆生活琐事、苟且,全都摆在眼前。于是我们不要幻想诗和远方,我们要脚踏实地,我们得老老实实,勤勤恳恳,默默守护家庭,围家庭付出。俩娃的家庭,上了保险箱,生活多变,社会复杂,处处充满不定的因素,多一个娃,多一份保障。
一个娃,此生只有一个人唤你:“爸爸或妈妈”;多一个娃,就多一份血脉唤你:“爸爸或妈妈”;多一个娃就多一份亲情和牵挂。
两个娃的共同成长,是一种较健康的成长方式,一个娃比较孤单,自我。
思前想后,我也已经迈上了二胎的路上了,虽然高龄,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样条路,就多一个活法,如果大娃将来不听话,至少还有小的这个听话;如果大娃将来出国,至少小的这个能留在身边。但这只是如果,其实都不能保证。但至少我们现在努力了,在将来实现不了的时候,我们已经问心无愧了。
该不该生二胎,权衡之下,有条件的还是生的好。然而,我也不后悔当初的迟迟不决定。毕竟那时候的我们,思想和意识形态上还没认识到这个问题,那时候的我们的想法也是很普遍的很多人的想法:一个娃已经够折腾了,把一个娃培养好就可以了。后面的决定不能去评判前面的思想。到达一定的思想程度和认识,我们每个人的心态都可能会改变。
我没有后悔二胎,坚持走下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