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python机器学习爬虫收藏笔记GBDT
图解集成学习中的梯度提升思想

图解集成学习中的梯度提升思想

作者: 阿里云云栖号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11:38 被阅读134次

    摘要: 本文讲述集成学习中的梯度提升方法的思想,以简单算术及图片的形式展示整个过程,一看就懂!

    简介

    机器学习(ML)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是选择适合数据的最佳算法,根据数据中的一些统计数据和可视化信息,机器学习工程师将选择最佳算法。假设数据如下图所示,现在将其应用于回归示例:

    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如下图示所示,似乎线性回归模型对其比较合适:

    将根据线性等式制定仅具有一个输入x和一个输出y的回归模型:

      y=ax+b

    其中a和b是上述等式的两个参数。

    由于我们不知道适合数据的最佳参数,因此可以从初始化取值开始。可以将a设置为1.0,将b设置为0.0,并可视化等式,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似乎该模型不能基于参数初始化取值来拟合数据。

    很明显,不可能第一次试验初始化就能取得很好的结果。但问题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性能?换句话说,如何最大化分类准确度或最小化回归误差?下面有不同的方法。其中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尝试更改先前选择的参数。经过多次试验,模型将知道最佳参数是a = 2和b = 1,该模型适合这种情况下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可以看见拟合得非常好: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更改模型参数并不会使得模型很好地拟合数据,仍然会有一些错误的预测。假设数据有一个新点(x = 2, y = 2)。从下图可以看出,不可能找到使模型完全适合每个数据点的参数,不适用于线性拟合。

    有人可能会说,该模型能够拟合四个点而缺少一个点,这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有更多的点,如下图所示呢?在这种情况下,该模型将做出更多的错误预测。没有一条直线可以拟合整个数据。该模型只对线上点的预测很强,但对其他点则较弱。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由于单个回归模型不适合整个数据,因此另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多个回归模型。每个回归模型都能够强有力地适应部分数据,将所有模型组合起来将减少整个数据的总误差,并产生一个通用的强大模型。在问题中使用多个模型的这种方法称为集合学习。使用多个模型的重要性如下图所示。图中显示了在预测样本结果时的误差很大。从图b中可以看到,当存在多个模型(例如,三个模型)时,其结果的平均值将能够比以前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当应用于图7中的先前问题时,拟合数据的4个回归模型的集合在图9中已经表示出:

    这就带了了另外的一个问题,如果有多个模型可以拟合数据,那么如何获得单个数据的预测?有两种方法可以组合多个回归模型来返回单个结果。它们是bagging和boosting(本文重点内容)。

    在bagging中,每个模型将返回其结果,并对所有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综合,进而返回最终结果。一种综合方法是将所有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平均,bagging是平行工作的,因为所有模型都在同时工作。

    相反,boosting被认为是顺序处理的,因为一个模型的输出结果是下一个模型的输入。boosting的想法是使用弱学习器来拟合数据。由于模型很弱,所以无法正确拟合数据,这种学习器的弱点将由另一个弱学习器来解决。如果仍然存在一些弱点,那么将使用另一个弱学习器来修复它们,直到最终从多个弱学习器中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器。接下来将解释梯度增强的工作原理。

    梯度提升|Gradient Boosting

    以下是基于一个简单示例梯度提升的工作原理:

    假设要构建一个回归模型,并且数据具有单个输出,其中第一个样本的输出为15,如下图所示。最终目标是建立能够正确预测这种输出的回归模型。

    第一个弱模型预测第一个样本的输出为9而不是15,如下图所示:

    为了衡量预测的损失量,对其计算残差,剩余量是期望和预测输出之间的差异。计算等式如下:

    期望−预测1=残差1期望−预测1=残差1

    其中预测和残差1分别是第一个弱模型的预测输出和残差。

    因此,上述例子的残差将为为:

    15−9=615−9=6

    由于预测输出和期望输出之间存在残差值为6的差距,因此可以创建第二个弱模型,其目标是预测输出等于第一模型的残差。所以,第二个模型将解决第一个模型的弱点。根据下面这个等式,两个模型的输出总和将等于期望输出:

    期望输出=预测1+预测2(残差1)期望输出=预测1+预测2(残差1)

    如果第二个弱模型能够正确地预测残差1,则期望输出将等于所有弱模型的预测,如下所示:

    期望输出=预测1+预测2(残差1)=9+6=15期望输出=预测1+预测2(残差1)=9+6=15

    但是,如果第二个弱模型未能正确预测残差1的值,而仅返回的值为3,那么第二个弱学习器也将具有如下的残差:

    残差2=预测1−预测2=6−3=3残差2=预测1−预测2=6−3=3

    如下图所示:

    为了解决第二个弱模型的弱点,将创建第三个弱模型。其目标是预测第二弱模型的残差。因此,它的目标输出值为3。所以,样本的期望输出将等于所有弱模型的预测,如下所示:

    期望输出=预测1+预测2(残差1)+预测3(残差2)期望输出=预测1+预测2(残差1)+预测3(残差2)

     如果第三弱模型预测是2,不等于3,即它不能预测出第二个弱模型的残差,那么对于这样的第三个弱模型将存在残差:

    残留3=预测2−预测3=3−2=1残留3=预测2−预测3=3−2=1

    如下图所示

    因此,将创建第四个弱模型来预测第三个弱模型的残差,其值等于1。期望输出将等于所有弱模型的预测,如下所示:

    期望输出=预测1+预测2(残差1)+预测3(残差2)+预测4(残差3)期望输出=预测1+预测2(残差1)+预测3(残差2)+预测4(残差3)

    如果第四个弱模型正确地预测其目标(即,残差值3),则总共使用四个弱模型即可达到15的期望输出,如下图所示。

    这就是梯度增强算法的核心思想,使用先前模型的残差作为下一个模型的目标,有点类似于递归算法,满足终止条件即退出递归。

    梯度提升总结

    总而言之,梯度提升始于弱模型预测,这种弱模型的目标是使其预测值与问题的理想输出一致。在模型训练之后,计算其残差。如果残差不等于零,则创建另一个弱模型以修复前一个的弱点。但是这种新模型的目标并不是获得期望输出,而是先前模型的残差。也就是说,如果给定样本的期望输出是T,则第一模型的目标是T。在训练之后,对于这样的样本可能存在R的残差,所以要创建一个的新模型,并将其目标设置为R,而不是T,新模型填补以前模型的空白。

    梯度增强类似于多个力量弱的人抬一个重物上楼梯。没有一个力量弱的人能够抬着重物走完真个楼梯,每个人只能抬着走一步。第一个人将重物提升一步并在此之后变得疲惫,无法继续;另一个人继续抬起重物并向前走另一步,依此类推,直到走完所有楼梯,重物到达指定位置。

    本文作者:【方向】

    阅读原文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图解集成学习中的梯度提升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blvftx.html